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带娃有些啥变化?四位妈妈的切身感受,看看你跟谁更有共鸣!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9-15 17:20   

被采访对象:季凌薇妈妈

孩子就读:文龙巷小学六年级

“双减”前校外培训:无

“双减”后培训调整:语言技能培训每周一节

我的女儿季凌薇是文龙巷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同时她还是班里的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本学期开学后不久,孩子跟我说:“妈妈,现在作业减少了,我觉得很空。”这是怎么回事呢?

没有作业的日子里可以查漏补缺和回顾整理

文龙巷小学的作业布置其实一直都比较合理,并不会很多。实行“双减”后,我女儿本来会带回来做的一些小作业也都在学校的基础晚托班上完成了。开学第一周,我每天问她有没有作业?她都说没有。突然有一天,她就跟我说了开头那句话。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要给她安排一些事情,太轻松的环境未必有利于成长。

首先,我给她买了相应的教辅材料。我说你的计算能力比较差,想要提高只能靠你多做题,每天完成一张就可以,花不了多长时间。

另外,我女儿的阅读能力比较薄弱,我会鼓励她并且陪着她一起读书,每天最少半小时的阅读时间。阅读的时候,我会放下手机,和孩子一样专注于阅读。虽然“双减”后没有回家作业,但我还是会让她每天花一小时整理回顾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剩下的时间便由她自己安排。

在没有作业的日子里,最深的感受是: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检查今天孩子学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吸收需要巩固,就连氛围都变得和谐了。而且孩子也可以有更多时间看课外书,出去锻炼身体了。

之前没有培训班“双减”后反而报了技能培训班

在孩子主动要求的情况下,我在双休日给她安排了一节专业技能培训课。

在我的观念里,让孩子做一件事,怎么去做好这件事,取决于她的喜好,而不是大人强加给她的任务。在孩子喜欢的前提下,学习才能取得最大成效。当然家长也需要积极陪同,不能做甩手掌柜。“双减”政策实施前,其实我们没有上过培训班,“双减”政策开始实施后,却反而报了班,只是因为孩子自己想学,要学,喜欢学。

很多人说我教育理念太佛系,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怎么都要笨鸟先飞。可我的观点是:在孩子该玩的年纪,应该为她留出玩乐的时间,不能把唯一休息的日子都占满。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扎实基本功应该是学校老师授予的,而不是让培训机构提供。如果都要培训机构来深化教育,那学校的办学目的,推行义务教育的意义何在呢?所以“双减”政策出来后,我身边的很多家长都在紧急调课,我们就如往常一样,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我一直认为在学校时才是一天中最高效的学习时间,而且学校有老师可以随时解答。兴趣拓展是另外一个方面对孩子的培养,是丰富孩子的世界,同时也是挖掘孩子其他方面的潜能。

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收获更多成长

开学初,我们收到了一份文龙巷小学的双休日亲子活动课程指导方案。

活动课程指导方案包括了“行走课程”“亲情课程”“素养课程”“服务课程”“劳动课程”五大类,为双休日不知道要带孩子做什么的家长提供了指导建议,在减轻学生和家长学业负担的同时,能帮助家长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这个方案与我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契合,因为之前我也一直都在带孩子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记得去年人口普查期间,我是社区的普查员,而她就是我的小助理。利用休息时间,她跟我一起走访小区内的住宅楼,拜访了一户户人家,帮助我一起核查住户信息。用她的话说,她是监督我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在拜访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时,女儿跟她分享了很多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老奶奶可开心了。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国爱人民爱身边的人,所以我不吝啬于带孩子参与各种活动,比如“送你一朵小红花”慰问社工、走访革命先辈、听党龄50年老党员讲故事等。我希望能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社会正能量,能给她更多力量去努力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担负起小小的责任,并回报社会。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也安排了这样的活动课程,相信会带给孩子更好的体验。趁着双休日,带孩子一起出去爬山、参观博物馆、做公益、做家务……增加亲子陪伴时间,也增进亲子沟通交流。

我相信“双减”不是减父母的责任,而是为了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共同成长。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严斐 张倩雯 徐敏月 夏莹  编辑:张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