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鸟博士”讲述你不知道的那些“鸟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28 06:16   

你以为的爱,有时候反是一种伤害

杭州日报讯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大。当钢筋水泥丛林替代了原生的森林,鸟儿能与现代化的城市和谐相处吗?能,只要人们知道与鸟儿相处的正确方式。

上周六,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与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松果公开课联合邀请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请这位和鸟儿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鸟博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和家长如何在城市中与鸟儿做好朋友。

鸟眼看城市——危机四伏

旅鸽,在这个星球上的数量曾高达50亿只。那时候,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会因为捕杀而灭绝的物种。“然而,仅仅过了100年,曾经在北美洲上空遮天蔽日的旅鸽,消失在天空中。”陈水华摇头轻叹。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麻雀被列为害鸟。经历了除害之后,麻雀数量锐减,随之而来的是树木遭了殃。这时,人们终于意识到,麻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人类的捕杀固然是影响鸟类生存的重要因素,而城市的发展也给鸟类生存带来了很多的危机。现代建筑广泛应用的玻璃幕墙,正是鸟类迁徙中常会遇到的“杀手”。“在澳大利亚,每年有2000多万只鸟儿死在玻璃幕墙下,在美国就更多,每年有3亿多只。”陈水华说,尽管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估计数量也不会少。

除此之外,城市的喧嚣会让鸟儿听不到配偶的声音,潜伏在角落的流浪猫成了无情的“刺客”,鸟儿在城市的生活,属实不易。

定居城市里——适者生存

在城市生活确有很多风险,但人们也别小看鸟儿,它们中有不少已经适应了城市里的生活,拿到了“城市户口”。白头鹎、喜鹊、乌鸫、麻雀、珠颈斑鸠、喜鹊、鹊鸲……这些都是杭州市区的“常住人口”。

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城市对鸟儿来说也意味着一些额外的好处。大量唾手可得的食物,应该是吸引鸟儿在城市落脚的重要原因,而为了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鸟儿也“进化”出了不少生存手段。“杭州有很多四季常绿的桂花树,白头鹎最喜欢把家安在这种树上,因为树叶浓密,它们不容易被人类发现。”陈水华说,在杭州,白头鹎的数量非常多,而它们的叫声也非常悦耳。

“人要捕捉鸟,鸟才对人高度警惕。”陈水华说,当人们对于鸟儿越来越爱护,鸟儿就不会像从前那样惧怕人类,比如乌鸫,城市里的泥土不够,它索性把巢筑到了人类废弃的花盆里,又如珠颈斑鸠,城市里的树不够高大,不足以阻止流浪猫的偷袭,它就把巢筑到了人类的阳台上,“鸟儿也很聪明,知道阳台的主人不会伤害它,很可能还会给它提供食物。”

爱也有方法——顺其自然

在玻璃幕墙上贴上猛禽的贴纸,在户外设置一些鸟类的投食点,这些都是爱护鸟儿的做法。但是,有些看似爱鸟的行为,实际上是好心办坏事。

“我每年都会在媒体上看到有人捡到幼鸟后送到动物园或者带回家里的新闻,每次看到我心里都很着急。”陈水华说,小鸟在地上,有可能是不小心坠落,也有可能是鸟妈妈正在遛小鸟,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要围观,鸟妈妈会自己把孩子带回鸟巢。

“有人把小鸟带回家,明明人家是吃小虫的,却偏偏给它喂大米,这样非但没有帮到小鸟,反而害了它。”陈水华的话令现场的孩子不住点头,以后如果遇到类似情况,相信他们一定能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小鸟回家。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赵心宇 记者 边晓丹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