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女生当选钱塘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科学怎么学才能学得好?专注、爱提问缺一不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22 07:11   

每日商报讯“你不去发明,你只能是使用者;你去发明,你就是创造者。”这是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下文简称“杭实外”)五年级女生周瑾瑜的座右铭,最近她刚上榜杭州钱塘少年科学院第二届小院士。

她是班里个子最小的女孩子,遇到科学问题时却又充满理性。反差萌的状态让学校老师印象深刻,尤其是杭实外小学部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学教研组长饶正辉。饶老师说,科学学得好的孩子,一定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提问,乐于思考的。

周瑾瑜便是这样的孩子。

区市比赛崭露头角

三年级时,周瑾瑜用电子元器件自制的人体感应小夜灯在区内的科技节上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小发明运用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就自动亮灯,解决了怕黑的弟弟夜晚上厕所的后顾之忧。

四年级时,她和队友余冉旭参加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智能机器人竞赛FLL工程挑战赛,获得了杭州市二等奖。周瑾瑜回忆起当时的经历:气氛太紧张了!每个动作就像是慢动作,感觉时间在激烈的赛况中都要停滞了。

目前,周瑾瑜已经学习python编程一年多,“在代码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挑战。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行!”她说。

碰上科学专注又爱问

饶老师起初在科学课上注意到周瑾瑜,是因为她的专注。

“这孩子心特别静。一般学生在课上做实验,听到外界有动静,就很难继续沉浸做下去,或者课上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她的专注度可以贯穿整节课,几乎不为所动。”饶老师说,不止科学课,其他课也是如此,而且周瑾瑜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的。

爱问,也是周瑾瑜的特质之一。

前段时间,学到浮力这一知识点,科学老师打算组织大家在学校彩虹池设计一艘可以装下学生的大船。

在学生们兴奋的时候,周瑾瑜对问题的思考已经开始了——

“船我见过,可是学校彩虹池的水深有限,大概三四十厘米深,船做起来搁浅怎么办?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饶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去解决,比如排水量,做多大表面积,吃水情况等。

课堂之外,周瑾瑜也是逮住机会就问。饶老师说,最近一次的提问,是她在家里想自制一个逃生装置,这会运用到六年级滑轮的知识,她想达到克服摩擦力和收纳方便两个目的。

“她每次提问都是带着自己的想法而来,作为老师只需要给予方向性的把握。”饶老师说,周瑾瑜的提问有时并不单单是为了答案,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这种探求答案的实践过程更为重要。

每周多一节科学课

据饶老师介绍,为了让杭实外的孩子更好地在科学的世界里“畅游”,在“创生课程”统领之下,学校搭建了四个层级的科学课程架构。

第一层级是围绕科学教材的基础课程。

第二层级是STEAM课程,学校基于教材的每个单元主题,研发出36个主题的拓展性活动,用来弥补孩子们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的短板。

第三层级是PBL项目式学习,为学有余力的科学好苗子搭建平台,比如在学校的蝴蝶园让孩子们经历项目化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杭实外是寄宿制学校,每周四和周日晚上会安排拓展课内容,为学生开展PBL项目式学习提供足够的空间。

第四层级是展示课程,比如利用中午时间开设未来讲坛、组织快闪、路演等,让学生当主角、当小老师;通过知识输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此外,学校所有的科学老师都是专职,每个年级、每周科学课时的设置上也比其他学校多出一节。

科学怎样才能学得好?

饶老师认为,理性思维和科学学习密不可分。最近他正给五年级学生上地球与宇宙,讲到地球公转与自转,他发现,越是灵活的知识点,学生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明显。

“目前从小学到初中,科学的课程大纲可以说是无缝对接,知识点呈螺旋式上升结构。”饶老师以月相举例,三年级和六年级都讲月相,但学习要求就不同。三年级是从月相的变化、排序来讲,六年级则需要从实证的角度,带领学生去搜集、观测月相变化的证据,从变化中探寻规律,比如地球、月球、太阳之间运动的规律。

由于知识点之间会相互关联,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就要打好基础,一旦某一个知识点上脱节,就容易跟不上。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体系的建构,还包括逐级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

对于这一点,饶老师在日常回答学生问题时,也会有一些小策略。他建议,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也可以适当“装傻”,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自己去弄明白,然后再讲给爸爸妈妈听。这在科学的学习中会渐渐减少孩子的依赖感,驱使他自己去解决问题。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夏莹 通讯员 吴梦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