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牛的少年院士,都是谁家孩子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7-30 07:45   

轻松编个小程序,1分钟帮300多名同学查到中考成绩

他们写的科学论文,曾让专业评委也喊“看不懂”

这么牛的少年院士,都是谁家孩子啊

这么牛的少年院士,都是谁家孩子啊

制图/梁津铭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杭州少年科学院”,但它已经成立14年了。前几天,少科院开了一次“小院士”全体大会,一些候补“院士”转正了,几位理事要跟大伙告别了,他们考上了大学。

一个很重要的行动,在这次大会上布置下去——今年的暑期科考启动了。今年暑期科考的主题:考察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评估和拓展应用。

但是记者更关心这一群特别的孩子。杭州少科院目前有100位左右的小院士,历年院士有近700人。

这群人不仅有科学梦想,在科学研究上各有特长,而且年龄不大,只是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但他们都无一例外,是学校班级里的牛娃学霸,这次考上大学的几个人,都去了北大清华等名校。

其中有很多小院士,是钱报记者看着成长起来的。

现任少科院院长的王元丰,来自杭高,马上读高二了。他在求是小学读三年级时,就成为了小院士。当时就跟在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后面,发发考卷,跑跑腿。

王元丰特别喜欢机器人,曾利用红外传感原理,做了一辆能够沿着特定路线自动行驶的智能小汽车。后来,他还发明了带有烟草烟雾净化功能的头盔,并凭借着在电子制作领域的成果,拿到了“长杭奖”,这是目前杭州市最高等级的青少年科学技术活动奖。

下半年读高一的王秉星,来自学军中学,在文澜中学读初一时成为小院士,现在是少科院的理事。

每次出现,他必然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他是个电脑奇才,所有的电脑知识都是他自学的,少科院所有跟编程、统计相关的事情,都会交给他来处理。今年他参加中考,不费吹灰之力就编写了一个小程序,仅用1分多钟时间,就帮300多名同学查到了中考成绩,还按照分数高低排了个名。

被校长实名推荐,马上要去上海交大读大学的谢哲远,来自杭高,也是一个牛人。他制造出了与传统火箭结构大致相同的小火箭,而且能够真的点火升空。因为这项研究,他获得了第十三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特等奖。钱报记者曾跟随他做暑期科考,大夏天去测马路上的温度。当时天很热,队员们需要每隔四五分钟就去看一看马路上温度计的读数。谢哲远是个“懒人”,不愿意动不动跑到太阳底下,就自己做了一台望远镜,坐在二三十米外的咖啡馆里,就能看到读数。

这次大会,又有不少新人加入了。仇峻韬,刚通过考核进入少科院,才10岁,下半年即将升五年级。别看他小小年纪,戴着眼镜,讲起话来成熟老练,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据他自己说,他喜欢的领域有电力、化学、物理等,9岁时还在一个电学方面的比赛中获得了省级奖项。

小院士不可小觑。对这群孩子,记者除了好奇还是好奇,忍不住探究一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才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娃?

小院士大会上,记者抽样调查了半数50多位小院士,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力(调查结果见右侧图表)。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这些家长的水平不是一般地高啊。

访谈

牛娃身上,往往有这三个特点

施泽民是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部原来的总辅导员,去年刚退休,目前在杭城一所学校继续辅导学生对科学的探索。

“这些孩子取得的成绩,跟他们自身的努力,以及家庭的支持是分不开。我接触了那么多小院士,绝大多数学生能走到这一步,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有这样的环境,可以给孩子提供平台。”施泽民对钱报记者说,他前两天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孩子身上,有什么样的科学品质呢?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有三条。”

专注度高:一个实验做一年半

少科院第三任院长邵林博是施老师的得意门生,六年级就加入少科院,喜欢计算机,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得主、明天小小科学家得主。施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实验能力极强,专注度极高!

有一次,施老师拿出一个实验,叫做“道尔顿蒸发公式”。他对学生说,影响蒸发速度快慢、速率大小的因素有好多种,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论证?

