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年轻,胃癌为啥会找上他? 早期胃癌病人多了一倍,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02 06:32   

杭州日报讯 “年轻人,谁没个胃病胃痛的,吃几颗药就好了!”小蒋今年34岁,一年前,确诊了胃癌中期。此前,他对于自己的胃痛始终不以为然。每每想到这个病人,黄灵就想和年轻人说一说胃癌的防治。

“在很多人印象中,癌症是个老年病,但事实上,很多癌种出现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胃癌就是其中一种。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也具有一定相关性。以前30岁、40岁的病人在临床占比不多,但现在,20多岁的病人也屡屡碰到。”

回忆小蒋的确诊经过,黄灵觉得很有代表性。小蒋从事销售工作,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熬夜也是家常便饭,前几年,小蒋就有点胃胀不适的感觉,但吃点助消化的药,马上就不难过了。单位体检指标也都正常,而去年开始,小蒋胃痛加剧,他决心要好好检查一下,但第一次做胃镜,就摊上大事,确诊胃癌中期。幸好,经过规范化治疗下,小蒋已恢复正常生活,在黄灵的再三提醒中,小蒋把工作节奏放慢了许多。

在浙江省,胃癌居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有数据显示,浙江省肿瘤医院胃癌手术5年生存率达到60.3%,而在引领全球胃癌治疗规范的日本,这一数据是60.1%。“这样的数据对比,我们也经常说给患者听,这不仅仅是给我们自己鼓劲,更是给胃癌患者信心,坚定信念,科学抗癌。”黄灵说。

他补充说,无论现在医学技术如何先进、治疗方法如何多,我们作为医生,还是希望患者的肿瘤分期能早一点、再早一点。让黄灵这样的临床专家欣慰的是,这些年,经过大力的科普、宣教,早期胃癌患者多了起来。很多人都是在单位体检中发现了大便隐血、肿瘤标志物升高等迹象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患上了胃癌。以往早期胃癌病人占比仅10%-20%,现在能到30%-40%,这些早期胃癌病人经过规范的治疗,都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误区解读

1.胃痛很多人都有,吃点药就得了。

黄灵说:“胃痛有很多原因,一般是上腹部疼痛,但这个部位不仅仅是胃。胃痛不仅仅是胃炎造成的,可能还有肝脏、胆囊、乳腺等其他疾病困扰。”其次,很多人胃痛会吃胃药,吃药后,胃痛缓解了,很多人就不会再去医院就诊。

“这是一个大的误区。”黄灵说,其实很多胃药, 除了对胃本身产生作用,还含止痛成分,对胃癌引起的癌痛也可以缓解,所以服用胃药后,即便疼痛缓解,也不代表处置得当,反而可能掩盖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建议一定要及早去做胃镜检查。很多时候,当胃痛持续出现,可能病情已进展。

2.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得胃癌。

现在很多人的体检中,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一旦出现感染的情况,大家都很慌,这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同时,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早期发病有一定联系。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得胃癌。

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不治疗的话,幽门螺杆菌会持续在胃里面生长,会发展成慢性胃炎,再加上饮食不规律、饮酒、情绪压力大等因素共同作用,就会发展成胃溃疡等疾病,这些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土壤”。所以,如果体检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要慌张,建议在专科进行规范化的积极治疗。

3.胃镜太可怕,癌胚指标正常就不用做胃镜。

对于这个误区,黄灵特别有感触。拒绝,这是很多人听到要做胃镜后的第一反应。对于临床和高危人群筛查来说,胃镜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直观地观察胃内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胃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而且现在还有无痛胃镜,睡一觉就好,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黄灵说,“癌胚抗原、CA199等指标的确与胃癌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所有胃癌都会出现指标增高。有一半胃癌病人,这些指标都没有出现增高,特别是早期胃癌病人中,指标不高的情况很常见。因为这些血液指标的增高,需要一定体积的肿瘤,释放肿瘤相关蛋白到血液中,才会引起指标增高。”上周,黄灵接诊了一位奉化女病人,这是一个中晚期的病人,溃疡面积巨大,伴有胃周淋巴结增大转移,但即便如此,病人的肿瘤标记物都在正常范围内。黄灵说,该做胃镜还是得做,其他检查都不能代替胃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