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完学业鸡身高?打了鸡血的长高门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8-13 07:32   

猜猜看,这个暑假,杭州哪个科室或专科的门诊医生下班最迟?晚8点?晚10点?你可能想不到,看生长发育门诊的医生在最辛苦的行列。一个医生一天看100多个病人很正常,有的医生早上6点半就开诊了。有的医生甚至要从早上8点看到次日凌晨1点多才下班。

医生正常上下班行不行?不行啊,家长挤满在门口,好多还是从外地赶来,总不能让他们空跑一趟吧。

记者的朋友圈里,前段时间也连续有家长在感慨,说今年看长高门诊的好像都打了鸡血了,半夜11点多了,诊室门口还排了好多人,估计轮到要半夜12点多了。

有家长说,前几年,一些家长拼孩子的学业拼杯赛,后来杯赛不让办,民办要摇号,分配生政策出来了,现在双减政策又落地,学业上面可拼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就拼起孩子身高来了。

到底有多拼?我们的记者也问了医生了。医生说,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一些长得快一点,“病急乱投医”,轻信社会上一些小机构的漂亮说辞,结果一个月就花去了6万多元。甚至有一年内花去48万元,最后却只多长高了1厘米!

有家长开玩笑说,估计现在最焦虑孩子身高的,很可能也正是以前最焦虑孩子学业的。“培训班上得多了,运动、睡眠就少了,势必会影响孩子长个子,然后又带孩子去看一个个长高门诊。”

上周,新华社发了一篇与长高门诊有关的文章《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文章指出,近年来,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太焦虑了,“人手再多,都没有需求大。”一家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医生说。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到医院咨询,想给孩子注射“增高针”。所谓“增高针”就是注射生长激素。专家指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风险。文章一出,当天股票市场上,国内生长激素两大龙头股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跌幅都高达10%,市值缩水超百亿。不过这周,这两只股票的市值又回涨了不少。

其实现在的孩子普遍比父母长得高多了。近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根据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男性人均身高167.1厘米,女性人均身高155.8厘米。人均身高最高的省份是山东,男性175.4厘米,女性169.45厘米;浙江省的男性人均身高170.9厘米,女性人均身高160.88厘米,也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医学角度来说,男性身高只要不低于160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50厘米,都属于正常范畴,无需治疗。

最近一周,记者跟诊杭城多家医院和医馆的生长发育门诊,发现家长们对孩子身高的期望普遍很高。身高1米60的家长普遍接受不了儿子只有1米60甚至1米70,而1米70的父亲则希望儿子能有1米80。有医生在门诊时,甚至遇到1米75的初中男生也来看长高门诊,要求打生长激素,希望长到1米8以上。还有的家长为了长高,不信验方信偏方,乱吃东西“拔苗助长”,结果反而导致孩子骨骺线提前闭合造成终生遗憾。

更多的家长像杭儿风一样,带孩子去拍骨龄片。一旦预测身高不理想,马上忧心忡忡,到处看医生,甚至直接要求打生长激素,把孩子也弄得紧张兮兮。事实上,各家医院看骨龄片预测身高的技术方法并不统一,不同医生凭经验预测出来的结果可能也不一样,单凭骨龄片预测出来的身高与最后的实际终身高很可能差异很大。

“儿童生长发育不仅是医学范畴的问题,也是关系每一个家庭的社会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傅君芬教授说,一方面,家长要正确认识儿童体格发育规律,避免过度焦虑,避免寻求过度治疗。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儿科培训体系内,通过推行系统化、同质化和标准化的诊疗培训,规范儿童体格发育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儿科医生整体评估和管理水平。

这期的深8度,让我们走进长高门诊。听听多个家庭的“增高”故事,听听多位儿科名医的肺腑之言,也了解一下长高的一些误区和真正“秘方”。

看完这期深8度后,我们欢迎家长们扫码留言,来“橙柿互动”和我们聊一聊你对孩子长高的看法?你对孩子身高的期望?你家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困惑、教训或经验?对于其中的一些典型或具体问题,我们将请专业医生回答。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俞茜茜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