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容小手术让她进了ICU 这些都可能酿成心脏大祸患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4-09 07:55   

仅仅一个美容小手术,让她进了ICU

每日商报讯 拔牙、点痣这类在常人看来危险系数极低的小手术,其实也暗藏危机。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收治了一位年轻患者,做完祛痣手术后,反复发热甚至意识丧失。为何她会出现险情?而制造险情的“真凶”又是谁?

祛痣手术后反复发热、久治不愈

今年寒假期间,女大学生小丽(化名)回老家干了一件想了很久的事——祛痣。本以为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可没想到做完手术的第二天,她出现了发热症状。

一开始她没太在意,以为是喝了冰牛奶有点不良反应。但谨慎的家人立即带着她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其病情开了抗感染药物。可服药后仅仅缓解了发热症状,始终无法根治,依然反复出现发热,为此还辗转多个医院。偏偏除了发热,她并没有被查出其他具体症状。

小丽觉得,偶尔头痛脑热对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吃点退烧药体温就下去了,开学后便如期返校。在校期间,她的乏力发热症状越发明显,上楼梯抬腿都很费力,而且右下肢也开始隐隐作痛。意识到不对劲的她这才请了假,来到邵逸夫医院就医。

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杜小幸主任医师将小丽收住入院,希望通过进一步检查掀出导致她反复发热、肢体酸痛的“真凶”。

多学科会诊揪出致病“真凶”

就在入院当晚,小丽又出现高热(39.8℃)、寒战,症状与细菌入血导致的败血症很相似。可检查后并未发现明显阳性的感染定位体征,血培养也没有找到任何细菌的踪迹,医生随即排除了败血症,给予对症治疗。

入院第三天,小丽突然出现左手指麻木疼痛,双眼看不清东西,走路也不稳的表现。更严重的是,之后她出现了两次意识丧失,第一次昏迷了五分钟左右,第二次长达半小时。医院立即将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小丽的病情暂时稳住了。

随后,感染科、神经内科、心外科、风湿免疫科、重症医学科等,共同为小丽进行多学科会诊。头颅CT检查显示,小丽颅内多发梗塞灶。这意味着,导致她意识丧失的病因是脑梗塞。可患者年纪轻轻,也没有既往病史,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脑梗塞呢?栓子从何而来?

会诊中,有专家提出了进行心脏检查。果然,经食道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了端倪——小丽的心脏二尖瓣前叶附着感染性生物!

致病“真凶”终于被找到,小丽最终被确认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随时可能发生,小事也会有大祸

据悉,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并在心瓣膜或心内膜表面形成赘生物。该赘生物并不稳定,随时可能脱落并随着流动的血液,到达全身各个部位,造成栓塞或脓毒血症。

这样小丽一切的“奇怪”症状都可以解释了:脱落的赘生物漂到脑血管引起栓塞,导致她意识不清、视物变形;赘生物漂到下肢血管引起栓塞,导致右下肢疼痛。

经过全方位检查和系统评估,医院心外科主任钱希明主任医师团队对小丽成功进行了微创的腔镜辅助二尖瓣修复手术,恢复情况良好。昨天,她已顺利出院,回家后要继续打抗生素进行后续治疗。

钱希明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不少见,邵逸夫医院每年收治约30例这类患者。那么,引发感染的细菌、真菌等又是如何入侵体内?

“小丽的情况很可能是祛痣手术造成的细菌感染,还有被螃蟹钳夹破手指、拔龋齿等,都有创口,人体免疫力低下时,都可能让细菌突破人体防御屏障,乘虚而入,进入血液从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他指出,“另外,有基础性心脏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等群体的患病几率较高。”

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起病隐匿,初始症状较轻,容易被漏诊、误诊,而患者的患病起因往往是手破皮、点痣、拔牙等看似寻常的小事。因此,钱希明提醒,皮肤受创要及时做好清创,拔牙后要注意抗菌治疗,不要让小事情闯下大祸患。当然,日常还应注意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不让治病微生物乘虚而入、有可乘之机。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