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一家幼儿园一个班,没有一个小伢儿会说萧山话,你觉得小孩子会不会说方言,重要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2-15 13:15   

央视纪录片《中国话》播出后,杭州萧山进化镇华锋村一家成了焦点。

大年初六,央视纪录片《中国话》最后一集,有3分钟播出的是萧山进化镇华锋村赵杨君一家。

视频中,一家人给3岁儿子兜兜过生日,餐桌上全家都用萧山方言交流,兜兜的萧山土话也讲的字正腔圆。

央视《中国话》为什么找到赵杨君?因为他在2018年制作了一套杭州方言表情包,网上传得蛮火。

赵杨君说,他发现他们这一代还会说萧山话,下一代基本就不会说了,于是想用这种大家经常用的方式,把方言保存下来。去年赵杨君又以儿子为素材,制作了“兜兜说方言”表情包,在微信发布后已经有10多万发售量。

如今年轻人很少讲方言,年轻父母对小孩语言教育也偏向普通话。赵杨君认为,“老家的土话不能忘。”

赵杨君一家跟父母住在一起,日常交流都用萧山话,耳闻目染,兜兜也能听懂能讲几句萧山话,赵杨君还是刻意教兜兜萧山话。

兜兜妈妈是河南人,嫁到萧山5年了,只能听懂萧山话,说不大会说,更多时候还要兜兜当翻译。

央视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留言热议。

“非常支持,是要学会方言,不然渐渐得方言就没有了!”

“方言估计很难传承下去了,现在无论家庭还是学校,大环境都是普通话了。”

“我儿子小时候两三岁会说土话,自从上幼儿园就开始普通话,我们也基本用普通话跟他交流,现在六年级了他根本不会说了[惊恐]听倒还基本听得懂,我们就尽量说土话给他练练耳。”

“我家小朋友就是语言环境太多,说话晚,去上海上幼儿园因为说杭州话,老师却听不懂他说的话,很麻烦,后来就和他说普通话了。”

“我们从小就说杭州话,现在上幼儿园自动切换成普通话,放学回家又切换成杭州话。”

“我女儿上幼儿园前都跟讲温州话而且贼溜,连温州的俚语都会(家里阿姨是本地人),第一天上幼儿园回家就就库哭鼻子说老师讲的普通话听不懂,[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一周后回家都不讲温州话了 直接普通话交流了,慢慢的温州话都不会讲了。”

“这个有语言环境还是好学的,就跟去了外地外国生活自然就会说那里的话一样,我小时四岁就会讲两种方言,杭州话和海宁话,爸爸海宁妈妈杭州,然后从小就见什么人自动切换,和爸爸这边的亲戚说海宁话,妈妈这边的亲戚说杭州话。后来上幼儿园又说普通话,好像都很自然不用学就会。”

还有多少萧山孩子会说萧山话?2月13日,记者委托萧山两家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的老师,作了个小型调查。

样本调查 进化镇初中707班

2月13日,进化镇初中707班,共29人,班主任通过举手调查发现,全班22人会说萧山方言,有7人不会说。班主任解释,初步了解了一下,这7个同学父母都不是萧山本地人,从小没有语言环境。

进化镇欢潭小学

全校450人,校长发动所有班主任,对各个班进行了统计,其中222人不会讲萧山话。

不用说的原因主要有:1、从外地来的学生;2、父母一方不是萧山人(母亲是外地人情况居多),3、没有萧山话语言环境,从小爸妈在家就只让他们说普通话。

闻堰一家幼儿园

园长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共27人,萧山户口23人,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小朋友会说萧山方言。园长告诉橙柿互动,班里大多是新杭州人,没有语言环境,所以更不会方言。

进化镇城山幼儿园

这家幼儿园共5个班,每班25-30人,园长调查后说,每班只有3到5个人会说一点萧山方言。原因主要是从小没有语言环境,父母在家基本都用普通话交流。

徐忠正和老婆都是萧山人,他们的两个儿子,只听得懂萧山话,但不会讲。徐忠正说,在家里交流,全家都用普通话。“我自己长期说普通话,对萧山话反有点陌生了。”从小在萧山土生土长的徐忠正说。

王先生儿子上初二,平时都住在萧山城里,交流都是普通话,周未回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再切换成半吊子的萧山土话。“以后儿子在城里工作,他那半吊子土话也就废了。”王先生说。

方言“后继无人”是全国普遍现象

不仅萧山,全国各地方言都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不少专家学者专门做过调查研究。

对温州地区“00后”方言使用的现状调查显示,00后对家乡方言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00后的父母受普通话普及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小家庭乃至家乡同龄人之间,少年儿童都大量使用普通话,导致“00后”缺少良好的方言学习与运用环境;而随着人口的不断流动和融合,不同地区的人组建新的家庭,方言的差异性让他们在家也只能用普通话沟通。

——《温州地区“00后”方言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作者 陈佳婧郑晓芳

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儿童能熟练运用客家方言,儿童的父母用客家方言进行交流的人数也仅略高于四分之一,“‘90后’家长运用方言的能力与意愿都比较低”,这一现状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普通话的影响深入家庭内部,方言的存在感被弱化,甚至认为使用方言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体现,这也就导致方言的使用意愿大大降低了,另外当地文化传承的式微也是方言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6岁儿童运用方言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以闽西客家方言为例》作者李文春 汤丽英

同样出生在萧山,祖辈和父母都会说萧山话,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说方言,有的孩子不会?

