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面瘫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07 11:21   

俗话说的“歪嘴巴”,其实就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面瘫”,主要表现为不能蹙额、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一侧露齿不全、鼓腮漏气、吃东西常有食物残留在患侧齿颊,漱口时水从患侧口角漏出等,部分人还会伴有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面部皮肤感觉麻木,患侧耳后疼痛等表现。

面瘫的发生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多与面部吹风、受寒有关,内因多见于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正如中医学中所述的“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侵入面部,痹阻经气,致使面部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

因面瘫发病突然,常无任何先兆,得了面瘫后给容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人既紧张又不知所措。

其实面瘫并不可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只要早期、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对于面瘫的治疗,除了常规药物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在中医经典古籍中早有记载,如《针灸甲乙经》“口僻不正,失欠脱颔,口噤不开,翳风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客主人,治偏风口歪斜。”《玉龙歌》“口眼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由此可见古人早已将面瘫纳入经筋病范畴并施以针灸治之。

最新相关研究表明,在面瘫早期通过针灸介入治疗比未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要好,可有效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面部血液循环,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中医治疗面瘫的“七种武器”。

温针是指在毫针针刺得气后,于留针过程中,在针柄处加热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此疗法综合了针刺与艾灸二者的效能。适用于风寒袭络型、风痰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面瘫。

电针法是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毫针的疗效,减轻手法捻针的工作量,还可以扩大针灸治疗范围。适用于面瘫早期、中期面肌萎软瘫痪、肌萎无力的治疗。

艾条灸(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卷悬于穴位之上施灸的一种灸法。因其具有温经散寒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面瘫风寒袭络型,早期、中期及后期治疗。

隔姜灸在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此法既可以避免灸伤皮肤,还可借姜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

闪罐是将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局部皮肤潮红。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的紧、松,反复的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适用于面瘫患者面部皮肤麻木、萎软无力者。

通过一指禅推法、按揉法等推拿手法,刺激面部经络腧穴,以达到疏通阳明、少阳之脉,疏通经气、濡养经筋。适用于面瘫早期、中期及后期治疗。

耳穴埋针法是用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耳穴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者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其作用与古代的“静以久留”意义相似,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温馨提醒

一旦出现面瘫,一定要早期、规范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嘉兴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杨喜兵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俗话说的“歪嘴巴”,其实就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面瘫”,主要表现为不能蹙额、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一侧露齿不全、鼓腮漏气、吃东西常有食物残留在患侧齿颊,漱口时水从患侧口角漏出等,部分人还会伴有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面部皮肤感觉麻木,患侧耳后疼痛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