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和淋巴瘤早期症状都有明显特征 但极容易被忽视 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都很好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06 06:35   


杭州日报讯 大型科普巡讲、义诊活动、学科业务交流……2022CCO科普中国行每到一处,以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引领健康新风尚。日前,在东海之滨泉州,由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朱骥带队,省肿瘤医院的专家团队走进泉州市光前医院,进行大型科普巡讲和义诊活动。

浙江省肿瘤医院四位专家带来了干货十足的科普讲座,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主任医师姜锋以一堂《鼻咽癌,你需要知道的》讲座,将鼻咽癌防治抽丝剥茧讲透彻;妇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张翔则科普《宫颈癌筛查及阳性管理》;腹部放疗科主任医师罗加林讲述《淋巴瘤那些事》;胸部放疗副主任医师孙晓江聚焦体检中高发的肺结节,以《小讲肺部小结节》讲座,提醒市民要关注体检报告上的每一个指标和诊断结果。

患者叶女士碰巧来医院配药,看到浙江专家来做科普讲座,准备听一会,学习一下,没想到,这一听就是一上午。听完四个讲座,叶女士感叹:“肿瘤人人都怕,现在听完想想,怕有啥用,关键得防。”

而听到市民这样的反馈,罗加林医生很欣慰。今年3月,泉州市光前医院成为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协作医院,作为泉州人的罗加林开始周末双城往返,进行放疗病例会诊和学术交流。在门诊,罗加林经常碰到一查就是癌症晚期的乡亲,有的病人等到脸色蜡黄,才来就诊,肝区肿瘤已经有十多厘米了,让人痛心。

罗加林说:“这些年,我见证了家乡人健康观念的变化,不少居民开始每年定期体检,对鼻咽癌等当地常见癌种防治知识也较为了解,但国内高发的其他癌种,比如肝癌、淋巴瘤,知晓度依旧不多,不少乡亲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是电视剧,有的癌种甚至连名字还叫不准确,存在很多误区和漏洞。所以,高质量的防癌科普,带动乡亲养成体检筛查的理念,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一部分人群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避免慢性病和肿瘤;但另一部分人,则需要提前筛查端口,比如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的人群、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更要留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这一幸福生活的衡量指标放之全国皆可。结合泉州当地居民听取科普的反馈,本期科普中国行的防癌科普聚焦于鼻咽癌和淋巴瘤两个我国高发癌种。“这两个癌种都属于早期有明显症状,但极容易被忽视的癌种,如果病人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都很好。”罗加林说。究竟鼻咽癌如何防?哪些人要关注?普通人出现什么症状,要及时就诊?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专家都给出了详细的科普解答。

鼻咽癌

仅四分之一患者在一个月内被确诊 十分之一患者耽误时间超过一年

24岁小伙子起床后,总发现自己痰液里有点血,一次两次不打紧,时间久了,他自己也觉得很蹊跷,先后去医院五官科、口腔科检查,当作鼻炎咽炎,断断续续治疗了半年,如果不是朋友发现他脖子粗起来,有一个外凸的淋巴结,小伙子还不知道,自己得了鼻咽癌。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的真实病例,主任陈晓钟是小伙子的主诊医生。陈晓钟说,小伙子经过规范化放疗,现在已重新回归工作。这个病例,是极其典型的鼻咽癌就诊和病症进展。

“我国是鼻咽癌的高发国家,世界上近四成的鼻咽癌患者都在国内。尤其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高发。由于大众对鼻咽癌这一疾病不了解,临床症状又多种多样,而且鼻咽部位置隐秘,不易检查,所以鼻咽癌初诊误诊率较高,患者延误诊断的现象普遍存在。”陈晓钟团队曾对医院收治的461名鼻咽癌患者做过问卷调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整组病例的总延迟诊断时间为0—60月,中位时间为3月。仅1/4的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被确诊,将近1/10的患者延误时间超过1年。

陈晓钟特别提醒,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得过鼻咽癌,后代得鼻咽癌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5倍。鼻咽癌有家族遗传倾向性,但不是百分百会遗传。最关键的是作为高危人群,要警惕鼻咽癌症状,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

