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子步态不稳好几年 治疗焦虑的同时走路也稳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14 10:25   

你焦虑过吗?焦虑是现代人群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果焦虑情绪长期不能缓解,就要当心病理性焦虑了。在我国,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已达5.98%,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6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开设焦虑障碍门诊,门诊就诊人数逐年增加。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心身二科主任唐光政说,除了不断创下新高的就诊人数,近年来,焦虑障碍门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诊群体更广泛了。“门诊刚开那会,主要以中老年女性患者居多,以躯体不适引发焦虑为主诉;而现在,患者有年轻化趋势,人群越来越‘杂’,就诊缘由也五花八门,比如工作压力大、带娃崩溃、学习任务重等等。”

唐光政表示,单纯的短暂的焦虑问题不大,但如果出现社交减少、人际关系变差、朋友一个个“消失”、工作提不起劲等情况,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焦虑没那么简单,它对生活的影响是大而无形的。”唐光政强调。

有种不典型焦虑障碍要警惕

30岁女子步态不稳好几年

治疗焦虑的同时把走路也治好了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焦虑障碍门诊的就诊患者,主要有四类:1.因为躯体症状久久得不到解决来就诊的,这类患者最多;2.工作、生活压力大,吃不下睡不好的;3.发现自己最近脾气比以往急躁,控制不住的;4.工作状态不理想,注意力没法集中,反应变慢的。

30岁的林女士三四年前开始出现步态不稳的情况,感觉走路一抽一抽,动作怪怪的。为此,她跑了多家医院的神经外科、骨科等就诊检查,除了有一点眼睑下垂,没其他器质性疾病。

查不出病因成了她的心病,不管是上下楼梯、过马路还是平地走路,她都有些紧张,怕摔跤。而越怕摔跤,她走路越不稳。

“去找找精神卫生科的医生看看,可能对你有帮助。”医生建议。

多方打听,林女士找到唐光政主任,“我第一次看到她,进诊间时走路的动作确实怪,需要家人搀扶。问她怎么回事,她紧张焦虑的情绪马上就表现出来了。”

经过病史询问、系统回顾就诊经历和体检,结合量表评估,林女士被诊断为“焦虑障碍”,唐光政随即安排她入院进一步治疗。“一方面抗焦虑药物治疗,一方面我们为她做一些放松治疗,包括给予正念训练、物理治疗等,10天左右,查房时,发现她已经能在病房里独自散步了,步态很稳,不需要别人搀扶,表情放松了不少,脸色都光亮了些。”

唐光政说,像林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广泛性焦虑,她只是因为有躯体的症状,并且过分关注,从而影响了情绪、行为和日常生活。

“焦虑障碍的典型症状会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出汗、乏力等,但在林女士的身上表现得不那么典型。这类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生活和社交。”唐光政表示。

初二男生临近开学开始焦虑

身上这痛那痛,拒绝上学

近几年,焦虑障碍门诊有“低龄化”趋势,唐光政接诊的患者中不乏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症状和情绪如何而来,会发现,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是“导火索”。

临近开学,初二男生小铭开始觉得身上这痛那痛,一想到开学要面对的学习任务以及和同学的相处,他的情绪就跌到谷底,有一次,还有了自伤行为,拒绝上学。

妈妈带他找到唐光政,经过沟通交流,唐光政发现,小铭做出这样的举动主要是因为,第一,对学习有恐惧,怕开学跟不上,并且人际关系较差,在学校里很孤单,几乎没有朋友;第二,因为爸爸妈妈早两年离婚对他的影响较大,他跟随妈妈生活,对妈妈既依赖又有矛盾冲突。

小铭被诊断为抑郁症伴有焦虑,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唐光政把小铭的父母叫到诊室,参与家庭治疗,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亲子沟通,给予正向支持,解决现实的困难、改善家庭沟通氛围。

唐光政说,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焦虑通常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担忧,比如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相处的压力,还有家庭父母之间的关系等等,家长不要忽视这种担忧,要积极和孩子沟通,充分化解,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9月16日浙大精中(杭州七院)有焦虑障碍义诊咨询活动

近年来,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在治疗焦虑障碍疾病领域总结了不少经验,有特色治疗方法,“我们在门诊持续开展正念认知团体治疗,解决患者各种情绪问题,培养接纳心态;我们的物理治疗手段也比较丰富;另外,门诊和病房都设有个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多手段多维度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9月16日上午,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将举行焦虑障碍义诊咨询活动。

时间:9月16日(本周五)9:00-11:00

地点: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号楼前小花园

义诊医师:唐光政(副主任医师)、张颖(副主任医师)、孙丽君(主治医师)、叶雪花(家庭治疗师)、吴满花(个体治疗师、正念治疗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