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走路不稳被怀疑中风偏瘫 结果在脑中切出近百颗珍珠样肿瘤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8 06:57   

每日商报讯 30多岁的沈女士(化名)一向走路不太稳,而近来情况越发严重,家人焦急万分。近日,她被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检查发现其脑内长有很少见的硕大肿瘤,而术中取出的瘤内可见近百颗,外形很像“珍珠”。

偏瘫是巨大“珍珠瘤”所致

“妹妹近期已经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当地医院考虑其脑中风瘫痪。她还这么年轻,以后可怎么办啊!”不久前,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朱飚主任医师,接到基层医生的电话,一名患者急切地讲述了家属的病情,同时,请他通过手机远程会诊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

朱飚仔细阅片,并追问病史了解到,患者在上学时,老师就说她平衡协调能力不行,不能参加体育课与活动,大多数时候她只能眼巴巴看着同学们活蹦乱跳,但家里没重视……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朱飚很明确地告知家属,患者肯定不会是脑中风引起偏瘫,长期且越来越严重的平衡失调,很可能长了少见的颅内肿瘤,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最终确定。

听了专家一番分析,患者及家人忧喜参半,排除了中风偏瘫但可能是脑瘤。医生说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朱飚的诊室,高清头颅增强磁共振报告显示,患者后颅窝有约7×3.4×4.8cm的巨大肿瘤,周围脑干及小脑组织严重受压变形。

朱飚通过电脑演示了患者颅内肿瘤的磁共振三轴位影像图片,并介绍这种肿瘤学名为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形色如珠,故也称珍珠瘤。但看似诱人的它却是“狠角色”,目前肿瘤在患者颅内增大明显,影响脑干小脑功能,患者从而出现走路不稳,如同中风瘫痪般症状,如任其发展将危及生命健康,“当务之急是手术清除肿瘤,挽救脑功能,解除危险。”

充分准备后,朱飚团队的医生们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技术成功地进行肿瘤的切除,切除的脑瘤中有近百颗大小酷似珍珠的东西。得知实情,患者及家人惊诧不已。

术后,患者受压的脑干和小脑形态明显恢复,行走功能恢复良好。

出现这样的症状需警惕

朱飚介绍,颅内表皮样囊肿(胆脂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本质是良性先天性残留组织肿瘤,病因是颅内的外胚层上皮细胞,在胚胎发育3~5周当神经管脱离外胚层而闭合时,这些残留组织包埋在颅内形成,它的病程是患者年龄+9个月。一般认为,该肿瘤没有遗传易感性,没有易感基因,它的发病可能跟孕期孕妇营养不足或受到有毒物质辐射有关。

为何肿瘤内会有“珍珠”样颗粒呢?朱飚解释,肿瘤常含脂肪及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沉积形成了珍珠样颗粒,故称珍珠瘤。“表皮样囊肿一般无特殊症状和体征,首发症状以头痛为多,亦可出现视力下降、共济失调、偏瘫及颅神经损害、癫痫发作,也易被误认为是中风后瘫痪。磁共振是它目前最准确的诊断检查。”

朱飚表示,有临床症状者选择手术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手术风险可控,但像上述病人肿瘤巨大、扩展到多脑室脑池的特性,则给外科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近年来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为彻底切除颅内胆脂瘤等脑肿瘤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因此一旦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检查,综合评估后给出治疗方案。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宋黎胜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