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引伴到农家乐郊游,不小心感染大别班达病毒 潜伏期1-2周,不及时治疗或可致命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5 06:56   

夏天是户外活动的热门季节,但医生提醒,大家在出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别忘了保护好自己,时刻要提防蚊虫咬伤以及各种感染。

大伯去农家乐开心游玩

一周后高热不退生命垂危

初夏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好天气,新昌县65岁的俞大伯(化名)邀请几个老友去附近农场游玩。大家一起品茶下棋,惬意满满,身心得到极大放松。

然而,这次郊游后1周,俞大伯开始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低下,次日更是出现了高达40℃的发热,于是到当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化验发现白细胞计数只有90×109/L、血小板计数也降到了90×109/L。

因病情严重,俞大伯被转诊至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感染性疾病科,经核酸检测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现被重命名为大别班达病毒)感染。由于目前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俞大伯陆续出现了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毒性肺炎、牙龈出血、嗜睡和谵妄等严重并发症。所幸,经过10多天积极对症支持治疗,最终转危为安,患者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据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是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SFTSV属白蛉纤细病毒科,班达病毒属,分类名为大别班达病毒。该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于春、夏季。如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达20%。

该病毒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户外出行这些方法要牢记

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吴学杰副主任医师介绍,大别班达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动物,可能为候鸟、牛、羊、猫、犬和啮齿类动物,最主要还有带毒长角血蜱。而且,患者本人也可作为传染源,在发病后7-10天内血液中仍可分离出病毒。

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的风险较高。潜伏期可能为1-2周,在“人-人”传播病例中,潜伏期多在6-9天。起病急,可持续发热,体温38-40℃,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肌肉酸痛、腹泻,少数有神志淡漠。重症病例可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抽搐、昏迷,可因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出血等死亡。无并发症者,2周左右可恢复,有并发症者病程可延长。

一般来说,传染该病毒后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如:隔离、营养支持、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者予输注血浆血小板、病情进行性恶化且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重型、危重型患者,酌情早期、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医生表示,事实上疫苗的开发将是预防SFTS的最佳策略之一,但目前还没有获得批准的SFTS疫苗。因此,在山区、丘陵及林地等流行区域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或旅游的人群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首先,尽量别到树林和灌木丛去,减少在这些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停留;其次,若确实因工作所需必须进入树林和灌木丛,进入前应在衣服外喷涂驱避剂或防蚊精油。在野外作业时,也应穿戴防护服,并将衣袖和裤管口扎紧,以防蜱虫叮咬人体。同时应当时刻关注自身体表有无蜱虫叮咬,户外归来时应检查身体、户外装备有无停留的蜱虫或虫卵,并尽快洗澡。一旦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