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爱好京剧的吴老伯(化名)今年83岁,近几年频繁出现气促、胸闷的情况,走几步就气喘吁吁,家人不放心,带他到医院做了心脏彩超检查后,发现是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主动脉瓣是心脏的“大门”,这里出现问题,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阻,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晕厥等症状。近日,吴老伯在浙大二院心内科接受了微创介入换瓣手术,在大腿根部通过一个很小的口子,成功换上了人工瓣膜。术后,老人胸闷、气促的不适症状消失了。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老人气促胸闷严重
据了解,吴老伯原先就有高血压、肺部感染等基础疾病,近几年因气促、胸闷,在医院就诊后检查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医生建议外科换瓣手术,可是老伯一听说是开胸手术,心里担心,也不想麻烦子女照顾自己,就一直犹豫不肯手术。
不甘心放弃治疗的儿女们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王建安教授团队针对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老年患者可以用不开刀的方式,就能把严重狭窄的瓣膜进行更换。这项让高龄、手术高风险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重生”的技术,叫“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TAVR)”。
得知这个信息后,一家人便带着老人来到浙大二院就诊。检查后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瓣叶失去正常的开闭功能,已经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阻,随时有猝死的风险,手术迫在眉睫。
小小“针眼”更换心脏大门
人体的主动脉瓣就像是心脏的一道“门”,会随着年龄增长,长期不停运转导致这扇“门”老化变窄。临床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主动脉瓣狭窄”。患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胸痛、乏力、昏厥等临床症状,未经治疗或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患者预后极差。
过去,主动脉瓣置换术需要“开胸”,手术创伤比较大,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因此失去治疗机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方式不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开胸,只需要一个5—6毫米大小的穿刺口,即可实现心脏主动脉瓣膜的置换。
近日,浙大二院心内科王建安教授心脏瓣膜团队为吴老伯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将“心门”打开。手术结束当天,吴大伯在护士的鼓励下,起身、离床、下地,慢慢地行走起来。不再胸闷气急,不再头晕难受,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感,脚下步伐也愈发轻快自如。术后第二天下午,他已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中。
术后一个月,吴大伯回来医院复查时,他开心地说:“现在我没再出现胸闷、气促的情况,手术后也没有让子女跟在身边一直照顾,太感谢王建安教授团队了!”
积累了上千例TAVR手术经验80%左右的患者在3天内出院
心脏瓣膜病是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瓣膜病早期、中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很多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往往不足,从而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
王建安教授带领团队在国内领先开展经导管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积累了上千例TAVR手术经验,成为国内开展手术量最大的单中心之一。
瓣膜团队还率先开展国际领先的TAVR早期出院计划,近50%的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80%左右的患者在3天内出院,升级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时,明显降低了治疗费用。
目前,王建安教授领导开展的全国多中心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治疗的项目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中,通过微创的方式解决患者二尖瓣返流的问题,术后效果优异,也欢迎适合的二尖瓣返流患者前来咨询。
此外,团队更实地指导欧洲、拉美、亚太地区4个国家7大中心和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的TAVR手术,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年瓣膜路,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成为了以王建安教授为代表的新时代心脏瓣膜人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