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六旬阿姨重获畅快呼吸 医生:应对这一疾病早诊早治很重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10 10:54   

“现在胸不闷,也走得动路。女儿说,今年暑期带我去东南亚玩一圈。”近日,67岁的云姨康复出院,她感慨道,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畅快地呼吸过。

胸闷气急双腿水肿

7年前,云姨因胸闷气急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慢性肺栓塞,开始接受药物治疗,但情况难以保持稳定,反复就医。

近半年来,她发现胸闷气急情况不断加重,两条腿出现水肿,走路越来越吃力。在当地医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显示为重度肺动脉高压。

经治疗,症状没有缓解。随后,云姨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肺动脉高压专科门诊就医。

心内科蒲祥元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检查显示,患者肺动脉压力及血管阻力水平大大超过正常标准,且多支肺动脉狭窄,也就是血栓在肺动脉里堵得比较厉害。

心内科主任郭晓纲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充分评估分析患者情况,并组织进行多学科讨论,最终考虑其患上的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这一类型可治愈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完全明确,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外因(低氧、烟草、粉尘等)、内因(遗传、发育、疾病等),以及交互因素(感染、免疫、药物等)。

但不幸中的万幸,云姨所患肺动脉高压是唯一一种可以治愈的类型。

由于相关药物已经无法改善症状,心内科专家团队决定为她进行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这是一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兴技术。术后当天,云姨胸闷气急的症状明显改善,3天后顺利出院。

几类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郭晓纲表示,虽然肺动脉高压患病率占全球人口约1%,但在6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2.8年。在临床上,肺动脉高压也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如果能在早期进行诊断筛查,并找出背后真正原因,对原发病及肺动脉高压同时精准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

医生提醒,如出现呼吸困难、易疲乏,严重时出现胸痛、咯血、声音嘶哑、食欲减退、腹胀、双下肢水肿、肝脾肿大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筛查。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记者徐小翔通讯员王蕊江晨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