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睡眠质量更差?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发布十年数据,这年龄段人群比例逐年增加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3-21 17:32   

“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调查显示,当下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问题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中有60%以上存在睡眠问题,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失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天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发布十年数据。

十年接诊患者711581人次

女性患者占六成

自 2014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接诊的门诊患者共计711581人次,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23年就诊人次较十年前(2014年)增长454.2%。

从就诊患者性别来看,女性为主,占66.6%,是男性患者的2倍,且这一比例近十年基本保持稳定。

从就诊患者年龄来看,21-60岁的患者是主力军,其中,占比最多的年龄段为51-60岁,占19.8%,其次是21-30岁和31-40岁,各占16.5%。

失眠患者高峰年龄段为51-60岁

21-30岁人群比例逐年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在近年略有变化:在 2014-2017 年,占比最多的是 41-60 岁人群;2018 年起,21-30 岁人群逐渐超越 41-50 岁人群成为第二大就诊人群,并在 2021 年和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反超 51-60岁人群,成为就诊比例最高人群。

从增长率上看,2023 年较十年前(2014 年),增长最快的是 11-20 岁人群,为 1756.9%,其次是 21-30 岁人群,为 751.3%。2023 年(新冠疫情后)较新冠疫情前(2019 年),增长最快的是 71-80 岁,为 139.3%,其次为 11-20 岁,为 104.0%。2023 年较上一年(2022 年),增长最快的是 71-80 岁,为 120.9%,其次为 61-70 岁,为89.9%。

就诊患者中,除不便分类的职业,在职职员的失眠比例最高,为46.6%,其次为退(离)休人员,为32.7%,第三为学生,为9.4%。该比例分布与年龄分布及失眠成因(生理衰老、工作/学习压力)一致。

总体来看,失眠患者高峰年龄段为 51-60岁中老年,可能与人的正常衰老有关;失眠患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可能与近年来年轻人的生活工作压力大有关;新冠疫情对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睡眠影响很大。

每晚只能浅睡2小时

二胎妈妈失眠到看见床就恐惧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副院长、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主任毛洪京主任医师的门诊,主诉失眠来就诊的患者占了大头。有个患者钱女士让他印象深刻。

钱女士36岁,是一家企业高管,2013年,钱女士生完二胎后,睡眠一直不好,晚上入睡困难,白天就没精神。为此,她跑了不少地方,中药西药保健品、物理治疗等等,反反复复治疗、尝试,但失眠问题没有得到改善。晚上的睡眠时间也从开始的五六个小时减少到两三个小时,到后来只能浅睡2小时。

长时间处于失眠状态,钱女士看到床就很恐惧,越恐惧,越睡不着。到后面继发了焦虑情绪,经常心慌胸闷,甚至惊恐症发作。

多方打听,钱女士来到毛洪京门诊就诊。经过系列规范的评估,她被诊断为慢性失眠。根据她的特点,毛洪京为她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建议她参与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同时短期配合服用安眠药。

“像这位患者,之前的治疗不规范不连续不彻底,加上二胎后激素水平波动,对睡眠过度关注,导致她的治疗效果欠佳。我们通过短期药物辅助,长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睡眠,改变错误的行为方式,从而激发患者本身的睡眠,恢复睡眠。”

治疗半年后,钱女士的睡眠正在慢慢好转中。

八成患者来就诊时未得到规范治疗

找到失眠背后的原因很重要

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白天醒得早、三四种药物混吃……在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有8成患者存在上述提到的睡眠问题。

“很多患者没有得到规范治疗,延误了病情。事实上,睡眠评估非常重要,要找到失眠背后的原因,对因治疗,同时进行失眠认知行为训练,80%人群的睡眠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毛洪京表示,睡眠障碍的患者逐年增加,一方面是生活压力导致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睡眠问题,愿意将其视为疾病并进行治疗。考虑到睡眠障碍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睡眠障碍的年轻化甚至低龄化必须引起重视。

“通过规范的治疗(药物联合CBT-I),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可以较快得到缓解,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也会逐步改善,并且安眠药物也可以逐步减停,恢复自身的良好的睡眠。”毛洪京提到。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高明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