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怎么填?三位资深专家给出建议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5 07:59   

杭州市教育考试院钱国良老师:

三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和五点填报建议

杭州市教育考试院高考科高级教师钱国良,结合20多年从业经历,分享了很多具体的数据和鲜活的志愿填报案例。

钱老师晒出一张2017年至2023年浙江新高考投档分数线与上线人数的表格后说,志愿填报并没有家长想象得那么复杂,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根据位次号框定自己的选择范围,填报思路就会清晰很多。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中,钱老师认为,至少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我喜欢什么。“热爱比热门更重要,尊重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有了兴趣,我们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寻找机会参与,并从中感到愉悦和乐趣。”

第二:我适合什么。“只有喜欢是不够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适合所有的专业,双向奔赴的选择更容易成就自己。”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看起来发展空间大,也是高收入群体,但学习要求很高,如果基础一般,性格中又没有足够的毅力,建议慎选物理作为核心课程的专业。

第三:我需要什么。“在喜欢和适合的基础上,要对未来的人生有个基本的职业规划,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有目标,学习更有动力和效率。”有志于当老师的,首选师范类大学;准备做医生的,自然首选医科大学或综合大学医学部;准备考公务员的,那就看看选调生是面向哪些院校的,哪些专业报考范围更宽泛。

高考志愿填报是在全国数百所高校、数百个专业中选择志愿,需要结合城市、学校、专业等方面,找到平衡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钱老师给出五点填报建议——

积极填报提前批录取志愿。除了“三位一体”招生外,还有各类专项计划、定向计划、公费师范生、军校等,录取分差优厚,值得大家积极报考,争取多一次机会;

特别建议男生报考军校。这些年,浙江考生报考军校的积极性很高,招生计划也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招收军官或军士的军队院校;

依据位次选择志愿基本范围。纯文科考生的位次与物化的位次含金量差异明显,特别是今年物化组合选考的强化,带来的变量可能性大,文科考生需要适当降低预期;

尽量填满80个志愿,不浪费每一个机会。在80个平行志愿条件下,分差缩小,分数位次在上下浮动10分、2万名左右,都可以填报;

仔细核对志愿信息内容。联系方式、院校代码、录取条件、收费信息等细节,要特别关注。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叶军老师:

这样填志愿可以保证不滑档

“有家长说,只要能上名校,哪怕是‘扫地系’都是好的。”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叶军老师说,这就是典型的“学校优先”的志愿填报原则。

通常考生和家长会按照学校优先、志愿优先,或者两者混合的模式来进行填报。所谓学校优先,主要选定自己心仪的学校,更看重学校的名牌,“会这样选择的,一般都是985或211学校,今后相对来说,读研、读博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机会更多一些,只要不是孩子特别不喜欢的专业,可以考虑尽可能去冲”。

他个人不建议家长只要学校好就算“扫地系”也冲,“如果是孩子讨厌的专业,最好还是不要填报,不如去别的学校选一个孩子更喜欢的好专业。”

如果是“专业优先”的考生,他又提醒,千万不要只选一个专业,“如果只选一个专业,限制性太强,可能会填不满80个志愿,还很可能会造成分数的浪费。单一的专业,不同学校之间可能会出现二三十分的录取分差”。

“今年有不少学校出了比较利好的招生政策,就是大类招生,进了学校之后再二次选拔分专业。”他说,选择大类专业,可能有70%的课程与自己心仪的专业是相同的。不过,填报大类招生的学校,不要只看其中自己喜欢的某个专业来选择,也要看看大类中其他专业是否自己都愿意去读,“毕竟不是所有学校都能保证学生可以百分百进入自己想选的专业的,只要各专业名额有限,竞争起来也蛮激烈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当然,也有先冲心仪学校再转入自己心仪专业成功的孩子。“去年有个孩子一心想要上一所名校的法学专业,预估分数可能差20分,他仔细了解了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后,决定先选相对冷门、录取分数线低一些的专业填报,被录取入学后,他非常刻苦学习,大一学年的成绩排名专业前列,顺利转到了法学专业,相当于高考赚了20分。”叶老师说,但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孩子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他个人觉得,大部分考生比较适合用学校和专业混合的方式来填报志愿。具体怎么操作呢?叶军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一个EXCEL分列法,可以以自己心仪的学校为纵轴、心仪的专业为横纵,以分层分类的方式来进行排列组合。

尽可能在自己位次上下3000名这个区间内,多选择一些学校和专业来填报志愿,“不要追求压着位次号去填报录取,只要在这个区间内被录取,都不吃亏的,可以保证不滑档”。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郭婧 黄莺 林佳琦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