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睑长了个硬疙瘩竟是癌,眼球保不住?杭州67岁书法家深深绝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05 08:55   

浙大邵逸夫医院医生的一句话,他重新燃起希望

跌入谷底,又被抬至高处。过去的4个多月时间,杭州知名书法家杨老师,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起起伏伏。

当被告知要失去眼球,杨老师蒙了。“最开始得知眼球保不住,我接受不了。我们写书法的,没有眼球无疑是要了‘命’啊!”

当他再次求医,等到医生的那句“眼球应该可以保住”时,潸然泪下。

术后第三天,凌晨3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病房,虽然右眼还裹着纱布,但一想到 “失而复得”的眼球,杨老师难掩心中激动,用手机记录下满满的感动和感激。

对于杨老师的主刀医生、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李华主任医师来说,能为艺术家延续艺术生命,是身为医者的责任。

以下是杨老师和李华主任医师的口述——

下眼睑长了个硬疙瘩 是癌!我被告知要摘除眼球

我今年67岁,地道杭州人。小时候受父亲影响喜欢上书法,后来拜师学艺,一路成长,毕业于中国美院。这几十年,我培养了不少学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写书法已经完全融入我的生活,几天不写就手痒。

大概两年多前,我的右眼下眼睑部位长出一个小疙瘩,不痛不痒,也不影响视力,我以为就是麦粒肿,没当回事。

今年4月初,例行体检,体检医院的眼科医生看了后跟我说,这颗疙瘩可能不大好,你赶紧去大医院再看看。

听医生这么说,我有点紧张,第二天就预约了一个专家号,前去就诊。

专家接诊后,安排了系统检查,检查完,把我叫过去,严肃地说,情况不大好,初步判断是癌,要等病理结果。

癌?我有些蒙。回家等病理的日子有点难熬,我一直在想,眼睛得了癌,那怎么办?

第一次病理结果出来,报告提示,没什么大问题,我很高兴。不是癌症,那是不是做个手术把疙瘩切掉就好。这玩意儿,我不想让它继续留在我的眼睛里了。

我都做好了准备,拿着行李准备去住院手术。但我的接诊医生还是认为,这个疙瘩是癌的可能性很大,最好再做一次病理,进一步确认。

第二次就没那么幸运了。病理结果出来,是基底细胞癌。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医生跟我说,病情比较重,如果做手术就要把眼球摘掉。

长了两年多的疙瘩竟是癌,我和家人都无法面对这个噩耗。癌症已经让人窒息,还要摘除眼球,我的艺术生涯,我的创作怎么办?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是靠眼睛吃饭的呀。

第一次病理是好的,第二次怎么就不好了?会不会弄错了?我和家人不死心,再三去和医生确认,几个回合下来,得到的回复均是:确诊了癌症,手术需要摘除眼球。

“眼球应该保得住”

在绝望中迎来希望

真的不甘心。如果真要摘眼球,我想再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转转,听听其他医生的建议。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一个朋友得知消息,给我推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李华主任医师,基底细胞癌的诊疗她挺擅长,我决定去“碰碰运气”。

见到李华主任医师,我把自己的情况都跟她说了,试着问她,能不能保住眼球,如果能,想请她做我的主刀医生。

初步检查后,李华主任医师说,我的右下睑区域已经被肿块波及,内外眼角尤其是内眼角也有很大一块肿块,病变的范围有多广、多深,肉眼很难判断。

或许是看到了我的焦虑、惶恐和着急,李华主任医师让我别害怕,看了我带来的一些检查资料后,又给我安排做了眼部增强核磁共振,同时把我的病理切片在邵逸夫医院再进行一次会诊,明确诊断才能为后续治疗做安排。

我还是幸运的,核磁共振结果出来,李华主任跟我和我的家人说,眼球没有被癌细胞波及,眼球光滑,眼环的完整度是好的。

意思就是说,保住眼球应该没问题。当李华主任说出这个结果时,我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整个人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弛,眼泪唰一下掉下来。

但病理结果维持了之前外院的判断:眼睑基底细胞癌。

摆在我和李华主任面前的是:需要在保留眼球的同时尽快手术切除肿瘤。因为肿瘤面积较大,切除肿瘤的同时势必也要切除下眼睑,这就涉及下眼睑全层再造。听了医生的介绍,我知道,这个手术的难度相当大,又要切除肿瘤,又要整形。

眼睑基底细胞癌,李华主任医师并不是第一次碰到,有不少临床经验。但杨老师眼睑的这颗肿瘤,实在有点大,病情实属严重,手术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她的临床生涯中也很少碰见。手术怎么做?该做哪些准备?手术过去已3个多月,李华主任医师至今想起手术过程,还颇有点“惊涛骇浪”的感觉。

她回忆——

多学科专家多次会诊 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经过评估,杨老师的眼球是安全的,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但怎么把眼球保住,压力给到了我。

因为杨老师的眼睑部位肿瘤,术前很难评估要切除的深度和范围,再加上核磁共振提示肿瘤已经侵犯到泪小管和泪小点,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眼球,这就涉及眼科专业层面。

同时,杨老师的手术,除了切除肿瘤,还涉及术后的下眼睑再造,最佳的替代睑板的材料是来自鼻中隔的黏膜软骨瓣,但杨老师20多年前曾有过鼻咽部放疗史,这种情况下,软骨的变性问题,还有黏膜血供是否充足、是否有纤维化等等,需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进行评估。

