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减”,商报小记者有话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9-23 07:04   

孩子课后时间变多了,家长精力和经济负担减轻了

每日商报讯 “‘双减’政策一来,扫码领小礼品的人明显变少了。”这是一位在西湖文化广场推销校外辅导班课程的促销员告诉商报小记者的。

上周末,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了一场“关于‘双减’,我们有话说”的主题采访活动。通过采访,小记者们发现,受访者中大部分都对新政策表示赞同,但也有少数人因为新问题的产生而有所疑虑。

“作业减少了,自己有更多时间运动了。”有的学生这样说。

“作业减少了,可以多点时间玩自己喜欢的了。”也有的学生这样说。

“培训班停课了,孩子妈妈的报班行为被迫停止,退回来的钱刚好安排国庆亲子游。”还有爸爸这样说。

小记者投稿

我们是“双减”最大的受益者

“双减”是今年9月最热门的话题,对于正处在小升初的我来说,心中暗暗窃喜,课外语数英科全停了。这下,大家可以比拼真正的实力啦!另一方面,又担心在学校没听懂的知识点,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呢?带着自己内心的小九九,我于上周日来到了浙江省博物馆附近,展开了一场主题为“关于‘双减’,我们有话说的”小记者街头采访。

一小时下来,我采访了6个人,知道“双减”的3人,通过我们的讲解和宣导,赞同的有4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初二的哥哥,他说平时充分利用好在校晚自习时间,巩固学校的知识和完成当天作业,周末则可以打打球,偶尔还能打打游戏减压。总之,多出了可以自由选择的时间。还有个小妹妹刚上一年级,她妈妈说:庆幸自己没有踏入语数英科的课外补习热潮,周末可以继续陪孩子练练琴、画个画,提升兴趣爱好。另外有个叔叔更有意思,说“双减”一来,原本孩子他妈早早报好的几个课外培训班都停了,一开学就收到几家培训机构的学费退款。想想也是好笑,劝了几年孩子他妈停止这种无效的报班模式,一直都不搭理自己,这次随着政策的落地,一切戛然而止,孩子轻松了,开心了,看着一下多出来几万块钱的课外培训费,这会正在计划全家国庆亲子旅游线路。

“双减”不仅让我们放下学习上的压力,还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何乐而不为呢?再说,随着学校晚托的完善和多样化,相信这个政策的落地,我们一定是最大的受益者。

商报小记者(星澜小学)王欣然

家长们普遍为“双减”政策点赞

“双减”政策出台已经有些时日,这个政策到底对学校、家长和学生有哪些影响呢?上周末,每日商报在西湖文化广场安排了一场主题小记者采访活动——“双减”宣传与采访。

带队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下采访要点,帮我们梳理了采访内容,并分配好了一个五人小组,按小组进行采访。

我们小组讨论了一会儿,决定分头行动。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选择了浙江省博物馆作为采访地点。我在一楼徘徊了几圈,共采访了三名正在休息的游客。

第一位受访者是一位八年级学生的妈妈方阿姨,她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她不太清楚什么是“双减”,但是她明显感受到了“双减”对学生的一些影响。她说,“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的学校作业负担有明显的减少,现在孩子在晚上9点就能完成作业,孩子也不再焦虑。她还觉得学校不再以成绩作为唯一评判的标准,家长就能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第二位受访者是一位五年级学生的爸爸包叔叔。他说,现在孩子的学校作业负担不重了,“双减”对家长而言经济负担也明显有减轻。同时他认为“双减”政策之后,要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家长和老师要更加负责。

第三位受访者是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匡阿姨。她认为,要多开拓孩子的兴趣,校内应该开展更多兴趣班。

短暂的采访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代表小组做了一下总结。我们小组一共采访了18位家长或行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双减”点赞。采访发现,家长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双减”对学生正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减轻了作业负担,同时校外课程类培训班也有减少,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全面发展的空间。

商报小记者(长江实验小学)唐昕泽

“双减”政策是好

但家长也有顾虑

上周日,作为商报小记者的一员,我有一项新任务——针对“双减”政策,在西湖文化广场附近采访路过的中小学生和家长,问问他们对于这一政策的理解和感想。虽然我是第一次参加采访活动,但却非常荣幸地当上了我们这一小队的队长。

第一个接受我们采访的是一位刚上初一的小哥哥。为了起到队长的表率作用,我鼓起勇气第一个去采访那位小哥哥。小哥哥非常配合,他告诉我们:非常赞同“双减”政策,他觉得自己不仅有了更多运动时间,还有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又采访了四位家长,其中竟然有两位表示不太清楚这个政策是什么。看来,我们的采访同时也是对“双减”政策的一次很好宣传。让我印象最深的那位叔叔认为,“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不仅学校的作业量减少,外面的补习班也减少了,这是很好的事情,但家长们又感觉到新的焦虑,毕竟中考、高考是没法回避的。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深体会到了当记者的不容易,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愿意接受采访。这一过程中,我们很有礼貌地询问了十几位路人,但是真正愿意停下来接受采访的并不多。不过这是我的第一次采访,也许是我经验不够,也许是方法不对,又或许是胆子还不够大,但是我相信,只要多锻炼,积累足够经验,我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记者。

商报小记者(听涛小学)史锦灏

上周末,我第一次参加了小记者街头采访,既激动又紧张。

关于“双减”,我在家就做足了功课,知道“双减”就是减少课外培训,减少作业量。而街头采访,可以让我走上街头,去听听大家的看法。

我的采访对象包括了各个层面的,有大学生、公务员、老师、自由职业、头发花白的退休老奶奶……

而我听到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有人说:出台了“双减”政策后,孩子们作业量变少了,学习负担、学习压力也随之减少了;有人说: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充裕了,拥有了更快乐的童年;还有人说: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参加户外活动,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书籍、体育锻炼等等。总之,就是一个字,好!

