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是坐上宾利,但宾利最少也要花300万到400万。以后要怎样才能完成我的梦想呢?……”前两天,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六年级语文老师王丹丹在批改作业时,改到了一篇“豪情壮志”的作文,让她哭笑不得。
小傅同学的作文
先来欣赏一下这篇作文——
最近我一直在想,生活中什么事几乎都要用钱,而我的梦想是坐上宾利,但宾利最少也要花300万到400万。以后要怎样才能完成我的梦想呢?
首先,18岁才能学开车,考驾照。而我距离18岁还有七年时间,这七年时间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假设说我每天能节约100块,那么七年只有20万元,根本不够买一辆宾利。而且我问了爸妈,18岁才能兼职,所以靠打工赚钱是不可能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考试考到90或95分以上可以让爸妈奖励10块钱,但是这样还是远远不够。唉!压岁钱还可以再领两三年,按这样算,打足了也只能在18岁有了30万,还差300万,这可怎么办?况且这样还不包税,所以最少也要有稳定的工作和月薪才有可能完成梦想,这样算起码也要到五六十岁才可以。
这个梦想这辈子怕是完不成了,只能把梦想定为奋斗的目标,买一辆100多万元的保时捷吧!这个梦想还比较现实,三四十岁应该就能开得起了,所以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好高中,找个好工作吧!
受爸爸的影响 对各种车都非常痴迷
文章的作者是六年级男生小傅同学,在他的规划里,想要在18岁拿到驾照前买下宾利,需要做很多事:打工兼职、考出好成绩拿奖励、积攒压岁钱……可算来算去,顶多也就攒下30万,距离买宾利的300万目标还相差甚远。
王老师觉得小男孩的文章有趣又可爱,拍照发给了孩子妈妈,小傅妈妈也有些哭笑不得。“他爸爸喜欢车,他也喜欢车,他买的乐高全是车。我们小区地下车库有很多好车,他在我们面前也会说现在存钱买车,并把压岁钱和平常积攒下来的钱都存银行。”
王老师说,这篇作文是班里的周记作业,一星期写一篇生活小记,主题不限。她还特地把小傅同学叫到办公室,问他写下这篇文章的缘由。小傅同学说,买宾利的想法,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萌芽了。
“我爸也喜欢车,我会问他这些车的品牌,手机上也能查到价格。我爸买的是一辆阿尔法,也没有很贵,想让我以后买更贵的车让他坐。但是上星期跟姥姥散步的时候说起这件事,觉得不太现实,所以就换成了保时捷。”小傅同学有点紧张地抠着手指回答。王老师也没有多说什么,笑着让他先回教室了。
学生上交的课后小调查,家人心中“盼”的是什么。
作文真实可爱 但也有一些担忧
“一方面,我觉得这篇作文很真实很有童趣,孩子也很有理财意识,一步步规划了自己的豪车梦;但另一方面也有点担忧,可能他父母都是做生意的缘故,感觉孩子对物质的追求高于精神的追求。”王老师说,有这样的隐忧,不仅是因为这一篇作文。
前段时间班里语文课上刚学了《盼》这篇课文,其中有一个课后小调查,让学生问问家人心中“盼”的是什么。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让她有些意外。
在王老师的设想中,父母应该是盼着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没想到收到的答案中,不少爸爸盼着生意兴隆赚大钱,妈妈盼着青春永驻去大城市生活……反倒是有个同学的弟弟,愿望很质朴:希望家人对他温柔一点,盼望爸爸妈妈能够多陪陪他。
“这份作业的答案和小傅同学的作文,好像一下子就串起来了。”王老师说,“可能现在社会上普遍有这样的现象,大人的饭桌上聊的是生意,是买房买车,希望家庭生活好起来,这都是很务实的,但是现在的大家的愿望好像都是围绕物质展开了,家庭的情感因素太少,这些或多或少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观念。”
王老师计划着,在下一次的作业讲解课上,与孩子们多聊一聊关于学习和生活的期望,聊一聊在学生阶段,在物质生活有保障的基础上,如何增加精神层面的追求。
橙友热议
对于小傅同学的这篇作文,很多网友都留言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兴秋:不愧是浙商后代!
月下花影:现在小朋友太厉害了,我十八岁都不知道宾利。
张:很真实的想法,很务实的愿望,喜欢看这样的真作文。
小沫-美好:刚把这篇文章读给娃听了,家里有同款娃,他更不现实,经常说要买布加迪。经过每辆车边都要说一下什么品牌什么价位。
南方有嘉慕:就是我儿子,二年级已经在攒钱买法拉利了,还怕老母亲没等他攒够钱就不在了,坐不上他的法拉利。
毕丽莉:挺好的孩子呀,目标也明确,也没想用歪门邪道的办法,知道读书用功,也知道阶段性地降低目标这样才能达成!
费明龙:有目标,懂规划,非常棒的孩子!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并存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引导才是家长学校考虑的问题。
111:这是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现在很多老师就只管学习,我觉得孩子三观真的很重要。
小希湖-心灵魔法:想法其实很好啊,想要一步步往前走,但车并不是唯一的梦境,也许到了你18岁的时候,你就不喜欢300万的车,你可能只追求一个10万块钱的车,你就觉得很满足了。
麦嘎:有经济头脑,从小懂得要努力赚钱,而不是做全职儿子,物质有追求也不完全是坏事情。
今日子:钱财能带来快乐是真的,但只有钱财能带来快乐吗?我们真的要给孩子传递这样的生活态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