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写春秋“献血状元”冯坚强的大爱人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8-07 07:03   

编者按: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从2005年以来,我市连续每年开展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选树活动,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或无私奉献,或执着坚守,或爱岗敬业,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或助人为乐,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人生精彩,用先进事迹诠释着责任担当,用质朴的言行折射出新时代的道德底色。为更好宣传他们的精神力量,每日商报联合杭州市文明办,开展寻访历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活动,共同推出“平民英雄”专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献血状元”、第七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冯坚强的热血人生。

每日商报讯 

“师傅,能麻烦您停一下车吗?”

“这里不是公交站,不能停的。”

“刚才您绕行的那一大片玻璃碎片,如果不清理……”

“您是要学雷锋做好事呀,我支持您,哪怕被抓到违规也值了!”

这是年过花甲的冯坚强10年前与萧山公交746路司机的一场对话。冯师傅声如洪钟,面色红润,体格健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他动作麻利地跳下公交车,摆手示意司机赶紧开走,自己则一路小跑跑到马路中间,将散落一地的啤酒瓶玻璃碎片一片不剩地通通捡起来,放进一个纸板箱里,直到环顾四周再也看不到危险品,他这才小心翼翼地端起纸板箱,丢到路边的安全地带。

做完这一切,冯师傅感到浑身轻松,心情也格外舒畅。“不知道是谁车上 ‘遗弃’的一箱啤酒,失主恐怕自己也不知道这箱啤酒竟成了马路中间的安全隐患,玻璃碎片要是割伤来往车辆和行人,那就不得了了……”他顾自向过路的行人解释着自己的行为,即便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他坚信自己做得对,应该这样去做。

做个好人

出生于1954年的冯师傅,退休已满十年。

他17岁进入瓜沥供销社做临时工,直到8年多后父亲退休,才顺利接班成为正式职工——那一年,他女儿都已经三四岁了。在供销社一直干到1993年下岗,不得不离开自谋职业,干过个体户,开过副食品商店,当过保安,做过仓库保管员,还曾在食堂帮过工。下岗后自谋职业期间,还在萧山区个私协会干过16年不拿工资的协会小组长、大组长、理事、分会副会长、区个私协会副会长等义务兼职。好不容易熬到退休,8年多的临时工没能算作工龄,让他本就不多的退休金又打了个折扣。

“五千多退休金,满足了。”冯师傅说起临时工没算工龄、中年下岗等人生挫折,看不出丝毫的情绪低落,“钱多钱少都是活一辈子,钱多可以吃虫草,钱少也可以吃萝卜,一样是很补的。”

了解冯师傅的人都知道,他的人生远比人们熟知的要艰难许多。爱人一直没有固定工作,还身患间歇性心脏病、支气管严重扩张等疾病,好在早年缴纳了15年社保,参加了医保;女儿近年来因身体不适,一直没能上班,好在他省吃俭用给女儿也买了社保,再过一年多女儿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他一直含辛茹苦养育的外孙,很争气,大学毕业后已经在滨江一家单位上班拿工资了……

“人都可以做个好人,只要你想,每天都可以做好事。”冯师傅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自我调侃“没有什么文化”的他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让人肃然起敬,“人的一生很短暂,总应该为社会做点事情,才不会虚度一生,生命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冯师傅家庭条件一般,但面对比他更困难的家庭,他还是会慷慨解囊。戴村镇永富村困难户老谭是冯师傅时常惦记的人。老谭的妻子双目失明,没有劳动能力。大女儿读高中,小女儿读初中。他们一家人的经济收入,全靠老谭做农活来支撑。冯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隔三差五就往老谭家跑,又是送东西又是给慰问金,直到老谭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多年来,冯师傅先后资助过9名困难学生、两位残疾人(为他们买了2辆残疾车),累计捐款捐物13万余元。这些钱都是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认为,那些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更需要这些钱物渡过难关。

退休后的这十年,冯师傅除了照顾家庭,业余时间大多花在了社区志愿服务上,他的想法是:力所能及,随叫随到。指挥交通,平安巡逻,卫生死角清理……他从来都是一马当先,绝不落人后,还被萧山区城厢街道评为最美党员。

两年前,他和爱人为了照顾高龄的岳父母,全家搬到诸暨暂住,冯师傅又受聘成为诸暨市暨阳街道江东社区流动党员先锋队队长。他说,既然是队长,就要担负起职责,把在社区“双报到”的流动党员组织起来,真正为大家做点事情。

