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的鸭子们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2-14 06:17   

 斯坦福不快乐。

有一个最著名的表现叫做“鸭子症状”,描述的就是斯坦福的学生们。表面上看上去恬淡悠闲,水下面脚却奋力划水。

身在加州,阳光充足,大家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快乐。你就算压力再大,也应该看上去很快乐很轻松的样子。但是背地里,不知道要吞多少苦水,流多少汗,才能在这样看似风平浪静的激烈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

作者 洛真如(90后,本科在北京上学、现为斯坦福大学学生)

“开外挂变无敌”的斯坦福本科生

什么是斯坦福典型的成功学生?

对于本科生来说,大一开始找实习,大二、大三暑假都去实习,大四的时候工作拿到手。

非理工科或者商类的要进入麦肯锡、摩根大通和高盛;工科的要进入谷歌、 Facebook和一些靠谱的新兴公司,或自己成立一家公司。

我经常会为斯坦福本科生感到惊讶。他们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对社交轻车熟路,各种学术成就一箩筐。想想18岁时候的我,光是个全班的演讲就害羞得不得了。

同时又觉得,也许他们从小就经历了很多,仿佛正常情况下30年的经历压缩在他们18年的生活之中,所以自然成长很快,有如今的能力是理所当然。

斯坦福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机遇的地方,名人出入,被全世界高度关注着。有这样精英的环境和机会,他们应该会变得更加厉害吧!

当我觉得斯坦福本科生是“开外挂变无敌”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小作业让我意识到,光鲜的背后很多学生的挣扎和迷茫。

谁来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

我们做了一个叫做幸福的艺术与科学(the Ar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的专题研究,针对刚刚进入斯坦福的大一学生,希望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快乐的知识。

最开始,我们让他们填写一个问卷。问卷包括这么几个问题:你觉得现在在成长吗(更多指的是思想程度上的)?你怎么定义失败?如何评价你现在的快乐程度?

有5名学生参与了这个小小的实验。调查结果发人深省。

一个学生说,在斯坦福,身边的事情发生得太快了,每一周都好像是模糊的。我根本没有时间来察觉到我的成长。我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强加在我身上的,变化太快。我觉得,自我反省的时间是没有效率的。我觉得,失败就是错过各种机会。我觉得,需要有人来指导我,来告诉我那条正确的道路。

正确的道路?哪条是正确的道路?有正确的道路存在吗?

当我看到这个所谓的正确道路的时候,突然觉得,是不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18岁甚至更小)感觉到一种被淹没的失控感和不安全感。

一个大二学生告诉我,这些被招生办引以自豪的“绝对正确的选择”的学生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曾都是引以自豪的明星。披荆斩棘,层层锻炼,才走到如今这一步。他们曾经憧憬的都是:“来到了斯坦福,我的生活会变得很美好。”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他们发现,原来来到斯坦福,还要继续努力,而且可能还得比原来更努力,才能保持自己优雅美好的形象。但是,现在不同于以前了,已经运用了“成功公式”(好成绩+课外活动+各种经历=名校)来到了这个所谓的乐园,他们下一步走向哪里却要靠自己来探索。

斯坦福一切都进行得太快了,quarter制的学期(10周一学期)让知识和压力一同加速。一旦有一小会儿不学习就会觉得很有罪恶感,焦虑不安,同时就会想到,其他同学正在图书馆努力,自己却在这里“浪费时间”。

还有学生在为自己的专业而纠结不清。一位已经定了专业的学生说,当初和自己一起来的很多人顺从了斯坦福的主流而学了计算机,但是她不觉得他们中的一些人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是匆忙做了这个决定而已。

很多人踏上了前面所说到的典型的成功学生的道路。但是,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正确道路吗?

我在国内的本科经历

我想到自己以及身边朋友在国内的经历。

当我们还懵懂的时候,家长、老师、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告诉我们,成绩好,就有个光明的前途,考上个好大学,就是人生的赢家。

于是我们奋发读书。多少个夜晚灯烛下,我们趴在书桌上就是为了那么几分。

我们辛辛苦苦完成了学业,成功攻下名牌大学。当我们踏进校门的一瞬间,我们却迷茫了。

我们不知所措,左顾右看,我们开始重新追寻起别人口中的金科玉律。

为了出国读书的同学,开始刷GPA,准备研究,套磁拉关系,做各种实习来填充自己的简历。为了找工作的同学,早早地在大一就开始踏出校园寻找经历。

不管怎么样,我们完成了一个目标又一个目标。然而一个目标的终结预示着下一个的开始,我们始终在为了自己的“将来”忙碌着。

也许下一个目标是结婚?然后是生孩子?但是,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你,好像人生少了点什么。我们一直追寻着的“正确”道路走到现在,为什么会突然困惑了?