“目前,针对鼻咽癌没有特别好的筛查方式,早诊早发现,对鼻咽癌治疗至关重要。这些年经过不断的科普宣教,不少初期鼻咽癌患者看到新闻报道后,能主动就诊检查,这就是科普的力量。”陈晓钟特别说到了患者老李。“两年前,老李来就诊,主述病情记得很清楚,自己出现了回涕有血丝,因为报纸上看到关于鼻咽癌的早期报道,就来医院,想进行鼻咽镜检查排查,结果在鼻咽部发现黏膜增厚粗糙,属于早期鼻咽癌。他的警觉,救了自己一命。”

陈晓钟特别谈到,普通人对于鼻咽癌要有正确的认识,一旦得了鼻咽癌也别怕,别绝望。鼻咽癌对于放疗非常敏感,治疗效果也很好。在省肿瘤医院,早期鼻咽癌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整体鼻咽癌五年生存率80%以上。“在我们医院,即便是晚期鼻咽癌生存20年以上的患者也非常多,”陈晓钟说,“这个月就有一个21年前的病人来随访,她当年读高中时,因为耳朵闷1个多月,查出中期鼻咽癌,随后接受了规范化的治疗,后来读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啥也没耽误,现在女儿个子都比她高了,每次随访都陪着来,生活得很幸福。”

鼻咽癌这样发现

陈晓钟说,鼻咽癌的典型症状分别是晨起回涕有血丝、出现颈部肿块、单侧耳鸣耳闷等,出现这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另外,鼻咽癌还会以头痛、神经痛等非鼻咽部症状为首发症状。晨起回涕有血丝指的是清早起来回吸鼻涕以后,然后吐痰,痰中会有新鲜的血丝,这很容易被忽视,或易与鼻炎混淆,但鼻咽癌患者做鼻咽镜检查,在鼻咽部会发现新生物,而鼻炎患者在鼻咽镜下,有黏膜水肿处或者出血点。

关于鼻咽癌的误区

误区1.鼻咽癌必须要手术切除才安全

“很多病人到门诊,经常会说,医生帮我做个手术,把鼻咽癌切干净吧!这是鼻咽癌治疗上的误区。”陈晓钟说。因为鼻咽癌通常发病位置特殊,在颅底骨下方,后面是颈椎,视野不好,神经分布较为密集。做手术容易伤害到其他组织,手术也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目前,鼻咽癌公认的有效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并不存在手术切除才安全的问题。

误区2.感染EB病毒,就会得鼻咽癌

EB病毒虽是引起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对于普通人来说,EB病毒很普遍,几乎所有人的在儿童时期都感染过EB病毒。普通人感染了EB病毒,就和感冒一样会自行痊愈,但部分人群因本身存在基因缺陷,就将病毒整合进入正常细胞,慢慢发展为鼻咽癌等肿瘤。所以,不用因为感染EB病毒而恐慌。

误区3. 鼻炎反复发作,就会变成鼻咽癌

现在很多人都有慢性鼻窦炎之类的鼻炎困扰,从理论上讲,有长期慢性炎症就有变成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但鼻炎变成鼻咽癌,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两者没有直接相关性。目前,国际医学界有相关统计,95%以上的鼻咽癌患者,与EB病毒感染有关。

淋巴瘤

这类肿瘤很善于“伪装” 高发于一老一青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常以肿块形式呈现,除了头发和指甲外,它几乎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比如,腋窝下、颈部、腹部等,作为发病率第一的淋巴血液系统疾病,在医生眼里,淋巴瘤很善于“伪装”。

“淋巴瘤有100多种亚型,确诊时的病理分型非常重要,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误诊和漏诊。”所以,浙江省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杨海燕教授及其团队练就了一身抽丝剥茧分析病情的本事。

