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01-11 07:01   

我省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科技进步一等奖孙优贤团队

昨天,科技界的年度盛事——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我省为主完成的13项,参与完成的13项。李兰娟院士领衔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和孙优贤院士领衔的“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

浙江大学共有18项成果获奖,其中,以浙大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11项,首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名。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成绩是在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成果总数在2012年削减了12%之后,继续削减5%的情况下获得的,获奖成果数比2012年增加了18%,创我省历年之最,这反映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绩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获奖数量和等级都创纪录

奖项涉及智能控制、现代医学、

新材料、环保等领域

2013年,在我省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这些成果涉及智能控制、现代医学、新材料、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经过浙江大学14年的研究,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和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治愈好转率从11.9%提高到78.9%,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

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经过10年的研发,成功建立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为重大工程控制装备和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先进控制和优化平台,解决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高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大规模化等4大难题,形成了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成果的影响在逐渐显现出来,在我省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中,技术应用开发成果前三年累计新增产值600多亿元、利税近100亿元,其他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反映出产学研结合

及关注民生两大导向

从获奖数量来看,我省共有14项涉及农业、医卫和环保等领域的民生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我省为主完成的有7项。

昨天在省科技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厅副厅长王宏理说,从浙江省的获奖比例来看,可以看出国家科技奖近年来的明显的导向:一是产学研结合,既要求获奖成果有较高的理论上的突破、知识上的创新、技术上的进步,同时也要求能够产业化,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更关注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比如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就是与民生健康息息相关。另外,环保领域的奖项也有增长的趋势,这都是要解决老百姓切身关注的问题。

获奖成果中,还有一项以企业为主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实现了大容量多批号、优质、低耗、环保生产,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3年实现销售收入348.4亿元,利润24.3亿元,纳税10.2亿元,产品出口创汇9151万美元。

它们将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让家禽远离传染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一种疾病在中国的集约化养殖鸡群中广泛流行。生了病的鸡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食欲不振、下痢、虚脱而死。这种病就是传染性法氏囊病,它传染性极强,能直接捣毁鸡的体液中枢免疫系统,死亡率最高可达70%,被称为鸡的“艾滋病”,对养殖企业、养殖专业户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养鸡国,也是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最多的国家。”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周继勇说,世界上对法氏囊病的预防主要是减毒的活疫苗,即弱毒疫苗,虽然能使疾病得到一定控制,但有毒副作用,不够理想。因此,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控制技术是全球一直以来希望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直到周继勇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全球第一个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周继勇说:“广泛、长期的使用弱毒疫苗后,死亡率是大大降低了,但亚临床感染和发病的状态非常普遍,病毒也随之变异了。为了使疫苗持续有效,就要加强毒力,这样其实是非常不安全的。这个项目的基因工程疫苗,只是用了病毒的一个蛋白,绝对的安全。另外,传统的疫苗需要建立疫苗生产的专用鸡场,生产成本非常高,而这个项目开发的基因工程疫苗只需要在疫苗厂车间通过发酵罐培养就行了,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土壤“解毒”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土壤“中毒”了怎么办?还能再利用吗?在土壤“中毒”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呢?从1999年开始,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朱利中教授和他的团队便致力于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他们的入手点是调控污染物的界面行为。

“要在污染土壤上生产安全农产品,我们首先要了解污染物是怎么从土壤里跑到植物里的。”朱利中教授介绍说,植物可以从根部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也可以从叶面吸收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这里涉及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行为。只有摸清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的分子机制及规律,才能准确预测其迁移转化行为、诊断环境污染风险。

在揭示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分子机理的基础上,课题组建立了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及植物吸收积累有机污染物的数学模型,并由此揭示了基于多介质微界面行为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调控原理,提出了全方位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新思路。

这项基础研究成果在对付有机污染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时,都能用得上。

“有了这个模型,在污染土壤中种下农作物后,我们就可以准确预测30天后或60天后农作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为选择合适的作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对耕地资源非常宝贵的中国来说,非常重要。”朱利中教授说。比如,一片被污染的农田,我们经过模型分析预测,如果种茼蒿的话,有机污染物会超标,但种青菜萝卜不超标,那我们就可以选择种青菜萝卜。

如果一定要种茼蒿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生物碳或微量表面活性剂把有机污染物“固定”住,让它很少甚至不进入农产品中,这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仍是安全的。

让“磁王”更强

(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无论是你口袋里的手机、电脑中的磁盘,还是磁悬浮列车、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仪,都离不开一种能发挥优异磁性的神奇的材料。它就是有“磁王”之称的钕铁硼。它可以在一定空间内产生恒定磁场,具有极高的矫顽力(在大的温度波动或电磁场影响下能够保持磁性的能力)和磁能积(尽可能小的体积获得大的磁能),特别是它在20℃-150℃环境下相对于其他永磁体的优异表现,使得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高科技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钕铁硼自1983年发明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磁能密度已经接近它的理论极限了,然而还存在着抗腐蚀性能差、矫顽力低、重稀土用量大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发展。

“我们国家稀土总量比较大,稀土永磁材料占整个稀土各类应用的60%以上,而90%的稀土永磁材料都是钕铁硼,所以钕铁硼的性能基本决定了上游产业的应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严密说,“当时浙江省没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从零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原创性的研究思路。”

严密和他的研究团队针对限制钕铁硼应用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原创的技术思路,叫做“晶界组织重构”,把钕铁硼这一技术功能材料的晶界相按照理论的要求重新设计、制备,来获得具有全新的晶界组织结构的钕铁硼材料,分别解决抗腐蚀性能差、矫顽力低、高重稀土用量的问题。

严密说:“磁性材料或者钕铁硼在汽车中的用量多少可以判断汽车的高档程度,高档的要用上百个,低档的用十几个。”钕铁硼在能源、信息、交通、医疗和国防等领域应用广泛。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有一百多家钕铁硼生产企业,日本只剩四家企业,美国只剩一家,欧洲也只剩一家。严密团队研发的新材料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抗腐蚀性大幅度提高,韧性明显改善,节约了宝贵的稀土资源,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打破了日美对高端稀土永磁市场的垄断,使中国逐渐从钕铁硼生产大国向钕铁硼生产强国转变。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书舫 张晨 通讯员 江英华 周炜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