如同清理马路中间的啤酒瓶渣一样,做好事总能让老冯内心感到无比满足。

47年前的一天,冯师傅彼时正在瓜沥供销社废品收购部当临时工,他下班经过靖江红星村桥时,突然听到几个小孩高喊“救命”。他从桥上往下一看,发现一个小孩正在河中央挣扎,马上就有沉没的危险。他来不及脱衣服,纵身从桥上跳下去,把孩子救了上来。他从此深信,救人是本能,做好事是本分,不需要理由。

还有一次,冯师傅因公出差,出发的时候晴空万里,但天气预报当天有雨,出门时他带上了一把雨伞。车行至昭东路段时,下起了很大的雷雨,一位大娘中途需要下车,可她没带雨伞,冯师傅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雨伞送给了大娘。看着大娘打着雨伞远去的背影,冯师傅心里美滋滋的。谁知道天公不作美,等到冯师傅下车时雨下得更大了,他淋了个透心凉,为此感冒发烧好几天,连续挂了4天盐水才康复。

说这件事,冯师傅本来是想跟笔者讨论“好人是不是有好报”这个话题的。这本是一个“反面教材”,但他最后却总结说:“但行好事,莫问回报。我参加无偿献血那么多次,至今不打针不吃药,可能跟献血有关系吧。”

行些善事

说到无偿献血,在杭州,冯坚强是知名度极高的存在,被称作“献血状元”。

他曾七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一次获得浙江省无偿献血之江杯奖,十一次荣获萧山区无偿献血荣誉奖。在参与无偿献血的16年间,他有记录的献血共计158次,总量超过8万毫升,相当于17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第一次去献血,冯师傅实际上是被赶鸭子上架,那时他对无偿献血知之甚少。他记得那是1999年7月,个私协会响应号召组织个体户去献血,他作为协会小领导,只得糊里糊涂自愿带头报名。当时,他只知道献血可以救人,但献血对身体有没有伤害,他心里也吃不准。

“多少有点紧张。”第一次献血,看着200毫升鲜红的血液流进透明的血袋,冯师傅感觉就像自己受伤流了好多血。但在献血的过程中,他也从血站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不少病人因为血库血液量不够用,耽误了治疗,殊为可惜。他想,既然献血这么有用,那不如我就经常来献一些吧。

冯师傅老父亲生病住院的用血经历,让他真正明白了献血的意义和价值。冯师傅父亲当时不幸罹患膀胱癌,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亟需输血做手术,但当时医院血库血量不足,临时发动志愿者献血两次,才解了燃眉之急。这件事让冯师傅亲身经历了献血救人的过程,感动之余,让他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此,冯师傅的献血行动一发不可收。一开始,他每个月献血一次,经过几次献血之后,他发现身体上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舒服,单次献血量主动要求提高到400毫升。他兴奋地说:“越献越精神,身体从未感到一丝一毫的不适。”

“像我这样的平凡人,能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心里美得很。”说起献血的感受,冯师傅总是神采飞扬,“我把我的身体比作一口井,这井水打得越多,出来的水就越快,水的质量也就越好,我相信献血也同样如此。”

大约在2006年前后,冯师傅从浙江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处得知,献成分血效果更好,对病人的救治更有用,从此他便开始热衷于献成分血。

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80%以上的病人只需输注一种或两种血液成分。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注某一成分,可以大大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肌体受血负担和经济负担。

冯师傅参加的成分献血是常见的献血小板。每次献血前的检查,冯师傅的指标总是遥遥领先——能达到空军飞行员的体检标准,即血小板数目能达到30-32万/mL,因此每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献上相当于400ml全血的成分血小板。但成分献血时血液需通过血液分离机分离采集出所需要的成分,然后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所以成分献血所用的时间要大大多于献全血。

“只要能救人,花再多时间都值得。”冯师傅在意的,是能尽量多地献血,尽量多地救人,而丝毫不在意多花一些时间。

2011年9月,冯师傅以“无偿献血冠军”的名号被评为第七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十大平民英雄)。站在领奖台上,在鲜花与掌声中,他暗暗在心中立下目标:献到65岁,献血量超过10万毫升。

