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暑期实践活动 学校要求有盖章还有报道 是不是包装太严重?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7-18 08:07   

都市快报报道 这个暑假,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落了吗?周末这两天,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穿梭在杭州的街头,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除了烈日炎炎,不少家长还吐槽:这份作业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一位初中学生家长向快报记者吐槽:“每年的这份作业,对家长都是一个挑战。我们小队里6个孩子的家长有个单独的群,活动前就会分工好,谁负责联系场地,谁负责稿子,谁负责摄像,像我们没啥特长的,就负责后勤工作。今年老师还告诉我们,最好小队活动还能有媒体报道,这又得靠家长们各显神通了……刚逃出小学的假日小队,没想到初中更内卷!”

中小学生暑假走出家门,与同伴合作,发挥创意,亲身实践,体验成长的快乐,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为什么当这些社会实践出现过度负担的时候?会遭到各种各样的吐槽,很多人不禁发问:当代的中小学生到底需要的是怎样的社会实践?它的真正意义在哪里?这个暑假,都市快报向杭州中小学生发出倡议:让小队活动回归社会实践、团队互助和快乐的本质,不要被小报、微视频等形式所困扰,忘了初心。

从小学到初中 小队活动的难度不断升级

快报记者向几所学校老师、家长打听了一番,今年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很丰富,有红色寻访,参观红色场馆等。还可以参加“学雷锋 红领巾志愿在行动”活动,开展“文明劝导”“垃圾分类”“敬老助老”“助力亚运”等志愿服务。

上交要求里,可以录制短视频、手抄报、通讯稿三选一,还有的要求有相关部门的实践活动盖章。

针对这项作业,市场上还催生出一批假日小队活动产品,小到定制队旗,大到包揽假日小队活动的组织、拍摄、写稿、发文等一条龙服务,收费根据服务内容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一位初二学生家长说:“小学阶段,假日小队活动是要求人人参加的,每年暑假的假日小队活动我们一次都没落下过。低年龄段时,孩子本身能力不够,家长帮帮忙我觉得也无可厚非。一般就是家长提前定好地点路线,等周末家长有时间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去做。小学阶段,感觉就是交差性质,到场馆参观一下,门口横幅一拉,拍个照就好了。开学后全班会评出一个特别优秀的再推到年级、学校去评比。”

随着孩子的年级升高,小队活动的难度也不断升级,但依旧是家长包办。从刚开始的制作手抄报,慢慢升级到微信文章推送、制作短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的技能也不断升级,从刚开始辅导孩子写感言,做小报,慢慢升级为做微信小编、视频剪辑员……

原以为到了初中,孩子们能自己完成假日小队活动,不用家长操心了,可没想到老师又提出了新要求:活动稿件上媒体可以给班级加分,鼓励大家多多参加。

这个要求,又给家长增加了不少难度。

一位家长说:“初中阶段的社会实践作业原本是选做的,但一听说可以给班级加分,很多热心的家长也会主动站出来,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去寻找场馆、锁定寻访人物。再把孩子的稿子收上来统一修改、成稿,想办法去找平台发表,光一个稿子就改了好几版。这些零碎的时间加起来,前前后后也得花上一两周。”

为什么小队活动要求盖章、报道?

一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回应:“往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校也会有优秀组织奖的考核,其中媒体报道可以有加分。不过很少学校会有盖章的要求。”

假日小队是否过度包装?

快报记者在不少学校了解到,在小学阶段,社会实践活动基本都是要求人人参与,而初中阶段则是选做。但不少家长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来对孩子的班级评奖,分配生加分等会有帮助,所以不敢懈怠,平均每个班都会有过半的同学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假日小队活动也出现了过度包装的现象。

一位六年级学生家长说:“这两年,感觉假日小队活动有点‘内卷’,家长们为了孩子是各显神通。比如有的低年级学生的小队活动报告,看起来已经非常成熟了,活动报告洋洋洒洒上千字。每年的大主题下,想要脱颖而出,要么特别有创意,要么就大手笔。我有见过家长自带摄影团队,给小队拍了一部小纪录片,最后在区里获了奖。”

有的家长,认为假日小队太费时,又不想敷衍了事,就干脆外包给专业公司制作。

一位小学生家长说:“记得二年级暑假,我们第一次接触假日小队,而且作业中要求上交微视频。不要说二年级孩子了,很多家长都没有接触过做微视频吧。所以这几年,我们也被活生生逼成了多面手。”

还有家长直言:我们做小队活动,就是奔着拿奖去的!但有时候花时间花金钱,最后还是拼不过别人。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的小队报告已经做得很棒了,交上去才发现有其他小队做得更棒。但是那种精致的手册、专业的视频,一看就不可能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比如小报打开来是立体的,图文并茂,排版精致;视频是航拍的,一看就有专业脚本。我还听说有一个小队花了两万块做视频,实在是卷得太严重了。”

不少老师、家长呼吁: 让社会实践活动回归初心

针对小队活动过度包装的情况,今年也有学校在假日小队作品要求中标明:强调队员自主完成,手工制作,谢绝高成本制作。

昨天,“爱写作的狮子”发布关于假日小队活动过度包装的报道后,不少网友深有感触,纷纷留言。

一位网友说:“这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初心,是让孩子趁假期更多一点接触社会,更多一点了解社会,或许可帮助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许可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有人确实在搞形式,那你就不要搞形式。让孩子适当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我想应该不会错吧?让我们多一些正面引导,多一分初心的坚持。”

昨天,很多老师看到这则报道,也感叹:暑期社会实践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团委书记卢炀洋说:“每年假期,我们学校也会建议同学们都能自主选择参与一些学校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参加。开学后,针对学生交上来的活动展示,我们也会通过一定的评选标准,从班级、年级、教育处层层选拔,评选出一些校级优秀成果和小队。评选过程中,一些有创意的小队,的确更容易脱颖而出。因为有评奖,可能部分家长会比较积极。但如果要涉及分配生加分,一般要评上区级以上荣誉才可以。”

卢老师说:“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些活动获得一些平时课堂中无法获得的能力,比如社会调查、合作探究的能力,拥有责任担当的意识。”

小玉妈妈是一名初一学生家长,她一直认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孩子的获得感最重要。“大概从小学二三年级时,我们就开始参加小队活动。但是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都会尊重孩子的意愿,筛选一些适合孩子参加的活动。手抄报也不会做得很复杂,没必要弄成很深奥的实践报告,应该重视实践的过程。进入初中后,我们小队的实践活动主题也更加丰富了,比如这个暑假,我们就打算策划一次义卖活动,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劳动,帮助远方的朋友,这何尝不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

一位资深辅导员老师昨天也和快报记者交流了她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看法:“其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原本是不要求全部同学都完成的。我们希望的是孩子能在假期里,和有能力、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这个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其实像这样的实践活动,如今在我们的学习场合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它也很像平时孩子们在校园里进行的项目化学习,只是这个学习场景发生在假期,缺少了老师的过程性跟踪,也增加了一定难度。所以在组织过程中,会更加考验孩子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这些经历,应该成为孩子宝贵的财富。”

好的社会实践活动

应该让学生体验

团队互助和成长的快乐

在昨天的报道发出后,不少家长也留言评论:我们不是反对社会实践,而是反对形式主义和过度包装。现在的小队活动,是不是包装太严重?

请让小队活动回归社会实践、团队互助和快乐成长的本质!欢迎大家上橙柿互动App发表看法和观点。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宇璐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这个暑假,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落了吗?周末这两天,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穿梭在杭州的街头,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除了烈日炎炎,不少家长还吐槽:这份作业的压力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