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杭州老潘旅游时突发大中风,一个半月后已能开车上下班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7 08:28   

老婆连签七八个名字,没有犹豫 紧急在当地医院进行溶栓治疗

到达当地医院,急诊医生初步判断脑梗,第一时间为老潘开辟绿色通道。朱阿姨穿上铅衣,陪着老潘做CT。“就怕老潘无意识地从扫描床上摔下来,我一边按着他的手,一边告诉他别怕,我一直陪着他。”

结果很快出来,“医生说了六个字,‘中风了’‘一大片’。”朱阿姨说,她当时并不知道“一大片”是什么意思。明确了问题,医生当即表示需要溶栓治疗,拿来一沓文件,让家属签字。

“手术须知、知情同意书那些吧,我跟医生说,我现在不看有什么后果,一切听你们的,时间最重要,等过了这一关,待会我再来问清楚。”朱阿姨一连签下七八个名字,老潘接受药物注射,开始溶栓。

溶栓的过程中,医生询问朱阿姨是否要让老潘接受取栓治疗。“太专业的东西我不是太懂,根据我当时理解的意思,接受溶栓治疗,至少命是保住了,取栓就像是上了一道‘双保险’,往后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些可能恢复得更好。但是取栓同样也会有风险,医生说,最坏的结果是栓没有取出来,损伤的面积反而更大了。”

在保命和保功能之间,朱阿姨选择了前者,“稳妥一些,先保住命,不要再有扩大损伤的可能。”朱阿姨的心很坚定——即使老潘一辈子都不能再走路、说话,她也会不离不弃。

“医生交待,溶栓治疗当中可能会出现出血、血肿等不良反应,我们也时刻关注着老潘的情况,确实有牙龈出血和眼底出血,不过总体情况还好。我那时候想,幸好他这么多年都很自律,饮食清淡、均衡,除了心脏病,没有任何高血压、高血糖这些基础毛病,血管弹性也好。”

两个多小时后,老潘的情况暂时是平稳下来了,这个时候朱阿姨再去跟医生了解,是左侧大脑中动脉部分闭塞,属于“大中风”,看了检查影像,左边大脑“白”了将近一半。

解读2:

脑梗后每一分钟就有190万脑细胞死亡

快速签字是家属做得非常正确的决定

钟长扬:

快速签字让老潘接受溶栓治疗,又是家属做得非常正确的决定。

时间就是大脑,脑梗后每一分钟就有190万脑细胞死亡。脑梗治疗的“黄金法则”是在发病4.5小时内及时进行溶栓或在发病6-8小时内取栓治疗,哪怕早一秒,预后良好的机会就多一分,可想而知,延误治疗时机对于预后有多大的影响。

关于溶栓与取栓,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家属会存在疑问:溶栓和取栓有什么区别?选择哪一种好?溶栓之后还需不需要取栓?

简单来说,溶栓属于药物治疗,只要医院有相应的溶栓药物,经评估凝血功能、头颅CT等无异常,就可以进行溶栓治疗,即使是部分基层社区医院也能进行;取栓属于手术治疗,必须要由有资质的专业医生进行,并不是每家医院都能做取栓治疗。

至于两种治疗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是溶栓后再取栓等于上了“双保险”那么简单。溶栓治疗是基础手段,到了医院先上了再说。但是,溶栓治疗并不是一定有效,对于大血管堵塞的患者,一般来说溶栓是溶不通的。这时,就需要考虑取栓治疗。

取栓治疗不是想做就做,除了刚才提到的专业资质,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符合适应证才行。所有的手术治疗都有风险,取栓治疗属于四类手术(根据手术的复杂情况、难易程度,把各类手术分成不同的级别,一般由易到难分为一、二、三、四类),术后出现包括出血、高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大约为6%。而取栓治疗最重要的适应证之一就是大血管堵塞,同时2毫米以上的血管才考虑进行取栓。因此,即使溶栓效果不佳,对于医生评估后不符合条件的患者也是不建议取栓治疗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一个大致判断是否大血管堵塞的方法——发病后患者是否表现为偏瘫+凝视(眼睛盯着一个方向不会转动)。如果同时符合两种症状,一般来说是大血管的堵塞,往往这时候就要考虑动脉取栓手术。

