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佳期,除了亲戚聚会,最闹猛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同学会了。有朋友发来手机短信这样报告她的过年日程:“前天,高中同学会,昨天,初中同学会,今天,小学同学会……明天就上班啦”。
记者回浙西老家过年时,发现过年期间县城的酒楼、茶楼、大排档,不提前预约都找不到位子,一问不少是同学会包场的。同学会上能看出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年份越长的同学会,越能看出每个人的“能耐”,一个刚刚参加了20年同学会的银行人士在同学会上有了一个发现:“混”得最好的,大多不是当年的优秀生。
当年冠上“差生”,20年后最成功
在杭州某银行工作的盛先生,昨天刚在老家参加了高中毕业20年同学会,他很感慨:高中毕业20年了,同学会还是头一回如此隆重地举办,用现今的职场成功人士的标准来比一比,混得最好的不是10多个当年上重点大学的优秀生,相反,一些当年落榜或读专科的同学,现今要么创业成功,资产千万,要么在单位混得风生水起,拿高管薪水。
盛先生说,他所在的理科班,当年高考尽管成绩不错,可也只有一半人能升大学,升重点大学的只有10多个。有个女生当年成绩不佳,老是被班主任找家长告状,第一年高考自然落榜,复读一年后考上了西部一所大学的外语专业,随后就出国深造,边读书边做外贸,把家乡的土特产输送到国外,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在杭州买下多处豪宅,拿着移民身份定居在国内,时不时还要飞国外某顶尖大学读博士。盛先生说,20年前,大家习惯于以高考分数定英雄,谁会想到,优秀生连门都摸不到的国外顶尖大学,20年后会把博士头衔给了这女生。
盛先生感叹,很多“落榜”同学活得风生水起。相比之下,一些当年考上理工科重点大学的,大多毕业后捧上了一份设计院、研究所的安稳饭碗,年薪比上不多,比下有余,很多人20年单位都没换过,不是没想过换更好的,只是没勇气丢下到手的。
人生是长跑,不以分数论输赢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的故事,她的女儿10年前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在硅谷界顶级的IT公司里发展,边工作还一边修MBA学位,亲朋好友都觉得她特能干,纷纷表示要让自家孩子以她为榜样。一次过节聚会时,她谈起了“同学会经历”,她说从小学到高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她的学业成绩排名都是全校第一,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处于上游。但工作以后,她是同学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毕业十年她去参加同学会,同学中有当大牌律师的,有从政的,有做公司CEO的。有个同学毕业后冒险加入一个才组建的小公司,公司后来上市,他坐拥原始股一夜之间成百万富翁。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她认为,我们的文化中对孩子的培养有误区。人生是一场长跑,不应该只是拼命读书,赢了上半场,下半场就没有了持续力。正如写出知名畅销书《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的黑幼龙认为,家长不应该用一时的状况来判断孩子的未来,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不能保证未来就会功成名就;现在孩子功课一般,将来他也许会很优秀,因此不要现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定论。
20年同学会折射出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人生是一场不知终点在何处的马拉松,靠的是耐力,耐力来自成长过程中不断累积出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