邵林博对这个实验充满兴趣,那年他在安吉路实验学校读初二。为了做这个实验,他从学校那里获得了一个3平方米小房间的使用权,把小房间用报纸密封,做了温度、湿度、风、气压、蒸发面积大小、水体面积大小这些要素的实验。

这个实验一做就是一年半,邵林博获取了1.2万个数据,没有演算工具,他就从网上租用了美国数理统计软件公司的软件,处理这些数据。一篇论文,他整整写了53页。

“做这样的实验,没有执著的科研精神和高度的专注力,是无法完成的。”

逆向思维:喜欢研究冷门

2005年当选为杭州少科院小院士的张维加,2012年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的会员。

张维加曾经写过一篇科学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让当时是浙江省天文协会副理事长的施泽民“看不懂”。不仅他看不懂,这篇厚得像书一样的文章,同样让很多评委读不懂。

这篇论文,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领域,光一个题目中的“寒武”两字就打倒了一大片评委。这篇论文后来去参加了全国的创新大赛,那么多的院士、教授,竟然也不知道应该给个什么奖。一个退休了的南京大学天文系的老教授听说了这件事,把文章拿来一看,吓一跳,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于是文章毫无悬念评上了“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

说起这段故事,施老师笑声不断。“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跟别人不一样,他喜欢研究问题的对立面,喜欢逆向思维。比如那篇论文吧,很多人研究寒武纪,是研究当时的地质的,而他偏偏研究当时的天体,完全是冷门的。”

会管理时间:科研学习两不误

陈立先是杭州少科院的首任院长,1999年杭州少科院成立前,他已经是中国少科院的首批院士了,当时全国只有13人。

施泽民还记得,1999年他领着陈立先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少科院大会:“他当时问了杨乐院士一个问题,说‘我现在有个困惑,做科研活动的时间花得多了,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不够了,我该怎么办?’杨乐告诉他,‘如果你真正爱好科学,时间怎么分配,你自己自然会调配好的’。”

陈立先开始不明白,但当他越来越沉迷于小发明后,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了,又想把小发明继续搞下去,怎么办?他就更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对学习的投入加大了,学的东西多了,知识储备多了,小发明更顺利,反而一件又一件地做成功了。

施老师说,搞科研与学习成绩是不冲突的,喜欢搞科研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不会差,因为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比如邵林博,他在初三时就已经把高中的数学学完了,他的数理统计水平,比一般老师还要高。”

追踪

教育孩子,父母各有绝招

钱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如何引导孩子对科学感兴趣方面,这些小院士的父母不仅态度坚决,而且各有各的招数。

招数一:全程录像,回放给你看

王元丰的爸爸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副教授,大学时读的是工科专业。

“小时候,爸爸就经常和我聊科学相关的话题,知道我对电子制作感兴趣后,爸爸还主动建议我报名焊接和能工巧匠培训班。”由于是工科出身,王元丰在做东西遇到困难时,爸爸能够直接提供指导。

最让王元丰印象深刻的是,他制作东西的时候,爸爸还不时会把制作全程录像下来,然后陪着他一起看录像,帮助他反思当时制作的得失。“好几次,就在看爸爸拍的录像时,我突然就会对一些制作的难点恍然大悟。”

招数二:摆一大堆书,不怕你不看

王秉星爸爸是浙江某高校数字信息学院的院长,大学本科时读的就是计算机系。

在爸爸的耳濡目染之下,王秉星小小年纪就对计算机充满了兴趣。不过,他对电脑游戏不感冒,却对游戏背后的代码很来劲。尽管爸爸很少直接指导,凭着爸爸书房里众多计算机方面的书籍,王秉星还是在初中自学了C++、C#等计算机语言。

“虽然基本上都是自己看书,不过说起来,确实是爸爸带我走进了计算机这个世界。”

招数三:经常对谈,很有效果

仇峻韬的爸爸虽然从事旅游业,但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机械专业,所以经常会主动跟儿子聊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比如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有人把鞭炮扔进窨井盖里面发生了爆炸。爸爸不会像一般人那样看看热闹,而是叫来儿子,跟他讨论其中的原理。从小爱动脑筋爱读书的峻韬一看就知道,是因为下水道里面有沼气,遇火发生爆炸。爸爸经常这样,发现有意思的事情,跟他平等交谈,久而久之,的确开阔了他的眼界。爸爸还会跟他一起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把书本所学投入实践。 本报实习生 李骞 程晓琳 本报记者 梁建伟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实习生 李骞 程晓琳 记者 梁建伟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