我国的无偿献血法规规定,无偿献血最多可以延长至60周岁。为了实现自己的献血目标,冯师傅在退休前两年多就开始了“献血冲刺”。

当时的政策是献成分血28天只能献一次,冯师傅采取了“曲线救国”的办法:每个月的月初在杭州献一次,每个月的月中到萧山再献一次,这样每月只能献一次成分血的规定,就在他的“暗度陈仓”下变成一个月献两次。在他无偿献血生涯的最后3年,这个小伎俩屡试不爽,持续“蒙混过关”整整3年,完成72次相当于400ml全血的成分献血。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其中有一半的献血量没能记录在册。据他自己测算,事实上,10万毫升的总献血量这个目标,早就已经完成了。

“有没有记录并不重要,只要我献的血健康地流淌在需要的人血管里,就行了。”冯师傅总是把个人得失看得一点都不重要。如今,成分献血周期早已改为每隔14天可以献一次,他笑着说,这样的进步也有他的推动功劳。

但退休后再献血半年,则是他想尽一切办法主动争取来的:“献血能救人生命,哪怕只能多献一次我也不会放弃。”那时,献血已超龄的冯师傅,给浙江省献血管理中心写了一封信,详述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允许献血年龄至65周岁。他在信中说:“献血救人是好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只要身体允许,我想一直献下去。”经过一系列身体检查,出于对冯师傅的真诚致敬,他的献血时限被特批延长半年。

“澳大利亚的哈里森76岁仍在坚持献血,他是我的偶像,我本打算献血到70岁的。”冯师傅希望,无偿献血也要与国际接轨,向英国等国家的一周献一次成分血看齐,献血的年龄限制也需要跟上世界步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血库更加有生命力。

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30日,杭州市超过百次无偿献血者已达494位。杭州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已从1998年的24294人次发展到2022年的214465人次,多年来临床用血持续100%来自无偿献血。

存点好心

明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融合的集大成者、关学代表人物冯从吾先生曾撰写过一篇短文《谕俗》:“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尽之矣。因录旧对一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冯师傅或许不知道本家冯从吾是谁,但做个好人,行些善事,存点好心却成了他一生的朴素追求。

他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热血,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大爱,寻觅着自己的人生乐趣。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个人的喜怒哀乐不值一提,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才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冯师傅的快乐很简单,也很纯粹。

在冯师傅的带动下,他的女儿、女婿、小外甥先后也将无偿献血帮助他人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他的爱人要不是体重不达标,恐怕早就成了他的追随者,“虽然没能一起去献血,但思想上早就同步了。”

冯师傅是A型血,在持续献血的那些年,他会特别关注缺血的新闻报道。只要是需要A型血,他都会第一时间电话报名,放下手里一切事情赶去血站采血,献血中心工作人员都和他很熟,大家都说他是24小时不打烊的“生命油库”。

22个月大的伢儿耀耀得了白血病,急需A型血小板,冯师傅为她献上最好的生命礼物——延续生命的成分血;一名产妇难产大出血,危在旦夕,而当天血液中心A型血已全部用完,睡梦中醒来的冯师傅立刻打车前往医院献血……

冯师傅说:"每当挽起袖子献血,我就感觉,我活得更有价值了。”

冯师傅本来很喜欢喝酒,酒量不错,几乎天天都要喝上几杯。自从开始献血,他把酒戒了,并且不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每天强迫自己规律作息,有充足的睡眠。以前他不怎么锻炼身体,为了能献出高质量的血液,他一有空就健身,还喊出“健康的身体是献血的本钱”的响亮口号。

2010年他还说服家人,办理了眼角膜和遗体的捐献手续。

把自己的鲜血奉献给他人,不仅让他人的健康得以延续,生命得以奏响更美好的乐章,也让冯师傅走进更高的人生境界。他认为,勇敢地进行遗体器官捐献,就是自己不断提升的人生追求的明证。

他说,有生之年,他希望自己越活越有生命力,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坚强”,绽放出美丽的生命之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夕阳无限好,只因很温暖。古稀老人冯坚强,在夕阳下依旧健步如飞,迸发出他内心的大爱,不仅爱自己的亲人、朋友,也爱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他用这些爱,将自己的生命之树装点得分外耀眼。

其实,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像他一样平凡而伟大。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听,冯师傅特别喜欢听的这段京剧唱腔,其实是唱给我们所有人听的,只不过冯师傅早已把它化作行动,我们大家跟上呵!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童立进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