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癌 从远离“三霾五气”做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21 07:21   

对于肺小结节既别焦虑也不能听之任之

体检中,经常有人对“肺小结节”忧心忡忡。切还是不切?是不是癌?这也是支修益在各类科普活动中回答得最多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开始重视肺健康,同时为了排查新冠肺炎,在很多地区常规住院的病人和陪住的家属,都需要做胸部CT,加上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临床推广和健康体检更多引入胸部CT,更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和诊断出来,其中有部分人群就认为有肺小结节就是得了肺癌。根据国内外的整体资料来看,首次经胸部CT筛查出肺小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的。所以不必过度恐惧,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肺结节在你的肺里有多久了。”

不要因为肺小结节而焦虑,但定期随访观察最重要。根据医嘱定期复查、遵循医嘱按时复诊,这两者是及时发现疑似早期肺癌的肺小结节的关键。当然医生并非对于所有肺小结节一概而论,会根据结节的大小、质地、边缘是否有毛刺或分叶、出现的位置等信息来判断危险程度,从而确定复查周期,周期在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不等。如果大小不变、边缘清楚、没有毛刺、质地均匀、没有实变,就是正常情况,属于良性结节,之后可在每年体检时复查,不必过度频繁检查,更不必过度紧张。

支修益直言,现在临床的实际情况是:医生说一年复诊,患者半年就来了;医生说半年复查,患者三个月就来了;医生说三个月,患者一个月就来了,这一年总是在做胸部CT检查。同时,由于基层年轻医生经验不足或患者因恐慌心理而强烈要求手术,一些过度诊疗的案例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科普宣教,让老百姓正确面对肺小结节和肺癌,把焦虑降低,同时通过不断更新诊疗指南,规范小结节的临床诊疗,避免一刀切的情况以及过度诊疗。”

大咖辟谣

谣言1:不抽烟就不会得肺癌。

肯定不对。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抽烟的人得肺部疾病的概率更高,得肺癌的几率要高于不吸烟人群。但抽烟的人得的肺癌跟不吸烟的人得的肺癌不是一个病理类型,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跟抽烟这一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肺腺癌多发生在不抽烟的女性患者身上。

谣言2:肺小结节就是肺癌,要赶紧手术。

并非肺内小结节就是肺癌,直径小于两厘米的肺结节为肺小结节。如果是首次做胸部CT发现的肺小结节,95%以上是良性的,不要急于切。但不切除不等于不管,发现胸部小结节,首先要做的是观察,第二步还是观察,第三步还是观察。通过2—3次以上的观察随访,看肺小结节的变化。

谣言3:得了肺癌,再戒烟也无济于事。

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因为肺癌还有二次原发癌、肺癌还可以复发、肺癌还可以转移。目前得肺癌的原因我们还不清楚,但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吸烟是得肺癌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戒烟不仅仅是针对肺癌而言,其他肿瘤其他疾病,也与吸烟息息相关。

谣言4:肺癌靶向药效果好,不能用就代表没希望。

不是这样。近20年,肺癌治疗中开始有了靶向药物,但这些靶向药物都是作用于相关靶点的,需要常规检测基因:如果患者有了A靶点的突变,用A类靶向药;如果患者有了B靶点的基因突变,就用B类靶向药。靶向治疗约占目前治疗肺癌患者的30%—40%,还有50%左右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人群。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等还是占很大比例。要针对不同患者情况,进行不同的“排兵布阵”。所以,即使晚期肺癌不能手术了,还有化疗和放疗的组合,还有化疗和免疫的组合,有化疗和靶向药物的组合。

现在无论哪一期肺癌治疗都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在全国,肺癌中心、肺结节诊疗治疗中心应运而生,我希望能发挥各地肺癌中心的作用,发挥多学科团队的作用把肺癌病人治好、管理好。

何为肺癌高风险人群?如何筛查?

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肺癌高风险人群为45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吸烟超过20包/年,如每天1包烟,连续吸烟超过20年以上,或每天2包烟,连续吸烟超过10年;

2.有肺癌家族史;

3.既往有肺部疾病,如有肺结核、肺部慢性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

4.有职业暴露史,工作环境接触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灰,在重度空气污染地区工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文 记者 张之冰/摄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