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难读 新版太少 期待大字版药品说明书更快普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17 09:08   

为了在有限的纸张范围内标注大量信息,药品生产商只能不断缩小字号。这虽是“无奈”之举,却苦了眼神不好却常要和药打交道的老年人。许多老人反映,每次阅读药品说明书都让自己感到头昏眼花。看着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有的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只为找到那几行读得懂的有效信息;有的人直接“放弃躺平”;体验过大字版说明书的老人在给这项适老化改革举措点赞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快进度,让大字版说明书更快普及。

看得太费劲放大镜随身带

“每一张药品说明书背后都关系着用药安全,马虎不得,但这密密麻麻的小字确实看得太费劲。”75岁李大伯说。他最近哮喘得厉害,社区医院给他开了一种新药。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说明书,拿起放大镜在上面缓缓移动。他先找最关心的内容,一天吃几片药,什么时候吃,再看有什么禁忌症,会产生什么副作用。这些内容李大伯都会逐字逐句读出来,牢记在心。至于说明书上其它信息,李大伯只是做了大致了解。由于说明书上的字实在太小太密,不同的药品说明书排列顺序又常有不同,即使只看关键的内容,也要花上不少时间。

放大镜是老人们阅读药品说明书时的标配道具,灯光昏暗时,小电筒也必不可少。还有的老人会用手机将说明书拍下,然后通过图片放大功能仔细研究。由于李大伯每天要服用多种药物,还需要定期调药,为了方便查看说明书,他直接将一款老式放大镜挂在胸前。最近,老朋友向他推荐高倍放大镜,覆盖范围广、放大效果更好、更清晰。李大伯希望新装备能给他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求助医生体验不一样的专业解读

面对药品说明书糟糕的阅读体验,许多老年人选择求助医生。

“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根本看不懂,注意事项实际生活中要怎么把握,自己有没有药物禁忌症,还是得医生来把关。”遇到不懂的新药,68岁孙阿姨就会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签约医生为自己把关。医生还会根据孙阿姨的实际健康情况给出详细建议。

由于经常和社区医生交流,孙阿姨还总结出一些看药品说明书的经验。

例如,有的药品会详细记载各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但其实部分症状出现的概率极低。而部分药物对不良反应的归纳就简略许多。再例如,药物通常需要通过肝脏或肾脏进行代谢,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药物剂量控制上更需遵医嘱。

“同样一张药品说明书,我们只能看懂最基础的内容,但通过医生解读,他能给你更专业、更符合我健康状况的指导。”孙阿姨说。

看不懂就“躺平”

老人经历惊魂一刻

药品说明书看着累,看不懂,回回求助医生太麻烦,有些老人选择直接“躺平”。69岁的钱阿姨曾经就是如此。每次开药时,她都会请药剂师在药盒上写明服用剂量和时间,回到家后就将药品说明书丢在一旁。自己从不会主动阅读任何注意事项。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她彻底改变了习惯。

两年前,钱阿姨严重失眠,于是配了安眠药。晚上服完药后,钱阿姨正常洗漱。由于没有阅读药品说明书,钱阿姨并未发现自己购买的是强效安眠药,还没来得及上床药效就发作,突然倒在地上睡着了。幸好家中铺设的是木地板,并没有造成太大伤害。之后每每提到这件事,她都心有余悸,现在,每当拿到一款新药,她都会第一时间打开药品说明书仔细阅读。钱阿姨还发现自己以前一些小毛病原来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通过及时调整药物,一些异常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看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期待更多大字版

浙江首批大字版药品说明书已经开始投放市场。老年人体验感如何?

宁波的金大爷在鄞州区彩虹大药房买到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安立生坦片。打开药品说明书后,他发现原本新版药品说明书字数明显减少,字号也加大了许多。成分、性状、规格等基础信息和老年人最关心的用法用量、适应症等内容都得到保留。打开手机扫描说明书左上角二维码,还能够看到完整版。

金大爷从药房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以前安立生坦片的药品说明书上印着8000多字,大字版说明书把字数控制在1400多个字,字号也从8号增大为4号。

金大爷说,改版后的药品说明书一目了然。节选的都是老年人最关心的内容,再也不用眯着眼睛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在好像只能买到这一款大字版说明书药品,期待更多大字版药品说明书能尽快上线。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记者林乐雨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