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耳背很正常? 小心!可能是脑干被挤压变形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3 06:25   

一年多来,60多岁的刘阿姨(化名)感觉“右耳背”,而且越发严重,她不得不将打电话的习惯也从右边改到了左边。

但家里人却意识到,这或许不是简单的耳背问题,带她到当地医院检查,头颅CT扫描发现,右侧脑子深处居然长了一个肿瘤!

听神经上长了一个肿瘤,60岁老人长时间耳鸣

刘阿姨一家立马赶到浙大二院神经外科王勇杰副主任医师处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了她脑袋里有一个肿瘤,体积偏大,并且主管平衡功能的小脑和“生命中枢”脑干都已经被挤压变形了,核磁共振报告诊断为“听神经瘤”。

王勇杰询问刘阿姨的病史,结合磁共振图像判断,“这个肿瘤确实是听神经瘤,它是从神经的包膜上长出来的,是我们小脑和脑干夹角区域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专业的名字叫做前庭神经鞘瘤。”

王勇杰解释,听神经瘤和前庭神经鞘瘤这两个名字经常被混淆通用,因为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是紧贴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了我们脑子发出的第八对神经,前者管我们的平衡能力,后者管我们的听力。而患者这个肿瘤就是从前庭神经的包膜上长出来的,最常见的症状其实是耳鸣,时间长了就开始慢慢出现听力下降。

刘阿姨回忆,自己确实是有过很长时间的耳鸣,但因为是年纪大了,所以没重视。

据悉,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平均每年会以1mm的速度缓慢增大,如果肿瘤还小,可以保持随访观察,但像刘阿姨这样,肿瘤很大,且已经压迫小脑和脑干,就需要及时处理,不然会出现头晕、行走不稳等一系列症状,手术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从骨头里把肿瘤给“磨”出来,显著降低面瘫风险

但是,想到在脑袋上做手术,刘阿姨和家人都十分紧张,担心风险,以及会发生面瘫等后遗症。

王勇杰表示,手术可能会引起面瘫,是因为面神经跟肿瘤全程粘连在一起,肿瘤越大,神经就被压迫得越薄,术中就越容易受到损伤。“如果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拉开小脑来切除肿瘤,术后病人会有比较长时间的头晕恶心,严重的甚至会小脑损伤。但经过科室专家共同讨论,患者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手术方式——经‘迷路’入路。”

“我们的内耳也被称为‘迷路’,从耳朵后面把骨头磨除掉以暴露肿瘤,这种方法就叫做经‘迷路’入路。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方面不用牵拉小脑就可以切除肿瘤,另一方面肿瘤突入骨头的部分也能完整暴露出来,同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保护面神经。”王勇杰说。

在充分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评估后,王勇杰为刘阿姨进行了手术。由于这一做法需要将耳朵后面的骨头一点点磨除,又不能损伤穿行在其中的神经血管,手术需要较长的时间,对医生的体力是一项挑战。

一切按计划进行,刘阿姨的肿瘤获得了全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帮助下,面神经也完整保留。术后,刘阿姨也恢复非常顺利,第二天就能在床上坐起,第三天就由家人搀扶着下床活动,一周左右就准备出院回家,她出院时面神经功能恢复得非常好,一个月后独自前来复诊。

经迷路入路不迷路,与传统手术互为补充

浙大二院神经外科科主任陈高主任医师介绍,听神经瘤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由于这个区域手术空间狭小,密布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外展神经、后组颅神经等一系列有着重要功能的颅神经,以及小脑上动脉、前下动脉、后下动脉和各种穿支血管;同时,肿瘤还会沿着神经一起穿入内听道中,更增加了手术难度。

目前,国内神经外科仍多采用传统的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经迷路入路却鲜有开展,主要还是对于迷路的解剖结构不熟悉,术中容易“迷路”。其实,经迷路入路的手术操作空间更大,操作距离更短,面神经的定位和识别更加容易,手术全程对小脑无牵拉或者少牵拉,因此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功能保留更好,与传统的乙状窦后入路相比各有利弊,互为补充。

王勇杰也认为,经迷路入路最大的优势在于小脑无牵拉和面神经的全程显露,术后患者小脑反应和发热症状更轻,恢复更快,同时也更有利于面神经的功能保留。但该入路并不适合所有的听神经瘤患者,对于术前仍然存在有效听力、肿瘤体积不大、乙状窦前空间小、长时间全麻手术不耐受的情况,神经外科传统的乙状窦后入路更具优势。

“因此,在手术前,我们会仔细阅读患者的影像资料和听力测试结果,结合病情进行个性化分析,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王勇杰表示。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方序 许紫莹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