炎炎夏日,出门或者室外锻炼后免不了大汗淋漓。遇到乏力、喘不过气,很多人不免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暑了。夏季中暑常见,但出现了疑似中暑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
最近,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以下简称心内科)收到了患者林先生(化姓)一家送来的六面锦旗。“如果当初不是李亮主任‘拦’下我,不让我回去,后面又做了急诊手术。我的心脏血管已堵塞99%,幸好及时放了支架挽救了生命!”
谈及这回死里逃生的经历,林先生除了感谢浙大四院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以外,还有一阵后怕“没想到这种‘中暑’的表现居然是心梗!”
浙大四院心血管内科夏淑东主任指出,心梗的不典型症状和中暑非常相似,特别是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的患者,还有长时间抽烟、生活作息不规律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闷热的天气也容易诱发心梗
年轻人出现疑似“中暑”症状,更要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寒冷的冬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但却鲜有人知道,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也有很多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而这个夏天,最严重的时候,浙大四院一天就接诊了6位心梗患者。
65岁的心梗患者老陈(化姓),近三天总觉得心脏不舒服,且一直也没有好转,“医生,是不是天气太热没休息好,我中暑了?”
医生根据老陈的症状判断心梗的可能性较大,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将老王带到胸痛中心。心电图显示老陈有心梗的指征,立即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从造影上看,老陈的心脏右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发生下壁的心肌梗死。经过心脏介入团队紧急进行血管疏通和支架植入术后,终于转危为安。
无独有偶,热爱运动、身强体壮的小李(化姓),这几个月一直感觉打球后有点胸闷,“我们以为他是工作忙,体力变差了,前天在家里突然感觉胸闷不适,马上打120送到了医院。”
在救护车上,小李不幸发生了呼吸心跳骤停,持续心肺复苏转到浙大四院,到达医院立刻进行气管插管,经家属同意后上了ECMO(人工体外膜肺氧和支持)。
医生在ECMO支持下进行了冠脉造影,造影显示心脏的三根主要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堵塞。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血压仍然不稳定、深昏迷、预后极差,最终患者家属表示理解,要求ECMO下机并拒绝心肺复苏、血液净化等治疗。
心梗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如何早期识别中暑与心梗的区别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齐明表示,心肌梗死是“心脏第一杀手”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冠心病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或者说是体内的氧化因子、炎症因子在血管壁的沉积,导致了管腔的堵塞。
正常情况下,斑块是稳定的,所以它可能表现为心绞痛,像这位年轻的患者小李经常会觉得胸闷,运动后胸闷胸痛更明显。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突然的刺激、剧烈运动等等)引起的血管张力增高,可能会诱发斑块的破裂。斑块破裂以后,体内的血小板炎症因子快速聚集,从而导致血管急性闭塞。
夏淑东主任提醒,时值夏季,中暑常见,但出现了疑似中暑症状时,切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合并胸闷乏力,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一般情况只需要做心电图、抽血化验就能排除心梗。“中暑和心梗症状很像,每年都会有一些看起来像是中暑,实则是心梗的患者。”
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出汗、乏力、恶心,常伴有发热症状。而心梗常伴有胸闷气急,尽管可能症状轻微,却也要引起重视。心梗如果误诊,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一旦突发心肌梗死,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急性心梗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若能在120分钟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
炎炎夏日
心内科医生分享“护心”指南
❶空调使用有讲究:高温季节,空调是降温利器,但温差过大可能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室内温度室外温差不超过8℃。进入空调环境前,记得擦干汗水,避免直吹。
❷饮食宜清淡:夏季饮食应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冷饮虽诱人,但过量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引发胃痛、腹泻,甚至心脑血管意外。应多选择蔬果和全谷类,少吃高脂高糖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❸保持平和心态:高温天气易使人烦躁,若过度紧张激动或大喜大悲时会使得中枢神经出现应激反应,导致动脉血管异常收缩,从而诱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所以心态平和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❹适度运动:选择凉爽时段进行轻松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游泳也是很好的选择。但不要做剧烈运动,以身体感觉不到疲劳为度,不然会增加心脏负担而引起心肌缺血。
❺起居有常、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特别是长期抽烟熬夜更加会加重心脏血管负担。睡前避免刺激性饮品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❻坚持用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切记不要擅自更改药物的剂量或出现漏服的情况,以免延误病情。高温季节,药物管理尤为重要。
❼及时就医: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如胸闷、胸痛等,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