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之一概率的“怪病”让他们陷入困境 国际罕见病关爱日:希望更多患者被看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2-24 07:02   

看似普通的症状却困扰多年,甚至越来越严重?四处求医问药,辗转全国各地,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失望,居然是万分之一的“罕见病”?

谁都不希望成为这样的“万里挑一”,罕见患者们,该何去何从?

3岁开始就得了“怪病”,男孩一直走不稳路

14岁的男孩小张(化名)处在本该活泼好动的年纪,却因为疾病,生活变得不同常人。3岁开始,父母注意到他走路踉跄,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能力越来越差,甚至连走路都成了问题。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处求医问药,尽管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但小张的病因依然成谜。父母看着小张每天因为不断萎缩的肌肉而痛苦,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无助。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活泼的孩子会突然变得如此虚弱,为什么病了那么久,却找不到病因。

经过当地医院介绍,小张父母了解到,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能够诊治“疑难杂症”。于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们来到了吴志英主任医师的门诊。经过详细诊断和基因检测,困扰小张数年的疾病终于被确诊了。原来,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这种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Dystrophin基因。因此,它主要影响男性,女性通常是携带者。这种病症通常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和贝克型肌营养不良症(BMD)。其中,DMD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进行性的肌肉无力,尤其是近端肌肉(如大腿和上臂肌肉)的萎缩。通常在2-3岁时开始就会出现症状,如行走困难、频繁摔倒、爬楼梯和起立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恶化。根据小张临床症状和基因检测结果,他的病最终被确诊为DMD。

虽然这个诊断给小张的病情找到了答案,但对于小张的父母来说,这却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DMD是一种尚无根治方法的疾病,但他们也明白,只有了解真相,才能更好地为小张的未来做准备。

得了罕见病却“瞎吃”,年纪轻轻切了脾脏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简称WD),也称为威尔逊病,是另一种可控可治的罕见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WD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钱女士(化名)就是一位36岁的WD患者,但最近她的病情正在逐渐恶化。之前,因为病情得到了控制,钱女士逐渐放松了警惕,她开始忽视医生的建议,不再按时服药,也不再严格忌口,高铜食物(动物内脏等)成了她的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这样的疏忽很快就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渐渐地,钱女士的四肢开始不听使唤,自己走路都成了困难,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觉,口齿也变得含糊不清,甚至在不经意间流口水。这些症状的出现,让她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家人的搀扶下,钱女士住进了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在排铜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钱女士已经出现三系降低(通常指的是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都低于正常范围)和脾肿大的情况,这是病情恶化的明显信号,她随时都面临着脾脏破裂的危险。

面对这一情况,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迅速组织了多学科团队,包括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精神科、中医康复科等科室的专家,为钱女士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钱女士接受了脾脏切除手术,重新调整了药物治疗计划,严格遵循低铜饮食,并接受了一系列的康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钱女士的病情逐渐稳定,晚上睡得着了,说话也变得清楚了,也可以自己慢慢走路了。

这些“怪病”的治疗,一直面临巨大挑战

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发病率极低、极为罕见的疾病。根据《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定义,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划入罕见病,它们在诊断和治疗上面临着巨大挑战,诊断难、治疗难、研究难几乎是所有罕见病的共性问题。

吴志英介绍,因为罕见病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临床表现又十分复杂,同时能看罕见病的医院及医生太少,导致患者很难找到对口的专家,常常求医辗转全国各地,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对于大多数罕见病而言,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少数有药治疗的罕见病,可及性又比较差。另外,我国罕见病的研究起步晚,缺少专业研究人员,而且愿意参与其中的药企、机构、组织也很少。

目前,罕见病的诊治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协作,打破罕见病的诊疗壁垒,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2月29日,是第17届国际罕见病关爱日,当天,浙大二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将在解放路院区进行义诊,由医学遗传科的临床专家、护理团队共同坐诊,希望更多的罕见病和患者都能被关注,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方序 章晓玥 杨朝森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