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将至!你的身体最怕“凉与燥” 这份养生攻略请收好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17 07:00   

每日商报讯 “暑褪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9月23日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易诱发感冒发烧、肠胃病及心血管等疾病。

俗话说:秋分不养,一年白忙,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张冰主治中医师说,秋分是阴阳交替的关键节气之一,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凉与燥”,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秋分养生,不妨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第一,饮食上要少辛增酸,防止燥邪伤肺。秋分之燥以“凉燥”为主,最易通过呼吸道侵袭肺部,容易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等不适,同时还会出现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因此,饮食上要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应该多吃酸味甘润的果蔬,比如:百合、银耳、淮山药、梨、莲藕、柿子、鸭肉、蜂蜜等。同时要注意,由于辛味发散泻肺,因此,葱、姜、蒜、韭菜、花椒等辛味之品要少吃。

第二,要适时增减衣物,不要过度“秋冻”。秋分节气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衣物宜缓穿缓脱,穿轻薄保暖又不感觉热的衣服。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外感风寒,注意保暖,以解秋燥。

虽然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不要一概而论,年老体弱或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添加衣物,切忌受寒,导致疾病的反复。

第三,起居上注意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畅。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经常熬夜,容易伤及人体阳气,所以要及时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

另外,“秋风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分万物凋零常常令人顿生愁绪。此时应调整精神状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刺激。

第四,增加户外运动,以“收”为主。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温度适宜,适合开展各种户外运动。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扫除抑郁情绪,但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收”为主,以免损耗阳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出汗较多的运动,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

第五,秋分时节,食疗方不可或缺。面对秋燥,喝一碗有去燥滋润的汤汤水水再合适不过,张冰特别推荐了两款适合秋分时节食用的汤水。

1、川贝百合秋梨汤

适用人群:久咳燥咳、少痰,尤其是老年人燥咳、咽干、少痰者

材料:秋梨1个,川贝母6克,百合(干)15克,冰糖适量

做法:秋梨去核切小块,与川贝母、百合、冰糖加水共熬

功效:生津润肺止咳

2、沙参枸杞银耳汤

适用人群:皮肤干燥、咽干、干咳、便秘者

材料:银耳50克,北沙参15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浸泡后清洗撕成小朵,北沙参洗净,加入冰糖,加水共同熬煮30分钟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李煦  编辑:陈东
返回
“暑褪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9月23日是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易诱发感冒发烧、肠胃病及心血管等疾病。俗话说:秋分不养,一年白忙,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