溶栓治疗的时间大约为一个小时,过程中会进行及时检查,判断治疗效果。在老潘接受溶栓治疗后,CT检查显示血管已经恢复畅通,血栓大部分消失,部分血栓通过溶栓治疗后移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的远端,功能区影响较小,因此,也没有必要进行取栓治疗。这一点我也在当时给出了建议。

住院14天 医生评估出院后不需要康复治疗

见病情稳定,在征求了侄儿和当地医生的意见后,朱阿姨决定转回杭州继续治疗。

下午4点左右从衢州出发,当晚6点多,老潘住进市三医院脑血管病科的病房。

初步检查,老潘有意识,能睁眼,但手脚没有力量,也无法开口说话。考虑到老潘的心脏病史,心内科的专家也前来进行会诊。

“实际上,全程我都是有意识的,发病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是低血糖,想着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后来,能听到爱人和女儿说话,连救护车赶到的时候,我还想着速度挺快,但无论多努力想说话、想动动手脚,根本做不到。”老潘说。

住院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朱阿姨瞬间对老潘的康复产生莫大的信心。“医生交待溶栓治疗后72小时内尽量卧床,所以这几天所有检查都是推着病床去做的,包括大小便都是在床上。那天我看着他有点难受,表情怪怪的,想表达什么又表达不了的样子,就问他是不是想解小便。”多年的夫妻默契,老潘的一个眼神,朱阿姨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第二天,老潘能很轻微地摆动手掌,我把尿壶拿上床,伸进被子里,他拼命往女儿那个方向挥手,意思是让女儿回避一下。他不仅有意识,还能正常思考!”朱阿姨精神一振。

朱阿姨记得很清楚,老潘入院的第三天,突然能开口了,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契机,发生得很突然。“那天,老潘的二哥打视频过来,我还跟他说‘你弟弟能说话了!’两个大男人,通过视频一打照面,瞬间都哽咽了。”朱阿姨怕老潘的情绪波动大影响病情,赶紧匆匆挂断视频电话。

“我平时是一个很爱说话的人,从来不知道原来开口说话是一件这么艰难的事。”每天查房,医生都会问老潘,“你叫什么名字?”思考半天,老潘说不出来,又或者好不容易说出口,喊出的却是朱阿姨或者女儿的名字。“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医生交待家属,要让老潘每天读报、读书、认字,不停训练。“我的病床对面是关于疼痛的科普,第一行有8个大字,住院期间,没有一次能完全读对。”

住院第六天,老潘的同事来探望他,也正是在这一天,他第一次能从床上坐起来。“比我们印象中中风病人的状态不知道好多少,交流基本接近常人,但说着说着,经常会用求助的目光望向爱人。”老潘的同事说,明显感觉到他想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他总是摇摇头,把‘搞不灵清’挂在嘴边。”

一星期后,老潘能慢慢下床,自己走去上厕所了。“其实我并没有特别关注他什么时候能下床,什么时候能说话,我在意的是他今天胃口怎么样,排便正不正常。”朱阿姨说,自己最关心老潘的基本身体状况行不行,只要能维持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即使说不了话、走不了路,也不是最大的问题。

自从能自行下床走动,朱阿姨和女儿、女婿每天早晚都会扶着老潘在病房里走上几圈,一开始是三圈,之后便是四圈、五圈、六圈……康复科医生评估认为老潘的行动并不受限,不需要高压氧舱治疗。

“不是每天逐渐好转的过程,是有波折,起起落落的。也许今天好一些,第二天反而还不如前一天,接下去一天似乎进步了一点。”

住院14天后,老潘顺利出院,医生评估认为,出院后生活已经完全可以自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慧丽 金晶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