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老年人 王彩花医生每次看诊都提前1个小时
读者傅女士:
我今年77岁了,10多年以来,我肠胃不舒服都是在浙二王彩花主任这里看诊的。线上挂号普及后,我们这些老年人不会挂,王主任发现了我们的困难。医院正常上班时间是8点,王主任每次7点就到医院,我们这些挂不上号的老年人也能看上了。王主任真是医者仁心,宁可自己少休息,也要让我们这些病人都能看病。
我在今年2月被查出胃上皮内瘤变,也就是癌前病变,看到报告单我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我的父母亲就是因为胃癌和肠癌去世的,我很害怕遗传,没想到真的害怕什么就来什么。王主任非常细心,发现我的情绪有点失控,轻声细语地安慰我,耐心跟我说明我的病情,并鼓励我积极治疗。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不用担心,这就是你的细胞长得有点歪头歪脑,做个微创的小手术就能处理掉!”这让我一下子安下心来。后来王主任给我做了胃镜黏膜下剥离手术,术后恢复得很快。我发自肺腑地感谢王主任精湛的医术以及对我如亲人般的照顾!
让患者少跑几趟是我的心愿
王彩花(浙大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我对傅奶奶的印象深刻,她被查出胃上皮内瘤变的时候情绪非常焦虑,我很能理解她的感受。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情绪器官,来我们科看诊的患者往往都伴有一些心理上的焦虑。我当时看到她那么焦虑,就画了一张图给她看,跟她解释说明她胃肠部的脏器哪里出现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以及要怎么解决。我能明显感到,我解释完之后,她的状态好多了。
很多时候,患者对自己的病症不了解,导致焦虑、害怕。我就想着,如果我能用简单、通俗的方式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这样就能帮助缓解他们很多的压力,不再那么担心。我理解的“温度医生”其实紧紧围绕我们医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宗旨,我常常在思考如何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这就需要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忧虑又是什么。
作为医生,能尽量帮到他们少跑几趟就是我的心愿。老年人起得早,对线上挂号也很不熟练。我早到一点,给他们加号,就能让这些老年患者看上病,早点做完检查早点看到结果。对于远道而来的患者,我也尽早帮他们安排检查,这样他们的报告结果当天就能出来,不用再跑好几趟。
李娟医生就像我们的家庭医生
读者赵女士:
2016年,我老伴85岁的时候被定为一级残疾。2019年遇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娟医生后,李娟医生经常给他调整药物,而且常和我家人沟通,她讲话软声细语,经常鼓励我老伴,不仅为我们找了一对一的护工,还经常交代护士要怎么护理。
一年多前,我老伴吃不下饭,一吃就吐,是李娟医生主动提出给他做个胃镜,结果发现他的胃已经把食管堵住了,她又帮我们想办法;老伴前列腺尿潴留,也是李娟医生提议装的尿管。新冠肺炎疫情时,李娟医生叮嘱我们提前准备药物,我老伴至今没有阳过。在她的治疗下,我老伴今年已经93岁,人气色很好,也胖了点了。
我今年也91岁了,不知道看病怎么挂号,她经常帮我,每次看病我只要把医保卡交给她,从看病直至配药、拿药,她都会帮我办妥,有时还会请护工把药送到我手里。
她就像我们的家庭医生一样,一点也不假。李娟医生平时很忙,每星期2-3次的门诊,还要医院里开会,我总在她休息时间,晚上或是午睡时打电话给她,她从来没有不耐烦。
我很感激李娟医生,曾经也想送她一些礼物表示心意,不想她毫不犹豫一口拒绝,至今我连一束鲜花都没有送过,对她的感激只能藏在心里。
有温度的医生一定要有同理心
李娟(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赵奶奶和她的老伴都是我们医院的“老熟人”了,老爷子因为中风后偏瘫,长期卧床,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在我们这里住院。老人家听力不便,交流起来比较费劲,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
老爷子刚住院的那段时间,因为反复肺部感染,心里其实很焦虑,我就常常安慰他。有一段时间他因为食管裂孔疝一吃东西就吐,家人觉得他年龄大了,担心做胃镜有风险,受不了,一直在犹豫。我觉得,中风患者本身行动不便,如果再加上进食困难,那生活质量肯定会下降很多,所以当时我也帮忙联系了消化科医生,也安慰老爷子和家人,说我自己也做过胃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后来在我的陪同下,他顺利做好胃镜,又能进食了。
人世间有很多病痛是无法治愈的,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就像我们医院的院训“仁爱精医,励志敦行”,一个有温度的医生,一定要有同理心,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和帮助患者。
把提升血小板的事情交给我们
爸爸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读者周女士:
去年,60多岁的爸爸被确诊为肺癌和继发性骨癌,经历8次化疗、多次放疗,癌症基本控制住了。万万没想到的是,去年春节,爸爸血小板突然掉到了50(正常100-300×10^9/L),隔天再次化验,居然掉到30了,医生说爸爸出血风险很大,尤其脑出血,一旦脑出血就非常危险,很可能救不回来了。
我们辗转多家医院,要么因为病情太复杂太危重不收,要么方案不对治疗没效果。爸爸每天挂着一瓶消炎药,我看着心痛极了,生怕他突发脑出血。不得已,我求助了我的朋友,听说树兰(杭州)医院血液科曹利红主任医师对“血小板减少”非常有研究,我立刻请我的朋友和曹主任联系。
曹主任非常平易近人,她仔细看了看爸爸的报告,然后心里好像就有了谱,她笑着和我说:“不要担心,你爸爸这种情况有办法的。”她还和我耐心讲解了爸爸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以及治疗计划。她的语气很坚定,我毫不犹豫把爸爸转运了过来。曹主任第一时间来看了我爸,她似乎看出了爸爸罹患疾病的艰辛和对疾病的恐惧,她握着我爸爸的手,亲切地喊着他的名字,叫他不要紧张,会好起来的。
曹医生反复叮嘱爸爸:“在我们治疗办法还没有起效的这几天,您必须要配合我们。您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把提升血小板的事情交给我们。”听完曹医生的话,爸爸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们的心也定了下来,又看到了希望。
半月之后,我爸爸的血小板基本就稳定在安全水平了,顺利出院。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曹主任,她是一个既有技术又有温度的医生。
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曹利红(树兰(杭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周女士爸爸罹患肺癌,继发骨转移,接受过多次放化疗,出现血小板的严重下降,随时有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颅内出血。这类患者血小板下降的原因复杂,治疗起来比较棘手,且治疗周期长。可他们仍十分渴望得到医生的救助,哪怕有一线希望。
当我拿到该患者的报告后,经过仔细分析,觉得还是有办法。我能看出患者和家属眼中的那种无助、无望、焦虑和着急,毫不犹豫地收治了该例患者。我们也非常庆幸,患者对治疗方案非常敏感,后续病情有了好转。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血小板减少的研究,陆续帮助很多难治血小板减少患者重拾自信,回归正常生活。我认为一个有温度的医生一定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通过专业诊疗的同时,关心、关爱患者,给予患者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