“淋巴瘤从发病到确诊,很多患者就诊过程都很坎坷,最近几个复诊病例都是如此。有一个小伙是两年前来就诊的,那时候他出现胸闷咳嗽已一年多,当地医院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他前后辗转三家大医院,接受两线治疗都无效。到我们医院后,我们最终认为,患者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的证据不充分,最终他确诊为灰区淋巴瘤,现在经过更具针对性的免疫治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他的指标已完全正常,达到了临床治愈。还有一个中年男子,腰酸背痛持续一年多,一直以为自己太疲劳,没想到经过积极的体检和诊断后,竟然发现这些症状都是由淋巴瘤引起的。”

杨海燕说,淋巴瘤的最初症状通常是在头颈部、腋下、腹股沟摸到肿块或者肿大淋巴结,但无明显疼痛感。有的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盗汗。“淋巴瘤善于伪装,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科学认识这种肿瘤,如果自身出现征兆,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杨海燕说。

作为临床一线医生,这些年,杨海燕发现淋巴瘤在发病人群上有一个“两头化”的新趋势:发病的年轻人和老年人增多。科室里时常能接诊到80多岁甚至90岁的老人,此外,还有不少20-40岁之间的青年人。老年人以惰性淋巴瘤为主,好几个病例都是在体检做B超时,发现肚子里有一个大肿块,这才发现患了淋巴瘤。年纪较轻的患者,则以侵袭性淋巴瘤为主,以胸闷气急、颜面部肿胀等为首发症状。“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很多人的生活不规律,长期缺乏睡眠,饮食不健康,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中招,所以还是请大家注意身体,合理作息,不要透支生命。”杨海燕说。

淋巴瘤这样发现

在淋巴瘤的预防方面,杨海燕提醒大家,免疫力低下、有器官移植病史、EB病毒感染等的人群,工作中需接触苯等化学物质的人群,要特别注意自身状况,如果颈部和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处出现不痛不痒的淋巴结,并进行性增大,或出现低热、盗汗、疲劳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关于淋巴瘤的误区

误区1.做活检容易引起淋巴瘤扩散

淋巴瘤的分型非常多,目前有100多种类型。很多患者一听要做活检就很害怕,唯恐扩散转移,要求用穿刺的方法代替。这是错误的想法。杨海燕说:“第一,淋巴瘤是造血系统实体肿瘤,全身每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淋巴瘤,血液在全身循环,不存在因为一处活检而扩散的说法;另外,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现在治疗手段很多,如放疗、化疗、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究竟选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明确的病理诊断。”

杨海燕经常给患者和家属这样打比方:假设淋巴瘤是个坏蛋,对付“小坏蛋”,我们用刀;对付“中坏蛋”,可以用枪;对付“大坏蛋”用大炮。我们需要用不同武器,对付不同的淋巴瘤,如果一旦用对付“小坏蛋”的武器应对“大坏蛋”,治疗出现偏差,很有可能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导致疾病从可以治愈变成无法治愈。

误区2.淋巴结全身都有,不痛不痒就没事

正常人全身都有淋巴结,只不过这些淋巴结都处于浅表,通常摸不到肿大的淋巴结,一旦摸到肿大淋巴结,那需要回忆自己是否有过刀伤或炎症,但如果没有外力因素,莫名其妙摸到肿大淋巴结,即便这个肿大淋巴结不痛不痒,也建议进行B超检查,

误区3.淋巴瘤一旦复发转移,就没有希望了

杨海燕说,在淋巴瘤领域,复发转移绝不意味着没有希望。“现在淋巴瘤的治疗已日新月异,非常多的复发难治的淋巴瘤病人,经过治疗,都过着正常生活。我经常和病人及家属说,淋巴瘤是最‘笨’的肿瘤,新药多,靶点明确,治疗效果好。”杨海燕以淋巴瘤中最常见的滤泡淋巴瘤为例,“20年前,滤泡淋巴瘤的生存期大约是8—10年,现在每年,淋巴瘤的新药非常多,滤泡淋巴瘤的生存期已达到18—20年。而该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60岁左右,这样计算,患者的生存期接近正常人。即便是弥漫性大B淋巴瘤,治疗复杂棘手,复发率高,在我们医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五年生存率也达到了70%。”杨海燕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