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最缺的是选择能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7-20 06:49   

    通讯员 尹炳炎 摄

    选大学,选专业,有多少是学生自己的选择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当今大学生最缺的是选择能力

    8月,上海纽约大学(简称“上纽大”)将入住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旁的新校区,第二届招生人数和去年一样,依然是151名中国学生,149名国际学生;到2017年,计划在校生人数为1600人左右。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招生数为什么这么少?怎么会有一半外国学生? 前不久,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做客浙江人文大讲堂,开讲《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与大学选择》。

    现场听众对校长挺拔的高个子印象深刻,对他给大家发名片的亲和印象深刻,也对他所讲的上海纽约大学印象深刻,“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很大,我对首届学生做过一个小调查,大多数学生晚上学习到凌晨1点才去睡觉。”

    高等教育

    需要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环境

    这几天,各个省陆续在发布高考投档分数线。在学生和家长选择自己未来道路的时候,我们也在考虑大学教育的改革,考虑怎样培养未来的学生。

    大学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大数据时代,年轻一代人怎样去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新方法,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这是一个新的、必须应对的挑战。

    除了技术变革,今天的年轻人所接触的工作对象或合作伙伴也已超越了同类文化群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机构在走向世界各地。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中的投入和影响在不断加大,但并没有那么高比例的中国籍人员在各类国际组织任职。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最缺的是什么?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全球视野、能够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大学教育的改革不仅要关注当今时代的特征,也要适应人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多样化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生态环境。社会各行各业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没有一种培养模式,可以满足所有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才,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需求。每个学生个体的特质和潜力也不尽相同,高等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总能找到适合他的发展路径。

    在我看来,当今大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是选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在选择大学,选择专业时,有多少是学生自己在选择?更多的是家长的选择。家长认为哪个学校名声好、哪个专业的出路好,却很少考虑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兴趣。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花了很大劲,但由于高考指挥棒,学生面对更多的还是应试教育,一味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影响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选择上海纽大

    就是选择对未知的探索

    上海纽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未来的世界精英。

    学校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整体发展,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视野和好奇心。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原来没有接触过或接触不多的领域,由好奇产生兴趣,有兴趣才更有学习动力。

    其次,基于兴趣的主动学习。大学学习模式应该是学生的主动学习。今天,在很多的课堂里,还是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努力记笔记,应付好考试就算成功了。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少有学生是主动在学习的,更谈不上探索。

    第三,实践探索精神。实践探索能力其实也是学习能力。

    第四,人文素质。大学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然后才是培养专业的人才。如果学生毕业了,有知识,有专业,而不懂得怎么做人,这不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第五,批评性思维。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在首届学生入学典礼上讲得很精彩:“创造者、发明者和领导者不可能靠背诵和记忆别人的答案来创造、发明和领导。他们必须掌握为旧问题给出新的、更好的答案的能力,必须掌握能及时发现旧答案已经不合时宜的能力,因为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大学教育不只是给你们前人的智慧,不只是要给你们已有的知识,也不只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社会的发展、创新,一定要敢于批评和挑战权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上走,才能产生新的技术,有新的发现。

    最后,跨学科基础。今天学科越分越细,但很多人类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可以解决的。大学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打破学科界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去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上海纽约大学也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跨文化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上纽大,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学生寝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抛出一个问题,也许是老师提出的,也许是学生提出的,大家会从不同文化视角去看待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的教师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也来自世界各地,在讨论中,你才知道为什么别人的想法跟你不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种差异性,我们怎么理解,怎么尊重别人的意见,就是一个学习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选一所大学,也是在选一种学习模式,甚至在选一条人生的道路。学生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

    不要指望在好大学里

    学得轻松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大学,追求什么样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不要指望在一所好的大学里会过得轻松。你去哈佛大学看看,去耶鲁大学看看,学生都很辛苦。

    在上纽大,学生要能够跟得上课堂的学习,必须有大量的原著阅读、讨论和写作经历。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阅读和表达能力所必须的。我看到不少学生凌晨4点还在自习室里看书学习,也有通宵达旦的。当然我并不赞同学生这样开夜车。我曾问过学生,晚上一般几点睡觉,他们说凌晨1点,最晚两点,因为有很多作业,有大量的课外学习,不努力会跟不上的。

    大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觉学习,应该是大学生活里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少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没有很好的预期,进大学后还习惯于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我在工作过的几所大学里都看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有的在第一年就被淘汰了。

    上海纽约大学还积极探索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改革,综合考虑学生的高中学业表现、综合素养评价和高考成绩。整个招生过程有三个环节。

    第一步:通过申请资料评估。申请者必须在网上填写并递交美国大学通用申请表(Common Application)。同时,向上海纽约大学寄送高中学习成绩、学业考试成绩、校长推荐以及有关证明材料。

    第二步:通过校园日活动评估。校园日活动是综合评价学生的重要环节。在近24个小时的各种活动中,一大批教授和招生人员会考察和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在中国学生的选拔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了综合评价。这是对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突破。学生的高中学业、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能力素养等都是评价的方面。

    我觉得,美国人也很看重学习成绩。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误区,好像美国人是强调综合素质,并不看重学习成绩。但实际不是这样,中学的学业成绩很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成绩优秀是个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拔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或者讲更适合我们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学生。因为可以选拔的库很大,光有成绩优秀是不行的,各方面都要优秀,就是这么个概念。

    其次,我觉得美国人很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人生的志向、追求和价值取向,在整个评价中是占了很重的份量。人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社会责任感、理想、抱负和价值取向。当然,这些评价也是多元化的。

    校园日活动主要是考察什么呢?就是通过模拟课堂、写作、团队活动、面谈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求知欲、亲和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和行为道德等。整个活动都是在英语环境下的。参加评估的老师从各个角度考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价。但这个评价,不是打分,而是评语。在每场校园日活动结束后,评估团队会坐在一起,对学生一一讨论,最后确定进入条件录取和候补录取的学生名单。

    第三步:参加高考、提前录取。列入条件录取的学生,只要高考成绩高于本省一本录取线,学校肯定录取,双方有签约,当然学生可以不选择我们。对进入B档(候补录取)的学生,学校会在高考成绩出来后,进入一本录取程序前,就确定是否能录取。

    上海纽约大学自主招生方法打破了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模式。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要选拔优秀且合适的学生,既强调优秀,又强调合适,更重要的是合适。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特质,学校有各自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因此,我们选择的不仅是优秀学生,也关注学生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王玲瑛 整理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