这次参与“双减”的街头采访,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胆量变大了,敢于和陌生人说话了。我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和不同的人群沟通,让我体会到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的很简单,真诚、礼貌、微笑足矣。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余艾雨

“双减”让我们更好成长

上周日是中秋假期第一天,我早早就起床出门了,因为我要与商报小记者们共同完成一项采访任务:关于“双减”,我们有话说。

采访开始之前,商报大记者给我们进行了采访培训,资深小记者还进行采访经验分享。我和一位叫王晨曦的姐姐组成一个小组,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我们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位四年级同学,他并不知道“双减”,也没有发现新学期有什么变化。接着我们采访了几位就读初二的哥哥,他们说“双减”让作业变少了,反而觉得没什么事干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很多同学因为作业和补习班减少,周末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同学、家人一起去图书馆、博物馆了。我也可以多多参加校外活动,来开阔视野,锻炼胆量了。我觉得“双减”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

商报小记者(西兴实验小学)何嘉乐

“双减”政策还需要逐步完善

上周日,我参加了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组织的“双减”采访活动,有两位受访者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是一位就读初一的大哥哥,他说:“双减”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作业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哥哥说,自己回家作业少了以后就可以玩游戏了。天啊,沉迷游戏可不好。

其次是一位家里有三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他说:“双减”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多阅读,多参加社会活动,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心。但是“双减”还需要逐步完善配套政策,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娄祎涵

“双减”政策下家长也有担忧

从今年暑假开始,大家就对“双减”这一话题津津乐道。如今新学期开学已经好几周了,到底大家的实际感受如何呢?上周末,我们实地采访了这些“双减”的亲历者们。

我们的采访是分组进行的,我和刚认识的何嘉乐同学一组。一个阿姨带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 我们赶紧上前询问,得到肯定回复后,我们开始了采访。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这位阿姨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一进入小学就遇上了“双减”,阿姨对着我们是“大倒苦水”:她告诉我们,孩子作业量很少,但因为识字量不够,作业题目看不懂,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所以在家长看来,孩子留在学校的时间反而浪费了。她很赞成“双减”,毕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希望学校老师可以统一辅导一下孩子,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

之后我们又陆续出击采访了几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每个人对“双减”的看法都不一样,但综合起来还是赞成的多。

当天的采访对于我自己来说是很成功的,既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对于“双减”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长大以后,我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去探访普通人的心声。

商报小记者(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王晨曦

“双减”政策

让我有更多实践锻炼机会

这个中秋节,我参加了商报小记者街头采访活动。

虽然在小主持课上学过采访的开场白、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但刚开始还是很紧张。分好小队后,我跟着队友一起出发了。大家都在积极寻找采访对象,我也在人群中找到了目标——博物馆门口一位带着小学生的叔叔。但是因为害怕和紧张,我的内心还在犹豫着,迟迟不敢开口,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进了场馆,失去了机会。在妈妈和小队同伴的鼓励下,经过内心一番挣扎后,我终于鼓起勇气迈出了第一步!我礼貌地向一位阿姨打招呼并获得了采访机会,再根据采访任务单上的问题一一提问,并认真把阿姨的答复记录下来。后来,我发现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可怕,虽然会遇到拒绝采访的情况,但完全不会影响我后面的采访。

这次小记者采访活动锻炼了我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让我懂得了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双减”之后,我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

商报小记者(听涛小学)沈可越

“双减” 让我有更多时间拥抱大自然

“强化培训收费监管,遏制过度逐利行为。”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如一声惊雷裂空而来,震惊全国。在这个中秋假期,我来到了西湖文化广场,关于“双减”这一话题,与其他商报小记者一起进行了街头采访。

刚一开始,我采访了一位阿姨,她十分赞同“双减”。她认为“双减”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阿姨说学习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太过于轻松,需要一定的约束。

接着,我又采访了一位店员阿姨,她认为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是让我们中小学生减轻压力,而且认为“双减”还可以减轻家长的精力和经济负担。

通过采访,我对“双减”政策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双减”可以使我们今后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广,虽然学科培训班减少了,但是可以拓展我们的兴趣爱好,比如:舞蹈、绘画、击剑、武术……我们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拥抱大自然,不仅可以保护视力,还可以学到不一样的知识。

商报小记者(星澜小学)童思涵

培训机构促销员:我也赞同“双减”

上周日,我作为商报小记者在西湖文化广场就“双减”政策进行了街头采访。

有一位五年级的哥哥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这位哥哥说:“国家提倡‘双减’之后,我的课后时间多了很多,可以看书、体育运动。我很喜欢这个政策。”在一旁,有一位正在为培训机构宣传的阿姨主动过来说:“最近‘双减’之后,家长扫码领小礼物的人少了很多,但是我还是赞同这个政策的,小孩子的压力也太大了,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不过有一位四年级的小姐姐说:“‘双减’以后,我爸爸给我的课后辅导作业更多了,而且平时的培训时间也根本没有减少。”

最后,我们对采访数据进行了梳理,总体上来说,受访者基本都赞同“双减”政策,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变多了,而怎么安排课余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

商报小记者(钱塘外语学校)蔡智妍

本版摄影 徐敏月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徐敏月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