追寻着这个问题,我们不断去问“为什么”,希望能发现一些什么。

为什么学生们会觉得自我反省的时间是没有效率的?为什么学生们会觉得失败是错过各种机会?为什么他们希望别人告诉自己正确的路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并没有那么快乐?

优秀的代价

相信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这种感觉: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去完成这件事情,我只是习惯于这样做而已。

从小到大,他们在这样的社会公认价值体系中长大,知道什么事情是会被人高度认可的,什么事情是对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于是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到那些事情而被认可。比如,考试好的话,老师认为你是好学生,所有的奖励机会都留给你。

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会被这样的“被认可”而束缚住——什么是被社会大众认可的,便去做什么事情,但是这些事情也许并不是最适合他们。

虽然不少学生懂得,“先遵守游戏规则,再另造一番天地”,但是要始终清楚,他人的游戏规则终究不是自己人生的游戏规则,自己真正的人生游戏规则和价值准则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追寻安全感

心理学里有讲过一种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影响,叫做“安全依附”。大意是说,在陌生的环境中,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小孩子可以自己探索环境,和陌生人互动。当妈妈离开时,可能会哭泣难过。当妈妈回来时,小孩子会很快靠近妈妈寻求安抚。

其实当人长大了,这些需求也在那里,不过变得并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人总是想去寻找自己的安全港湾,然后才能有勇气去探寻这个未知的世界,因为你清楚地知道如果探索的路上跌倒了,有人会扶你起来;你冷了会有人来温暖你;你失败了有人会鼓励你重新起航。如果有着这安全的地方让你栖息,外面的狂风暴雨也不再是什么恶魔怪兽,望而却步。

到底什么东西可以给自己那种最基本的安全感,是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和辨别的。当你明确找到那份安全的时候,你便给了自己自信心到更大的世界去放手一搏。

生命的厚度

“复杂”(Complexity)这个词在心理学里用来形容人生,不是代表人生混乱不堪错综复杂,而是讲述人生的厚度。

我们,作为学生,也许目前的任务就是学习和找工作。一旦有一个发展得不顺利,比如没有考好,我们会觉得我们的人生好糟糕,“天呐,我的前途完蛋了”。

但是,如果我们重视的事情多了起来,不仅仅是学习,还有身边人的健康,和周围同学的友谊、自己兴趣的发展,多线并行,那么一条线也许发展不顺利,我们至少很清楚,我们的生活依然很美好。

因为身边的人都很健康,和同学在一起也很快乐,自己的兴趣也在成长中,这一点点小事儿没有做好再次来过就好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

我们的情绪心情会更加的稳定,从而看待很多问题也会更加的积极乐观,不会轻易被打倒。

存在的意义

《哈佛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里提到过如何获得快乐。

如果你有100块钱,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

实验证明,把它花在买体验的事情上会比花在买一个东西上产生更多的快乐,花在别人身上会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开心。人们喜欢追求“意义”,也许给别人花钱产生的意义所产生的正能量更多吧。

对于十八九岁的学生来说,大学这段时间是需要用来发现长远的人生目标的。

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5年就可以实现的(比如职位上升3级),而应该是更长远,值得我们花几辈子来慢慢实现的。

当我们目望远方,一步步走向那里的时候,我们清楚地明白每一步都是踏实的,心安理得,不再恐慌、担心、迷茫。

反思与加速

我听一个老师说,她的一名学生曾经花了一段看似“没有效率”的时间来反思自己,放慢脚步。

当她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她如同弓箭一般将自己的行动指向自己的目标。

她说,自己那段看似没有用的时间结果却是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说到底,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还是要我们自己来追求。

学生时代,我们经历如此大的转变,从被家长、老师、社会指引到自己探寻前方不清晰的路。我们会恐慌、会不安、会害怕,但是当我们重整旗鼓看清自己的时候,我们会勇敢地拥抱自己的世界,走自己的正确的路。

(本文选自洛真如发表于“人人网”上的日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作者 洛真如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