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全部40℃+!杭州多人确诊!已进入高发季,快转到家庭群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7-10 15:13   

高温天,小心热射病

最近医院病例激增,严重可致死

千万提醒家中的老人,别舍不得开空调

据萧山日报报道,近期全区中暑人数增加。昨日,记者从萧山区一医院、区二医院、区三医院、区中医院、浙江萧山医院等多家区级医院了解到,7月以来医院接诊热射病患者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三十多人“中招”,体温高达40℃以上,并已有死亡病例,“热死人”绝非玩笑话。

多人确诊热射病

送医时体温都超过40℃

7月9日,记者来到了区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目前EICU里还收治着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有两人因为病情过于严重还装上了呼吸机。冉大伯就是其中之一。

冉大伯今年66岁,主要在工地上工作。4日晚上,冉大伯晕倒在工地上被工友发现送到了区一医院。送医时体温高达41.2℃,心率快、血压低,甚至一度发生休克的情况。在医院的抢救室,医护人员对其进行降温补液、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急救,才得以“抢”回一条命,随后继续转至医院EICU进行救治。

据医院EICU医生蓝继表示,今年高温天虽然刚开始,但是短短几天时间,EICU就已经收治了4名热射病患者,跟往年相比,今年的热射病患者人数更多。

在采访中,医院急诊抢救大厅又有一名74岁的大伯被120救护车送了过来,一量体温达到40.2℃,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对此,患者家属王阿姨(化名)告诉记者:“这两天家里的空调坏了,还没来得及修,都是靠着一台水空调和两把电风扇扛着,晚上就睡地上,没想到会这么严重……”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伴,王阿姨很是后悔。

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盛飞飞说:“这两天急诊室里每天都会有多名中暑患者过来,像热射病这样最严重的中暑患者平均一天就会碰到两三个,体温都在40℃以上。”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联系了区二医院了解情况,医院中暑患者接诊人数同样持续走高,7月份以来,医院已经陆续接诊了9例热射病患者,轻度中暑的每天都有十多人前去就诊,抢救室的病床近几天都处于饱和状态,还有2名患者因为病情太过严重错过救治机会。

78岁老太太热晕在房间里

空调竟在制热模式

持续高温天里,除了户外工作人员外,老人也要格外当心,不要认为在家就没事,尤其要警惕“非劳力型”热射病,发现或救治不及时,后果可能致命。

对此,区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韩洁说:“高温酷暑,很多老年人依旧保持着节俭的意识,不愿意开空调,殊不知这让老人得热射病的风险大大提升。此外在使用空调时务必确认空调模式处于制冷状态。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就有老人因为空调使用不当直接中暑昏迷。”

78岁的吴奶奶(化名)就是韩洁所提到的那位患者。8日晚上,吴奶奶被送进了医院,病情诊断为热射病。

吴奶奶也是一个节俭的老人,空调装着平时也很少用。事发当天,萧山气温高达38摄氏度,实在是热得挡不住了,吴奶奶打开空调想降降温,万万没想到,空调模式还处于冬天的制热模式,吹出来的竟是热风。等到家属发现时,老人已经晕倒在房间里,送医后体温测量高达40.9℃。目前,患者仍旧处于昏迷状态。

韩洁表示,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导致他们对“高温”的感受能力差,身体散热能力下降,汗腺功能减退,身体很难散热,最终导致对高温不耐受。

留意家中老人,别舍不得开空调

避免悲剧发生

夏季是热射病的高发季节。热射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且体温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

许多患者起初不以为意,漠视高温天气的影响,坚持在户外工作、运动、游玩而没有做好避暑措施,甚至在出现不适症状后仍不采取处理治疗,发展为致命性的热射病,导致悲剧发生。

对此,区一医院急诊科医生蓝继提醒广大市民,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外出时尽量避开每天气温最高的时段,同时做好遮阳、防晒等自我防护;居家时打开空调或电扇,间断开窗保证室内外空气相对流通,告知家中老人千万不要因为节约电费而不开空调;注意定时补充水分,大量出汗时建议同时补充电解质,有基础疾病或慢性病、体弱、高龄等热射病高危人群,建议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同时保持基础疾病稳定;一旦发现发热、头晕、头疼、乏力、恶心、呕吐、肢体抽搐等中暑征兆,应及时就医,切忌延误救治。

小贴士:中暑后如何急救

首先就是要迅速降温。

迅速将患者搬离高温场所, 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或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

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 同时让其双脚提高, 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

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如用冷毛巾敷患者额头, 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以用冰袋、冰棒、冰饮料冰敷在患者额头、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等部位。

清醒患者, 可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中暑患者,尤其热射病患者病情重、进展快,在现场早期处置中推荐“边降温边转运”原则,尽早拨打120送医院抢救。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