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看待生死?这些故事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3-29 11:28   

“明明儿子的器官救了五个人,可旁人还是叫我狠心妈妈。”

经历中年丧子之痛的陆女士(化名)这一年来几乎没睡过整觉,母子俩最后分别的场景总会在脑海中反复上演,好不容易平复情绪,那些来自身边人的不理解,又压得她喘不过气。

2023年3月,陆女士的儿子国强突然因脑出血去世,她毅然决定捐出孩子的角膜、心脏和肝脏;近期,陆女士得知那些接受儿子器官的患者们都已成功出院,迎来重生的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最小的才3岁,对她而言,这是苦难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随着即将实行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像陆女士这样捐献者家属,得到的理解会越来越多。

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给出一个有趣的答案:向死而生,既然无法逃避归宿,就应更坦率勇敢,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在离开时不留遗憾,不枉人间一趟。

31岁不幸去世

他的器官救了五个人

陆女士是湖州人,丈夫去世得早,母子相依为命。2018年,国强突然被查出尿毒症,等一个匹配的肾源至少要五到八年——她只好把自己的肾脏换给儿子。

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倾情相助,陆女士最终凑齐手术费,知恩图报的她在当地红十字会自愿签署《浙江省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想通过这种方式以示感谢。

正因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去年年初,31岁的国强遭遇病毒感染,由于其接受过肾移植,身体免疫功能很差,每况愈下,常记忆模糊。为此在捐献当天,她现场问潮新闻记者要了张纸,写上一串地址,颤抖着塞到国强手中——“那是儿子记不起来的新家,这样他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陆女士从浙江省红十字会了解到,如今角膜非常紧缺,一个健康的肝脏能为一个孩子和一个成年人“续命”,而儿子捐出的器官至少能让五名患者重获新生,“要是国强知道,他肯定会开心的。”

可做完这件事后,陆女士一度不敢回家,毕竟在传统观念中,死者为大,这个决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指责,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日子里,陆女士把自己锁在家里,每到饭点,思儿之情更浓烈。“好在媒体做了很多与器官捐献有关的正面报道,这为捐献者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慰藉。”

由于器官捐献遵守“双盲原则”,即捐献者和受捐者互相不知道对方的信息,“如果可以,我想与受捐者见一面,让他们一定要乐观面对未来,那也是国强的心愿。”

作为生命的守护者

她们见过太多人间悲喜

说到生死话题,就要提到一个特别的科室——重症监护室(ICU),这被称作“死神的餐馆”,住在里面的人,有的自己走出来,更多则是被车子推出来。

潮新闻记者曾深度报道过浙大二院第一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故事,简言之,就是针对临床上确认脑死亡的病人,劝说其家属捐献病人的人体器官。

正如你想的那样,劝说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这些遭遇冷眼与谩骂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们,却依然努力着。从某种意义而言,她们和ICU医生一样,都是生命的守护者。

走进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ICU病房,潮新闻记者看到这是一个不算太大的诊间,除了此起彼伏的设备警报提醒,几乎没有其他声音;那些躺在床上的人大多处于昏睡状态,身上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医护们似乎有忙不完的活,但一句“有希望”的呼唤,远比喝咖啡还提神。

“在这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生死仅有一步之遥。”从业整二十年,浙中医大二院ICU主任陆军主任医师见证过太多人间悲喜:

有为了救突然遭遇车祸的弟弟,来自农村的姐姐东拼西凑借来一堆零钱,一张张数着交款;也有八旬老奶奶因严重肺部感染入住ICU,她老伴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往诊间打来电话问平安,“这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她才会乖乖入睡,我也心安。”

陆军主任医师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早已离婚的夫妻,双方都已开始新生活,可当男子突发脑炎危在旦夕,现任女友却悄然离去,最后还是前妻过来处理各项事宜。

但有时,ICU也会成为家庭矛盾的放大镜,大到让人暂时忘却生命的意义。

“我们曾收治过一位育有三女一儿的老人,没生病前,老人把唯一的房产留给了儿子;可生病后,守在诊室外的,只有三个女儿。”陆军主任医师说。

相比其他专科,ICU医生要有更全面的临床经验,而在高强度工作后,休息时间也更少,若是拉响“警报”,需第一时间回岗,哪怕是在午夜,医生们深知分别只是一瞬间的事,可能说完再见,今生便再也不见。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敬

请别陷入无形恐慌

我们无权剥夺任何一个生命,哪怕眼前人戴着呼吸机,处于植物人状态。

“可每天看着亲人就这样躺在那,没人会好受。”陆军主任医师常会遇到来自患者家属的“致命问题”,既不想看亲人受折磨,也不愿做出最终决定,只能一次次把难题抛给医生。所以要待在这,除了技术过硬,能抵抗压抑,也少不了过硬的心理素质。

ICU医护是最希望天亮的人,因为随着夜幕降临,人体机能也会相对减弱,凌晨前后则最危险,还要处理各种特殊情况,如患者突然脾脏破裂大出血,受外伤导致多器官衰竭。

据省新华医院的相关数据显示,在ICU去世的人群中,较多为心脑血管病疾病患者,此时血压低,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情况的发生。

陆军主任医师介绍,每年清明,冬至及年关前后,入住ICU的患者数量会明显提升,主要与反复波动的气温有关,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民间说法。

“当然,我们不必把这事想得过于玄学。”浙江省中医院的全国名中医陈意教授解释,《黄帝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即身体状态会随着节气变换而有不同表现,需顺势而为。

春季是万物生发之季,重养肝,肝主藏血舒泄,同样也是情绪器官,清明前后是精神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段,约占全年的70%以上,再加上江南地区春季的阴雨天数较多,关节病和风湿病变的症状会加剧。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针对这句很多人都听过的谚语,陈意教授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陷入“无形恐慌”,这背后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老底子医疗条件差,对慢病管理也不重视,随着如今医疗条件提升,很多疾病都能早发现早干预,人均预期寿命也有明显提高。

“你看我现在80岁,还耳聪目明,仍坐诊看病,对明天充满信心。”陈意教授笑着说。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何丽娜 蒋升 通讯员 辛宣 陈岩明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