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纸上对白” 社区全科医生的暖心字条,让聋哑老夫妻看病更从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9-02 06:33   

杭州日报讯 昨天中午11点,中山北路53号竹竿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俞佳丽,已经在诊室等了小一会,一对老年夫妻终于相携而入。

等老夫妻坐定,俞佳丽拿过一张纸,写道:“阿姨,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心慌’有没有?”

老爷爷接过笔写道:“有点。”

“我给你听一下。”俞佳丽写完后,拿起听诊器,给老奶奶听了心音。

听完之后,俞佳丽继续写:“血压偏高,心律还好,没有听到早搏。”

老爷爷伸出大拇指,又在纸上写下感谢,“你给她开的药,对的。谢谢医生!”

这样一来一往写了十多次,差不多有二十分钟,终于完成了“看病”,俞佳丽开了药,并在纸上叮嘱:“平时烧菜盐要少放,晚上要早点休息。”拿着这张纸,老夫妻点点头……

昨天是黄爷爷和陈奶奶固定复诊时间,前后23分钟,写满了四张纸。而这样特殊的诊疗方式,还得追溯到一年前的那个日子——“那天,爷爷奶奶第一次来我们中心就诊。轮到他们了,叫号好久,但病人也没有进来,我就出去找了。”俞佳丽回忆,“把他们请进来后,往常的病人还不等坐下,话匣子就已经打开,可是爷爷奶奶坐下后也不说话,还有些局促不安,半晌才从口袋里翻出自己的病历本和药盒,然后由爷爷一笔一画地写下:不好意思,我们是聋哑人,请帮我们看看……”黄爷爷夜尿多、睡眠不好、血压偏高,陈奶奶高血压、心律不齐,经过药物调整,现在老两口的情况好了不少。也是从那时起,两人成为俞佳丽的“签约病人”。

黄爷爷“告诉”记者,“我们出门靠走路,不太坐车,看病就来俞医生这里。”俞佳丽说,“老两口不想麻烦别人,以前看病都是能拖就拖。有几次,在我这里看诊,都在家提前写好自己的服药情况及此次就医的诉求。有时候,后面等候的病人也会抱怨,怎么这么慢,但进来看到具体情况,马上就理解了。”每一次结束诊疗,俞佳丽都会替老人家约好下次复诊时间,“中午或者下午时间段,相对空一些,这样老爷子可以‘说’得更从容些。”

送走老夫妻,俞佳丽结束了上午的门诊。这一个上午,她一共看了45个病人。

十年前,俞佳丽来到竹竿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老家宁波的她现在已能说一口地道杭州话,“周边老街坊,都是这样认识的。”俞佳丽说,“现在,我有1200多个签约病人,其中七成是老年人,高血压病人有668个,糖尿病人有220个,这些病人都需要唠叨再唠叨,老年人嘛!我们家门口的医生管得牢一些,他们病情就稳些,子女也能放心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廖婷婷 庄楷淇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