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11点 你也能读懂体检报告单的肺结节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28 10:27   

都市快报讯 我们再把目光回到报道最开始提到的那家杭州企业,包含在职和退休职工在内共2000人的肺部CT报告样本显示,去年该企业共有196人查出肺部有结节,其中年纪最小的23岁,最大的87岁。

这196人都查出了哪些具体问题?医生给出的复查建议怎么正确理解?发现肺结节,是要马上解决还是“按兵不动”?我们从中细细挑选整理了部分典型案例,请三家医院不同领域的四位权威专家详细给大家解读。

1

问:女,48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密度较淡磨玻璃影,对比一年前CT大小相仿,医生建议继续年度随访。磨玻璃影是指什么?年度随访是指一年做一次检查吗?是否需要在同一台机器上做?

胡红杰:磨玻璃影和磨玻璃结节、磨玻璃样结节、磨玻璃密度样结节等其实只是对同一种病理表现的不同称谓。通常认为结节是圆形的,而阴影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因此医生习惯不同,描述也可能不同。

陈恩国:磨玻璃影指的是肺内结节在CT上表现为轻度的密度增高,有一定可能性是早期肺癌的表现。患者虽然是磨玻璃结节,但经过一年的观察,结节并没有变化,因此医生的建议是年度复查,也就是她只要与正常人体检一样,一年复查一次胸部CT平扫就行。至于是否需要在同一台机器上复查,个人认为没有必要,但建议在同一家医院复查。

阮凌翔:肺结节需要动态观察。建议大家首次发现肺结节后,之后的随访尽量要在同一家医院完成。这样医生可以做对比,动态观察肺结节的前后变化,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2

问:男,37岁,体检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尖后段磨玻璃结节灶,右肺中叶、下叶小结节,增殖灶考虑,建议呼吸内科就诊随访。增殖灶考虑是什么意思?就诊随访是立刻需要去就诊吗?

陈恩国:增殖灶是一种局部炎症损伤以后留下来的局部瘢痕病灶,就像是我们皮肤发炎、受伤后,即使痊愈,也会留下细微的疤痕,一般是良性病变。

胡红杰:看一个结节首先要分辨是良性还是恶性,通常良性病变包括普通的炎症、结核、真菌感染等,增殖灶是一种良性病变,病理学上呈肉芽肿样改变。

我们一般要求随访需要明确具体时间,以炎症性结节为例,相对急性的炎症结节会要求4-8周复查,慢性炎症则是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复查一次,对比观察结节是否缩小。

而非炎症性结节,如果高度怀疑是肿瘤的情况,也要确定复查时间,高危风险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中风险6个月左右一次,低风险一年左右一次,临床医生根据病人情况来判断和建议。

3

问:男,45岁,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磨玻璃结节,部分病灶内少许实性成分(较大径约7mm),医生建议呼吸内科就诊,定期复查胸部HRCT。HRCT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这个检查?两肺多发结节该怎么办?

胡红杰:混合磨玻璃结节,如果是恶性的,实性成分范围越大,恶性程度越高。检查中,医生会对磨玻璃结节中的实性成分大小进行测量。

阮凌翔:HRCT是一种高分辨率CT,清晰度更高,当低剂量CT发现病灶后,采用HRCT复查能更精准地判断肺部病灶是恶性还是良性。从放射科医生的角度,实性结节或者实性成分比较多的混合磨玻璃结节,做增强CT有助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陈恩国:对于两肺多发结节,如果形态、性质差别不大,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观察,根据高危因素来决定随访的时间。

4

问:男,47岁,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前段磨玻璃结节(9mm),AAH或AIS考虑,建议呼吸内科就诊。AAH、AIS是指什么?

阮凌翔:AAH指不典型瘤样增生,是良性病变;AIS为原位癌,MIA则更进一步,是微浸润肿瘤,都属恶性病变,但AIS与MIA均属于浸润前期病变,早期治疗往往是根治性的。最终分型需要根据组织标本由病理科医生做出精准的诊断。

胡红杰:不典型瘤样增生(AAH),和大家比较熟悉的胃息肉、肠息肉等一样,都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在体检中怀疑是AAH,需要动态观察其变化;而AIS是原位腺癌,经过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即使被定性为原位腺癌,也不用过度焦虑,我们临床工作中碰到的很多周围性肺癌都是以腺癌为主,腺癌细胞的生长周期除很少部分恶性程度较高外,往往发展很慢,可能要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体积才翻一倍。

5

问:男,58岁,胸部CT提示右上肺后段小结节灶(6mm×3mm,边界清,边缘略有钙化,周围见长毛刺),建议呼吸内科就诊。结节的边界清,是否恶性可能性小?“边缘略有钙化”又代表什么?有毛刺是不是就是不好的表现?

陈恩国:临床中给结节定性,要根据综合因素来判断,如结节的大小有多少,密度是磨玻璃、实性还是混合性,边界是不是清楚,有没有毛刺,有没有胸膜牵拉征、有没有血管浸润,生长速度等等。良性的结节一般来说,大小相对都比较小,边界清晰。结节有钙化往往也提示是良性的病变,肺结节有毛刺不一定是肺癌,毛刺还要分长毛刺还是短毛刺,良性结节往往表现为长毛刺。

6

问:女,33岁,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磨玻璃样结节,肿瘤不能排除,直径7mm,建议胸外科就诊。直径7mm安全吗?“肿瘤需考虑”“肿瘤不能排除”是不是就代表有肿瘤风险?是否需要立刻去医院复查?呼吸内科、胸外科、放射科,第一时间该去哪一个科室复查?

