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页面上,不断有患者发送笑脸符号表达感激之情;也有人发送休息符号提醒陈文军要注意身体;更有患者一看到陈文军在朋友圈发出评选链接,就拉上亲戚一起投票支持。”在寒冷的冬季里,这是绝对的温暖。”陈文军说。
医患之间的对话,不再局限在诊室里那三分钟的问与答,而是转移到24小时的网络世界里。
虽未谋面,也有信任
从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信任,转变是一次次耐心地倾听和解答。
凌晨3:30,一位患者打电话给陈文军询问病情。陈文军回忆说:“相比我只是睡梦中被叫醒,她已经因为纠结这个电话打还是不打,担心了一整晚,最终电话接通时,她说了太多遍‘不好意思’。”
“大多数患者都尽量体谅医生。尤其是用手机交流时,无法面对面,大家都用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维系着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陈文军说,相比患者主动联系我,反倒是我去主动联系患者比较多。有时陈文军会问他们:“最近有什么不适吗?也不来说一下。”患者们大多都是回复:“我怕你太忙了。”
朱华是武义人,是陈文军的一位门诊病人。为了减少来杭的奔波,陈文军为她联系邵逸夫医院武义分院进行手术。“分院的手术仪器和总院一样吗?我是不是还是去总院更好?”聊天对话框弹出,朱华对手术有些担心。陈文军耐心地向朱华介绍手术团队、器械准备等各个方面,朱华的纠结和疑虑打消了,她说:“我信您。”
几次的网上沟通,让朱华渐渐理解并信赖陈文军:“无论陈医生在出差,还是在开会,他都会抽空回复我的问题。”朱华也开始理解其他医生,“以前觉得医生板着脸挺难说话,现在想想他们白天给人看病,晚上还要在网上答疑,我心里竟然有点儿心疼。”
(为了保护患者信息,文内万磊、洪英、朱华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