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突然疯狂喝水上厕所 原是体内缺了种激素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3-30 07:39   

每日商报讯 29岁的晓霞是名美甲店老板娘,在牛年,她好像化身一只水牛,一天要喝好几大瓶矿泉水,然而却还是止不住口渴。最近天气热了,店里的生意也火热了起来。忙的时候晓霞得亲自上阵给顾客做美甲,一套美甲流程下来要1个小时,其间晓霞就要跑四五趟厕所,每次回来还得喝下一大杯水,店里12升一桶的矿泉水平时能喝一周,而现在晓霞两天就喝完了。

在店里一位顾客建议下,晓霞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查了查血糖,并没有任何问题。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钱国锋建议晓霞住院进一步检查,排除尿崩症。

尿崩症(DI)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AVP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尿崩症的临床症状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

经禁水加压试验。医生发现晓霞体内缺乏一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这种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一旦缺乏这种激素,人体的水分就会以尿液的形式流失,从而造成人体缺水。

找到了病因,晓霞被确诊为尿崩症。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沈建国主任医师表示,尿崩症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中枢性尿崩症,另一种则是肾性尿崩症。晓霞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提示体内加压素缺乏,属于中枢性尿崩症。

通过垂体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晓霞的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这意味着垂体抗利尿激素缺乏,但至于什么原因导致晓霞突发性失去了这个功能,沈建国主任医师表示,有些患者是由于经过开颅手术或者发生过颅内感染造成的后遗症,但像晓霞这样突发性症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虽然发病机制不明,但晓霞可以通过代替性药物治疗。”目前,晓霞通过药物补充抗利尿激素,已经改善了尿频、多饮的症状。

沈建国主任医师表示,由于尿崩症症状与糖尿病症状相似,患者不可自行判断服药,如出现小便次数异常增加,尿液量也随之增加,并且尿液呈无色、透明,且多日没有改善,就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如果不及时甄别治疗尿崩症,会引发肾积水等并发症。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