范军强:7mm并不一定说是很危险的结节。结节危不危险,主要看几个方面,患者存不存在高危因素,比如说肺癌的家族史、长期的吸烟史,或者从事的职业需要经常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等等,接下来还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所以7mm并不一定是一个高危的结节。一般来说,发现7mm的结节,第一次间隔3个月去,假如稳定的话第二次可以延长到半年,第三次可以到9个月或者一年,根据随访的实际情况决定随访频率。至于哪个科室好,这个没有定论,只要有经验的医生都是好的,如果需要做出是否手术的判断,最好还是要到胸外科来看。

胡红杰:从影像学上来说,结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确良性的结节,第二类是明确恶性的肿瘤,第三类是未能最终定性的,“肿瘤需考虑”“肿瘤不能排除”属于后两类,尽早就诊,对肿瘤的发现和治疗,效果会更好。

一般推荐首诊的患者先去看呼吸内科,看片建议找放射科医师。如果内科医生也判断你恶性的可能性大,有可能需要手术的时候,也会主动请胸外科会诊。针对一些疑难的情况,也会组织MDT多学科团队讨论,内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共同来制订最完美的治疗策略。

7

问:女,38岁,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占位,建议及时至胸外科就诊,进一步检查。占位是什么意思?代表着有肿瘤可能吗?

陈恩国:一般把3厘米以下的病变称为结节,3厘米以上的,叫肺部肿块,也可以叫肺部占位。影像报告提示占位,意味着病灶较大,这种情况往往提示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

范军强:占位就是说这个地方有一个肿块,或者有一个肿瘤。“右下肺占位,建议胸外科就诊”,意味着这是一个肿瘤,或者说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以后考虑要不要做手术。

胡红杰:广义来说,占位,其实也是一种病变的代名词,它不一定说明是恶性病变,也可以分为良性占位、恶性占位。因此,这类患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来解读占位的含义。

8

问:女,56岁,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实变,对比2019-11-4CT病灶进展,建议治疗后复查,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较前新增一枚,建议呼吸内科就诊。上叶实变是什么?此时为什么建议“治疗后复查”?

胡红杰:实变更多表示不是肿瘤,但有些肿瘤也可能引起支气管堵塞导致实变。建议中提到“治疗后复查”说明实变很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通过治疗可以得到恢复,这是一种试验性治疗,通过观察治疗效果,明确可能的病因。

陈恩国:肺实变可能是肺不张或肺部感染,也可能是肿瘤堵塞支气管管腔导致的继发性改变。这位患者与之前相比,病灶进展,说明疾病进展,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可能性很多,比如除了前面讲的情况,支气管异物吸入也可导致,异物长时间堵在管腔内,也会引起周围肉芽增性,导致管腔堵塞加重。

9

问:男,36岁,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直径15mm×11mm,建议胸外科就诊;男,82岁,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直径15mm×11mm,对比一年前病灶增大,建议胸外科就诊。

这两个病例磨玻璃结节大小相同,一个在左肺下叶,一个在右肺下叶,哪个位置危险性更大?后一个病例,对比之前的CT病灶增大,是不是恶性的可能比较大?

范军强:结节的位置跟肿瘤的性质一般没有关联性,不是通过位置来判断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危险。第二个病人的结节比原来增大了,表明是肿瘤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或者讲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那到底会不会对病人构成生命威胁,是不是要积极手术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身体情况、结节的大小、形态、生长速度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

10

问:男,87岁,左肺上叶尖后段结节,16mm×11mm,建议胸外科或呼吸科就诊进一步诊治。年纪这么大了,如果是肿瘤,是否还有手术的必要?

范军强:病人87岁了,属于高龄。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这不能一句话来笼统概括。假如这个病人的身体状况很好,预期寿命比较长,如果怀疑恶性的,那么我们要积极地手术干预;假如这个病人的这个结节生长非常缓慢,就是我们所说的惰性癌,甚至是良性的,那么就不需要手术干预。如果病人身体状况很差,结节又考虑是恶性的,不能耐受手术,可能需要借助另外的一些治疗手段,比如说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射频消融等方法来处理。

阮凌翔:肺结节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治疗方案,任何处理手段,都要以患者的健康获益最大化为基准,有时候,外科手术带来的获益并不一定大。

11

问:该企业体检检出最年轻的肺结节患者仅23岁,是不是意味着肺结节越来越年轻化了?那年轻人是不是也应该每年进行肺部CT检查?

胡红杰:肺结节的发生规律,一般来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因此我们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年应常规做胸部CT检查;而45岁以下人群,不建议过度频繁地进行CT检查。

但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在恶劣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下,有长期熬夜、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可以将定期筛查的年龄往前移。

本版特邀专家:(按姓氏首字母拼音排序)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

浙大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陈恩国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浙大二院胸外科副主任 范军强 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

浙大邵逸夫医院放射科主任 胡红杰 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副会长

浙大一院放射科副主任 阮凌翔 主任医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彦汝 金晶 张慧丽 通讯员 王蕊 方序 朱俊俊 王家铃 李文芳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