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最早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杭州近日看脱发门诊的人比夏天多了两成
漫画/林焱挺
洗完头,脸盆里都是一缕缕头发时,我就知道秋天已经到了。
瞧瞧杭州路边的梧桐树,夏天的风光还在,看不出凋零的迹象,真是气人。三千烦恼丝,比植物更早一步感受到了季节切换的节奏。
浑身扫一圈,何止头发,秋燥一来打击一片,眼、鼻、喉、皮肤,无一幸免;不用开空调睡觉了,可躺在床上还是睡不着;大闸蟹、柿子要上市了,肠胃弱的人可不敢放开吃。今天起,本报记者走进医院秋季门诊,为你关心的秋季健康问题,寻找答案。
今天,先来说说秋季脱发。
前几天,在办公室里随口提起这可恶的“秋季脱发”,小伙伴们都有同感。
“我老公管我叫‘脱毛兔’,因为地板上都是我的头发丝。”一位短发的女同胞,也明显感觉这两天秋风扫头发的势头很猛,“老公非常嫌弃我,因为家里拖地的任务归他。”
上学那会儿,总是暗地里嘲笑历史老师的脑袋是“地方包围中央”,轮到自己时才体会到那种恐慌:这么掉下去,该不会秃顶吧。
“别慌别慌,不会秃顶的。”杭州市红会医院皮肤科主任葛正义笑着摆手,“秋天掉头发确实比较严重,但一般都是一过性的,到冬天自然就好了。”
秋天掉发
就像动物秋天换毛
人每天都会掉头发,100根以内都算正常,但秋天确实会比较严重。葛正义的观点比较有趣,他认为人到秋天掉头发,可能是个进化遗留物。
“你看动物,到秋天就开始换毛,因为夏天这身毛是硬毛,不保暖,秋天长的是绒毛,比较保暖。”他说,人全身的毛发,就剩下头上还比较多,所以秋天掉头发比较明显。
很多成语里头,都有这个说法,比如“明察秋毫”、“秋毫不犯”,这里的“秋毫”就是指鸟兽秋天换上的绒毛,非常细微。
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女性在7月和11月掉发最严重。中国人,大概也是类似的情况。
这一点,从脱发门诊量的变化就能看出。市中医院、市红会医院皮肤科的两位专家都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来看脱发的人,比之前夏天增加了至少两成。
记者昨日中午去市中医院找皮肤科主任陶承军时,门诊已基本没什么病人,只有他的办公桌前围着四五个护士,七嘴八舌正在咨询脱发的问题。
“人怎么像树一样,一到秋天就开始掉头发?”一位护士说,自己每年秋天都会这样,已经见怪不怪了。
陶医生说,脱发有很多原因,大部分人是脂溢性脱发,跟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季节性脱发可能跟环境变化有关。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很怕紫外线。经历了一个夏天酷热风吹、紫外线辐射后,头发变得比较脆弱,更加容易掉。”他说。
两位专家都告诉记者,秋冬掉发,一般属于季节性掉发,如果头皮和头发都健康,持续1~2个月就可以恢复正常。
舌苔很淡的女人
容易掉头发
脱发是个世界性难题,要让贫瘠的头皮重现生机,绝不比治理沙漠容易。
中医把脱发分为三种——湿热内蕴型,也就是临床最常见的脂溢性脱发,大约占2/3,发病人群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肝肾两亏型,多见于老年人,主要是肌体衰老所致,大约占10%。
“血虚风燥型,女性居多,大约占脱发人群的20%。”葛医生说,女性秋季脱发,也跟这个因素有很大关系。
他看了看记者的舌头,舌苔淡红色,舌苔很淡,几乎看不到。
“这就是血虚的表现,舌苔少,看上起比较干燥,暗示体内津液损耗。”他说,中医的理论其实很朴素,土地干燥,庄稼就长不了;秋燥时节,皮肤干燥,头发的生长条件也会变差。
中医称之为“燥邪”,秋燥伤阴,伤津,不光头发,眼睛、喉咙到这个季节都会感到不舒服。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血就是很重要的一种津液,血虚的人,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就会减弱,所以要养血润燥,给头发营造好的生长条件。
头发的生长有自己的周期,按“生长期→退化期→休止期→生长期”不断循环,生长期大约持续3~5年,这段时间头发更长、更粗;之后是休止期,为期3~5个月,然后再进入生长期。
“如果说生长期,毛囊是一颗饱满的大蒜,那么休止期的毛囊就是一个小葱头,很小很浅,长出的头发很细,更容易脱落。”他说,健康人的头发,生长期和休止期的头发之比是9:1;如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生长期提前结束,或者休止期变长,这个比例可能变成8:2、7:3,甚至更糟。
压力、睡眠不足、偏食、亚健康状态都会引起头发生长周期紊乱,中医说的血虚,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如果休止期注意保护,重回生长期之后,头发还是能生长的。”他建议脱发的人,尽量留短发,少洗头,每周2次就差不多,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头发的伤害。
26岁就会脱发
平均年龄提前
葛医生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脱发的问题,他发现以前初诊患者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现在,这个年龄提前了两岁,26岁左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这意味着,他们开始脱发的年龄可能更早。”他说,脱发跟遗传有很大关系,但脱发年轻化,可以说是个现代病。
2011年,国际旅游评论网站《Trip Advisor》日本分公司发布了一份“世界薄毛地图”,这份地图显示,全世界有2.9亿成年人秃顶,平均“秃头率”30%,而欧洲是40%;前五名都是欧洲国家,“世界第一秃”是捷克;日本排在第14位,亚洲第一;香港、台湾和上海分列15位、18位和21位。
这份排行榜,当然不可过分当真,但至少透露两个信息:秃顶危机实在是个世界难题,大城市里的危机似乎更严重。
有个小伙子来看脱发,头发很少,而且软塌塌的贴着头皮。他告诉葛医生,大学毕业后一个人到杭州工作,两年功夫就成这样子。
“我爸50多才开始掉头发,我哥也好好的呀,怎么我那么年轻就要秃顶了?”小伙子很着急。葛医生告诉他,脱发原因,遗传因素是主导,但环境影响也很大。
国外有很多以孪生兄弟为对象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大约影响80%,差异主要是环境导致。两兄弟,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打拼,虽然都带着“脱发”基因,但工作强度、压力很不一样,所以头发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精神压力可能会造成的免疫功能失调,攻击毛囊,引起掉发,攻击色素,就引起白发。”他告诉记者,虽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没搞明白,但临床已经有很多证据,一夜白头、一夜掉光头发不是影视剧里虚构,他本人就遇到过很多例,门诊病人也经常跟他诉苦,工作忙,压力大。这种情况,在IT业、销售、教师比较多见。
至于秋季脱发,一般到冬天自然会好,太紧张反而不好;如果特别介意,可以配合一些具有养血功能的中药,适当缓解脱发症状;民间流传的生姜擦头皮的偏方,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斑秃有点帮助。另外,女性的发量减少,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失调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可以先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