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初中教育资源更显优质均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6-18 11:54   

首批“公民同招”学生参加中考

b8d8da3f9c06150f1c60bd42c3c322ef_zjrb2023061800002v01b004.jpg

6月17日,2023年杭州中考开考,在杭州开元中学考点,初三年级的班主任身着红色T恤,为考生们加油鼓劲。 本报记者 董旭明 摄

这几天,浙江省各地陆续进行中考。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考尤其让人关注,首批受“公民同招”政策影响的学生参加中考。

2020年,浙江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一系列重磅政策接连出台:“公民同招”、民办学校在审批地范围招生、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这些政策,无论对小升初家庭,还是对初中学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年过去,首批“公民同招”学生参加中考,家长心态如何?初中学校的格局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近日,记者在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寻找答案——

家长更理性了

昨天,杭州中考正式开考。一早下起了雨,不少考点前显得比往年安静。家长们把孩子送进考场后,就在考点附近聊了起来。今年家长谈及最多的正是三年前开始的“公民同招”政策。

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考点外,一位穿着红色T恤的考生爸爸神态比较轻松,“我们已经填报了学军中学西溪校区的分配生志愿,只要孩子正常发挥应该没有问题。”

说起三年前的小升初,这位爸爸印象深刻。“孩子的成绩一直不错,原本打算去试试民办初中。但‘公民同招’新政出来后,我们连夜开了个家庭会议,决定在家门口上公办初中,争取分配生名额。”他说,现在回过头看,圆满达成了当初的目标。

杭州市朝晖中学考点门口,几位考生的妈妈在附近的亭子里躲雨。“当时去摇民办初中了,但没有摇上。”一位妈妈说,后来发现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也留在了公办初中,算是当年的新现象。

同样的话题,也在宁波、金华等地的考点外被提及。

周五下午,宁波第一天中考临近结束,镇海蛟川书院考点门口的几位家长正在分享孩子的学习经历。江女士没有参加民办初中摇号,她解释:“孩子成绩属于中等偏上,我们分析,‘公民同招’后公办初中应该会发展起来,可能更适合孩子。”

一旁张女士的孩子,三年前通过摇号进了蛟川书院。对当初的决定,她并不后悔:“我们孩子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初中三年适应得不错,成绩也有进步。”张女士说,其实对于小升初,每个家庭都有一笔账,在各种选择中找到适合孩子的一条路。

在金华四中考点外,不少家长讨论起了分配生政策。“我在新闻上看到,金华的分配生比例算高的。成绩好的学生,在公办初中争取分配的概率更高。”一位考生的妈妈说。

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在探索加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比例。以金华为例,从2020年的60%提高至2023年的75%,每年提高5%。

从“入口”看,受政策影响,初中学校几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从“出口”看,分配生制度不断推进,给了家长更多选择。事实上也可以看出,在“公民同招”的大背景下,小升初时家长的选择变得更加理性。

初中格局趋于均衡

近年来,义务教育政策“组合拳”成效初显,其中最直接的体现是生源的变化。

以往,由于民办初中部分生源可以提前自主招生,优秀学生往往集中在某几所学校。“择校找民办,保底找公办”成了当时不少家长的想法。“公民同招”后,民办初中不能掐尖,不少初中校长明显感觉到好生源的分布更加均衡了。

“以几次区统考为例,前几年第一梯队学生往往被一两所学校垄断,而现在会分布在各个学校。虽然学校之间也会有差距,但不会像之前那么夸张。”一位教育业内人士透露。

关于生源结构,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变化。

“我们的优秀生、中等生比例确实有所增加,整体生源呈现‘正态分布’趋势。”杭州一位公办初中校长告诉记者,这样的生源结构更加合理,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

宁波海曙区东恩中学前些年一度面临生源流失问题。往年,东恩中学所对口的镇明中心小学与广济中心小学,不少毕业生都会选择报考民办初中。“公民同招”政策实施后,东恩中学副校长褚仲良深有感触:“2020年‘公民同招’政策出台,当年初一学生人数比前一年增加了100多名。”褚仲良说,从整体来看,今年初三学生总体质量要明显优于前几届,特别是头部学生数量的增加,对整个年段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应。

“公民同招”后,一些民办初中也感受到了生源质量的变化。按照政策规定,民办初中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要实行电脑随机派位。2020年第一次全民摇号后,杭州一所热门民办初中曾进行新生摸底测试,总分为400分。测试结果显示,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313.5分。而往年,最大差距是100多分。“原先有40%自主招生名额,全部摇号后生源多少会受到影响,也在意料之中。”有校长分析。

“学校之间应该是良性竞争,而不是靠集聚优秀生源取得学校的发展。”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蔡连玉认为,从长远来看,“公民同招”、全民摇号、分配生比例提高等政策,让初中学校发展格局趋于均衡,更有利于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

学校新探索不断

2022年,全省各地探索“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在各种政策的叠加影响下,初中学校也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合自身的办学之路。

“比如,民办学校在不具有生源优势后,可以通过打造课程特色、教师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公办学校同样需要借鉴民办学校机制灵活的管理,激发发展动力,让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蔡连玉说。

宁波蛟川书院教室的黑板上,每一门学科都有三种不同要求的作业,分别是:必做、选做以及针对有学科特长、学有余力的学生而特设的兴趣小组作业。

“不可否认,招生变革、摇号录取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呈现较大差异,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吃不饱’,有些学生会‘消化不良’,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分层教育,特别是作业上的分层以及更加精准的个性化辅导。”宁波蛟川书院校长应常伟解释。

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原本是当地一所热点民办初中,去年成为民转公学校。校长谢昱圣坦言,学校的培养对象从头部学生变成了普通学生,学校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调整,争取让各类学生在初中三年有所进步。

随着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源差距明显缩小,社会对公办初中教育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公办初中,是学校和教育职能部门近几年一直在破解的难题。以杭州为例,2020年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八项行动提升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强化公办初中教育这一薄弱环节。

“三年前,确实有不少家长带着疑问来咨询,孩子很优秀,在公办初中能发展得好吗?”杭州一位公办初中校长说,当时的政策对公办初中来说是利好,但对家长来说,前些年形成的观念,让他们对学校信心不足。

近年来,公办初中也抓住“公民同招”契机,内部发力。“既要关注‘抬高底部’,又要关注‘提升高度’。比如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头部学生的培优力度,制定个性化实施策略。”这位校长说,家长还是会用实际行动投票,这对学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新的教育格局下,公办、民办初中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是优化教育生态、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有效途径,也让初中教育迈向优质均衡的新阶段。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姜晓蓉 竺佳 薛文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