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科教卫新闻
 
 
今后中高考会有哪些质的变化?好学校、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权威发言解读
2020-10-22 20:04:19杭州网

都市快报

前两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做了详细介绍。

方案摘要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部分摘录——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完善德育评价。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中小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生体育评价,探索在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改进美育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

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各级各类学校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校内与校外教育之间互通衔接,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

今后中高考会发生哪些改变?

当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家长、老师、校长、学生都有不少困惑。这两天,“微言教育”密集发布了国内专家学者对方案的解读或答疑。这些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这些专家包括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沈炜。一起来读。

教师问:评价改革方案要求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未来的中高考改革将随之发生哪些“质”的改变?

钟秉林: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指向人才选拔的标准或者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因此,最终又归结到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上,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2014年以来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为例,改革的目标首先是促进公平,特别是入学机会公平,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稀缺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从“上大学难”转变为“上好大学难”。2019年,我国的高考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1.6%,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入普及化阶段。因此,当前的高考改革和过去不同,它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其次是科学选才,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把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学生选拔出来,送入适合的高校深造。这个改变很大,精英教育阶段只需要通过统考把“尖子生”挑出来送入大学深造。高考改革的第三个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引导中小学校克服过去应试化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考试内容也要发生变革,要“小步走,不停步”,不能“翻烧饼”,今年这样明年那样,学生和教师都受不了。每年都有一点变化,累计五年八年,将有可观的效果。文理不分科就是重要的改革方向。

考试科目也在进行调整,目前高考综合改革除了统考语数外三科之外,还加上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科目,有的省份是“3+3”,语数外三科之外,学生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自选3门作为选择性考试科目,上海是“6选3”,浙江是“7选3”,这个组合就多了,“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河北等第三批改革的8个省份根据前面的试点经验进行“3+1+2”科目组合的尝试,除了语数外必考之外,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有12种选择。这些改革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

校长问: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在努力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的同时,不唯分数、不再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要用哪些标准?

张志勇:关于好学校的标准,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尺,但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成为共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基本载体是要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发展首先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次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是学生个人的创造性发展。好学校的标准还应该体现效能感和满意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完整有效,符合现代教育治理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对学校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改变学校唯分数评价的倾向,应给“唯升学率”考核指标念紧箍咒,改变单一的唯升学率的结果评价导向。结果评价要从单一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走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同时,要重视过程评价,把学生学习行为纳入评价的过程。重视多元评价,不仅看文化课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劳动清单完成的情况、综合素质的发展标志性成果等。最后,要实施增值评价,对学校、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基于差异,尊重不同学校、学生的个性。

总体方案关键在落实

顾明远在前几日《人民日报》刊发解读文章《教育评价改革,关键在落实》。

他说,《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和举措都非常具体,关键在于落实。要深刻领会《总体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全社会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用人观,全面正确地认识教育评价的性质和功能,不断探索,认真落实,使教育评价促进教育的发展,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后怎么样算是“好学生”

学生问:评价改革方案公布后,要求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不以分数论英雄之后,“好学生”的标准改变了吗?未来想当一个“好学生”要做到哪些方面?

钟秉林:评价改革方案扭转过去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为本。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整体性。首先对于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唯清华北大升学人数,不唯“一本”考取率;那么,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自然也不以分数论英雄,更加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当然,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德育如何评价?

家长问:评价改革方案要求把德育记入综合素质评价,虽然政策好,但是会不会拉不开区分度,大家都一样,最后还要看分数呢?

钟秉林:确实有些家长有这样的担心。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几点,综合素质评价首先要“可信”,真实可靠,不能有水分,更不能弄虚作假;其次要“可比”,要用事实、数据、证据说话,反映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千篇一律,套话空话;三是要“使用”,高校要合理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考录取是“硬挂钩”还是“软挂钩”,在录取过程的哪一个阶段使用,都要去探索。比如一些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的招生中就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有些试点省份还探索“三位一体”“631”等综合评价招生,高考统考成绩占六成,高校自主测试占三成,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占一成。总之,要积极探索“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录取方式改革。

说到“德育”的评价,要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特点循序渐进来进行,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德育要一体化设计和实施。我认为,评价学生的品德是可以具体化的,比如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考查学生是否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等,要注重学生健全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

教师问:教育部多年前就提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总体方案》再次强调,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为什么?如何保证落地?

张志勇:有的地方、有些学校在现有的教师工资总额里面,启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教师本身是反对的,他们认为这是从自己的兜里边拿出一部分工资进行重新分配。过去,很多地方在对公务员实施奖励性考核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教师。我认为,要通过注入工资增量来启动绩效工资制度。各地在为兑现奖励性工资时,应纳入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这是启动和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一次机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的顶层设计,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就是要向承担更多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教师倾斜,绩效工资要基于教师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进行考核。教师的绩效工资从根本上来讲,不应是评出来的,应该是干出来的,要慎用通过简单投票的办法来确定教师绩效工资的做法。

为什么要考核老师家访?

家长问:《总体方案》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意义何在?

张志勇:“做家访”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光荣传统,重新提出加强这一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每位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这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家校合作共育的需要。这里需要强调,网络交流不能代替现场家访,只有走进每个学生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学生成长的家庭条件、文化背景、教育期望等,更有效推进家校合作共育。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胡信昌    编辑:管鹏伟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舒心就医、一码就医、告别抢车位……这些技
20s入园 跟着“城市大脑”游胡雪岩故居
街区一“思考” 游客就发笑 快来湖滨步行
解难事 优服务! 杭州临安区局打造“红旗
2020年杭州市“最美物业人” “最美业
国内首个“数字化发展委员会”成立,要用实
长江实验小学哲学日:我们为何要重视这些“
玉溪中院院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英媒:5年后,一半工作将由机器来做
被开水浇烫怀孕母猫因伤势过重死亡

杭州影像


杭州人上支付宝“吃...

杭州时代大道宛若游...

淡浓总相宜 杭州亚...

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