因此,这台手术的方案设计以及手术的完成,除了整形外科团队外,还需要多学科的联合诊疗。

我马上联系了医院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理科、放射科等专家,发起多学科会诊。

首先请眼科姚玉峰主任会诊了杨老师的核磁共振片子。他认为,从片子上看,杨老师的眼球并没有被癌细胞侵犯,结构完好,姚主任仔细检查了杨老师的眼睛,认为,如果手术过程中,癌细胞确实没有侵犯到眼球,保住眼球是没问题的。

我又找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胡孙宏。看了片子后,他认为,虽然杨老师存在放疗后的上颌窦炎,但鼻咽部是好的,鼻中隔软骨和黏膜的弹性和血运也不错,他评估后认为,可以把鼻中隔软骨取出来作为修复材料,并且他提出:可以配合这台手术,取材。

还有病理科、放射科等专家,只要有需要,他们都在,一切为了患者,尽心尽责。

第一次第二次切缘均阳性

手术室里一度“气氛凝重”

手术前一天,临睡前,我把手术流程反反复复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在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和各项预案后,2022年6月1日上午9点,麻醉完成,手术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肿瘤的切除。根据术前制订的方案,我采用Mohs(莫氏)手术技术彻底切除肿瘤。莫氏技术最早就是应用于眼睑基底细胞癌,遵循的原则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

第一刀,以肉眼可见的肿瘤为基准扩大2毫米范围做切除,随后马上把切除的组织交病理科冰冻做切缘,结果:阳性。

第二刀,继续扩大切除,切缘结果依然提示阳性。此时,可以看到,癌细胞侵犯的组织离眼球已经很近,如果第三刀切除组织继续提示阳性,很可能会殃及眼球。每一刀犹如在钢丝上跳舞,尤其是最关键的第三刀。

手术室里气氛陡然凝重,所有的医护团队都屏住呼吸,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联系姚玉峰主任做了充分沟通后,标记好位点,我开始第三刀切除。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这关键的第三次病理结果。

“全部切缘阴性!”大约40分钟后,出来的结果让手术室所有人都为之振奋,我也很兴奋,杨老师的眼球完好无损,保住了!

紧接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胡孙宏主任上台,在鼻内镜辅助下在狭窄的鼻孔空间内娴熟操作,这是他的强项,他顺利取了鼻中隔黏膜软骨复合组织瓣作为修复睑板缺失的材料,即用鼻黏膜替代睑结膜,鼻中隔软骨替代睑板,来作为复合瓣进行游离移植。

美容结合创伤修复

“面部提升”的巧妙应用

随着肿瘤的彻底切除,杨老师的下眼睑也完全“消失”了,下睑再造的必要性,除了美观外,更是功能的需求,功能是第一位的。如果仅仅保住了眼球,不做下眼睑的再造,没有下睑保护的眼球直接暴露在外面,会被炎症等伤及。

下睑的全层再造,说实话,修复的质量要求很高,也很棘手,虽然我之前做过一些,但这样的修复,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它的难度在于——

第一,修复的下睑形态要和眼球相贴合,必须有相应的弧度。

第二,再造的下睑与内外眼角连接后必须形成合适的水平方向的张力,过紧了眼球运动会受卡压;太松了会产生睑球分离,眼球会干涩,容易出现结膜炎。

第三,需要修复出一个月牙形又恰到好处的下睑高度,让患者在术后可以自如地睁闭眼,且睁眼时眼球不露白。

根据杨老师的情况,我和团队设计了美容结合创伤的修复方法。通过美容的面部提升方法,把眶部的眼轮匝肌和皮肤提上来,覆盖游离移植的黏膜软骨复合瓣以提供滋养血供,同时眼轮匝肌的提升可以完美地实施再造下睑的闭眼功能。

提升手术完成后还不足以覆盖缺损的高度,怎么办?我又做了上睑近睑缘双蒂眼轮匝肌肌皮瓣转位下拉修复再造下睑的睑缘部分。随着一步步精细的修复操作,历时14个小时,在我们邵逸夫医院医疗团队的努力下,杨老师的手术终于大功告成。

术后,每天一早,我都会去病房观察杨老师移植物的成活情况,每天都有进步,移植的黏膜颜色一天比一天好,恢复也很顺利,睑球的贴合度、弧度、张力都达到了功能性修复,双眼的对称度也很好。过段时间,再为杨老师进行一次断蒂修复手术就可以了。

住院观察一周后,杨老师顺利出院。在家休养了一个月,他重新拿起毛笔创作,泼墨挥毫间,笔力遒劲。

看到他精气神十足,恢复这么好,我们都很高兴。“眼球保卫战”,我们胜利了。

有没有医生的一句话曾让你感动? 欢迎来橙友圈发帖交流 选出5位橙友送邵医咖啡券一张

去医院看病,医生的一句鼓励,或许会给你战胜疾病的勇气。在就诊过程中,有没有医生的一句话曾让你感动?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晶 通讯员 李文芳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跌入谷底,又被抬至高处。过去的4个多月时间,杭州知名书法家杨老师,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起起伏伏。当被告知要失去眼球,杨老师蒙了。“最开始得知眼球保不住,我接受不了。我们写书法的,没有眼球无疑是要了‘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