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蒋筑英学校的孩子为何深受震撼?“秦山有约”这场活动很有料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8 15:59   

“核能发电的原理是什么?”“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6月13日下午,在2024第十二届“魅力之光”核科普知识竞赛之际,“秦山有约·走进美丽核世界”科学家精神讲座进校园活动走进科学氛围“浓度”超高的杭州市蒋筑英学校。

核世界,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原中国核学会科技咨询委员、浙江省核学会副秘书长、秦山核电科协秘书长刘九山来到了活动现场,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小核科普知识”精彩讲座。

刘九山是老核电人,主持并参与《中学生核电基础知识》一书的编写,是海盐县科普讲师团成员,多次参加企业、社区、学校的核电科普活动。他还受邀参加中国科协、国家科委组织的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修订工作,撰写了“能源篇”和“防灾减灾篇”中的相关章节。

核世界是什么样的?

刘九山从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开始,带同学们来到了微观世界。“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它们的辐射种类不同,但都属于电离辐射。辐射无处不在,宇宙射线、建筑材料、农作物等都有天然辐射,而常见的人工辐射,有我们熟悉的X射线透视、CT扫描、汽车氙气灯等。”

核能是如何发电的?核反应的能量有多大?

刘九山给孩子们解释了大家困惑的几大问题,介绍了核裂变反应、链式反应及核电对环境微乎其微的影响等内容。

我国核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几代人的努力和奉献成就了中国核事业的辉煌,“两弹一星”精神更是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老一辈核工业工作者隐姓埋名几十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祖国的核电事业奉献了一生。

刘九山和同学们分享了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比如,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隐姓埋名17年,一生以身许国,这样的奉献让同学们肃然起敬。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哪里成功爆炸?”“我国哪位核物理学家发现了铀的三裂变现象?”这些问题的答案让在场学生知道,中国核电从最初的“跟跑者”发展成为世界核电的“领跑者”。刘九山希望同学们从小立志,努力学习,继承老一辈的科研创新精神,夯实爱国情怀,成长为未来的高科技人才。

“伽马射线在医疗上的运用、核能发电目前的占比,都让我大开眼界。科学家们的故事也很震撼。”蒋筑英学校五年级的朱沁玗由衷地说,刘老师的讲座让他进一步了解核能的魅力。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缪悦 记者 金丹丹 姚群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