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放榜,接踵而至牵动人心的,则是关乎专业、院校和城市等一系列选择的志愿填报。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院校和专业目录,要想作出关乎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选择,可谓是一场新的“考试”。
那么,填报高考志愿时到底选的是什么?这其中有哪些常见误区?
一
何为志愿?志乃志向,愿为愿望。志在前,愿在后,是以先明志、后如愿,意为追寻志向、实现愿望之选择。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填报志愿的方式曾多次变化。从最初考前根据兴趣和平时成绩填报,到考后估分填报,再到今天得到分数、排位及控制线后进行填报,考生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填报的方式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当考生和家长手握各种信息,经过认真考量,郑重地在志愿填报单上写下一串代表着院校与专业的编码,写下的不仅是一所高校、一个专业,更是未来人生的一段崭新篇章。
一次透视自我的叩问。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要务就是全面了解自己。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阳明在写给弟弟王守文的《示弟立志说》中,也提出“夫学,莫先于立志”“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因此,填报志愿之前,不妨先问一问自己:志向在哪里?兴趣和特长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短板?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弄清楚这些问题,填报高考志愿便不会太过纠结。
一次人生选择的判断。作家柳青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填报高考志愿就是作出人生选择的重要一步。选择不同志愿,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师资、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饮食习惯乃至未来的定居城市。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考生们学会作出自己的选择,何尝不是开启未来之门最好的“成人礼”。
一次奔赴未来的规划。如果说高考是“一战”,高考志愿填报则是关乎考生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一站”。在综合考虑个人性格、价值观、职业倾向、潜能、社会需求和职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考生们还要着眼未来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甚至站在人生规划的高度填报好志愿,从而在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二
近年来,一些商业机构大肆渲染所谓“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选择远大于努力”等说法,让不少家长和考生感到非常焦虑。实际上,填报志愿要有所追求,也要规避一些误区。
比如,高薪至上的“钱景”执念。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将收入前景摆在最优选择,把专业当前的薪资待遇水平视为第一标准,信奉“今天的专业选择,决定了你以后所处的位置和收入”,痴迷所谓的“最值得选择的10大高薪专业”。但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现实中没有哪个专业或行业永远拿着高收入。何况,就算收入高一些,也不一定会让人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填报志愿时既要“从薪”更要“从心”,兼顾个人能力、志趣和就业前景,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中潜心打磨自己。
比如,只看眼前的“冷热”逻辑。每年高考过后,关于“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讨论都不绝于耳。但实际上,专业冷热本身就是“伪命题”,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所谓专业的“冷与热”并非恒定,要以发展眼光看待。随着时代变革、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许多学科和专业在“热门”遇冷、“冷门”变热之间不断变换,哪怕是一些长期冷门的专业也有很大学习和研究的价值,能够成就一个人的人生。因此,与其在“冷热”之中纠结,不如多倾听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在自己最喜欢、最匹配的航道倾注持久的奋斗热情。
再如,盲目跟风的“依赖”思维。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俨然成了一块“唐僧肉”,衍生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收费不菲的志愿填报APP等产品。尽管其中鱼龙混杂,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强烈需求。面对众说纷纭的海量信息,一方面,考生和家长要学会“擦亮眼”、理性听,不要偏听偏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规范化治理,从而减轻家长和考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焦虑。日前,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已正式上线,免费面向千万考生开放。
三
有人说,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不会错,无论怎么选择,怎么精心策划,都有遗憾,都抵不过命运的安排。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如此,对广大考生来说,不管是立下志向、树立理想,还是报考学校、选择职业,人生之路都非轨道,而是旷野。笔者有三句话想说:
“立志”乃是根本。“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面对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灾难,曾打算学中文的钱伟长,毅然决定弃文从理,踏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这启示我们,最初的专业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否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能否把个人价值追求与祖国需要统一起来,在某个领域持之以恒地投入热情,向高处攀、向深处钻,才是决定一朵浪花能否闪耀大海的根本所在。
立志并不是简单地喊口号,家庭、学校的从旁协助至关重要。帮助孩子从小立志,需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让他勇于探索自己的志向,尽早坚定努力的方向。
“他业”也可成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本来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却阴差阳错地被调剂到“古生物专业”。虽兴趣不足,但徐星依然勤奋刻苦,不仅收获了古生物研究的乐趣,还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成为了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命名恐龙最多的科学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恐龙院士”。
世事多有不确定。能遵循浓厚兴趣去“爱一行、干一行”固然很好,但若事与愿违,也不必着急、茫然。每一种职业都有宽广舞台,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努力,功不唐捐,也能收获别样的精彩。
“后悔”还来得及。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第二专业、跨学院转专业、插班生政策、跨专业读研等机制,为学生成才之路开拓了多种可能性。以上海为例,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4所普通高校,今年将继续在部分专业招收插班生。本科一年级学生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可通过择优考核,实现插班学习。
扩大专业选择面意在为学生探索专业、认知自我、探寻人生可能性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但要注意的是,这不应成为部分学校招生的“噱头”。对高校来说,可以主动披露相关数据以供学生参考,也要注重优化自身的专业培养方案,尽可能帮助学生作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选择。
对年轻人来说,说一千道一万,“热爱”永远是最好的专业。因为热爱,所以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