上海两位教授的研究表明:

父母的态度和做法至关重要

2020年,上海两位教授就这个问题对上海六个家庭作了深入调查研究。

这6个上海普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一起生活,(外)祖父母一辈都是老上海,论普通话水平,有三户人家的老人“较标准”,另三户老人“不太标准”。 父母辈,都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和上海话。孙辈有两个90后,两个00后,两个10后。(6个家庭分别以“N、W、C、D、Z、H”指代)

6个家庭面对着同样的语言大环境,他们都非常认可普通话的重要性和政府长年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做法。

1992年,上海推出校园沪语“禁令”。N妈妈回忆,当时学校每天都有高年级学生课间巡逻,发现有同学说上海话,班级就会扣分,扣多了这个班就拿不到流动红旗。孩子在学校只说普通话,自然会对说上海话失去兴趣。

但是,当会说上海话的上海孩子越来越少,父母们开始认识到上海话对上海人的重要性。

6户家庭都认为,孩子在学校只能说普通话,回家自然也要说,如果家长不干预,也顺着说普通话,“长此以往,其子女逐渐放弃了学习与使用上海方言,普通话在家庭中的地位日渐稳固。”

C妈妈在社区工作,每天都要本地居民打交道,她认为用上海话交流更热情,更丰富。

N妈妈的同事多为本地上海人,大家喜欢用方言讨论工作,“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能够拉近同事间的距离、活跃工作气氛。”

H家庭认为,上海居民的母语是上海话,作为上海人必须掌握。他们认为现在说普通话很普遍,孩子上学后也能学,但会说上海话的孩子越来越少,有必要在家中创造一个学习使用环境。所以,除了父母在家只说上海话,H家庭的(外)祖父母也被要求和孩子说上海话。

但是孩子三岁进了幼儿园,老师同学都说普通话,孩子回家也开始讲普通话。H妈妈的做法说,一听孩子讲普通话,就马上提醒他要说上海话。有时被孩子带着一起说过普通话后,就立刻用上海话再重复一遍。所以H孩子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现在都很熟练。

C妈妈认为,“这一代的小孩子除了身份证是310开头以外,一点本土方言都讲不来,那还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孩子吗?”“方言这是自己本地身份的标志,不会说上海方言相当于抹灭了自己的本地身份。”所以她也开始重视孩子学上海话。

D妈妈说,希望培养孩子说上海话,让孩子有身为上海人的自觉,不忘母语。

C和D两家,除了父母在家说上海话,也要求(外)祖父母们带头说,让孩子在生活中接触最地道的上海话。另外,他们还让孩子定时收看上海方言的新闻、娱乐节目,及时纠正孩子的发音等错误,发现孩子在家说了普通话,会提醒孩子改说上海话。

N妈妈感叹,孩子小时候,他们并没有学习传承上海话的危机感,但当孩子读小学后,发现孩子不会上海话是个大问题。

N妈妈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们必须了解上海的根文化,语言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首先在语言上,我认为要把自己的方言、把上海话进行一个传承。”于是,N妈妈开始用心培养女儿说上海话。"虽然方言的使用范围有限,但是亲人之间用方言交流更感舒心、亲切。出门在外,方言是乡音、乡情。方言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情感联系的纽带,希望孩子在外时也能通过说方言想起自己的家乡。"

6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从小就只用上海方言交流(都是10后),三个家庭经历了从普通话向上海方言转变的过程(都是90后或00后)。

研究者认为,“上海方言的代际传承在90年代到00年代遭遇了瓶颈期,但如今家长及儿童学习上海方言的意识呈上升趋势,并已经被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从微观角度看,家庭是语言政策实施及反映的最佳场所。”

也有学者指出,双言习得者会更有优势,一口标准的方言可更快地融入地方人的圈子,熟练掌握普通话和方言的孩子,比只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在未来更有可能获得额外的工作资源和机会。

——(《推普环境下的上海方言家庭代际传承个案研究》作者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焦卓菁/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话》里,语言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伟说:

我们的方言母语,它是跟我们的故乡,跟我们的亲属,跟我们的童年,跟我们所有的这些记忆相关的,只要你还会讲自己的家乡话,只要你的方言还在,内心深处,你和故乡仍然会保留着这样一种联系,你内心就会知道自己是谁。

你觉得对国家社会、个人家庭来说,方言重要吗?

你认为有必要教孩子从小学说方言吗?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海峰 实习生 王心怡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央视纪录片《中国话》播出后,杭州萧山进化镇华锋村一家成了焦点。大年初六,央视纪录片《中国话》最后一集,有3分钟播出的是萧山进化镇华锋村赵杨君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