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息 短期理财产品受青睐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6-13 09:24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定存利率迈向“1”时代。“降息潮”之下,银行理财作为“存款替代”的地位被进一步明确,众多储户开始重新审视闲置资金的投向,将目光转向收益表现较好、风险相对适中的短期限理财产品。但需要关注的是,理财产品并非存款,投资者要做好风险评估,不能简单地将理财收益与存款利息作对比,更不能把理财产品当作存款的替代品盲目配置。

储户焦虑存款利息“缩水”

41岁的周女士称,她原本想将30万元资金存为三年期定期存款,降息前实际执行利率能达到2.15%,三年存入利息约为19350元,而降息后的利率直接跌至1.75%,三年利息直接减少了3600元。“这些利息钱日积月累下来也不是小数目,我得重新考虑怎么打理这笔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女士说道。

与周女士有类似烦恼的储户不在少数。上月,六家国有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紧随其后,不少中小银行也都开始下调存款利率。下调后,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国有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已低于1%。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部分储户也开始重新思考闲置资金的投向。

从以往的规律来看,每一次存款利率下调,都会引发“存款搬家”现象,储户的情绪也直接传导到了银行理财端。“存款利率下调后,来咨询理财产品的客户明显增多了。”我区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咨询过程中,这位理财经理推荐了几款产品,都具有期限短、低波稳健的特质。以一款每日开放式的现金类理财产品为例,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App较为方便地进行申购、赎回操作,产品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5255%。再以一款周期开放的理财为例,投资者最短持有7天,产品风险等级为低风险,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2.45%。

将利率表现直接对比来看,短期限理财产品相较于存款存在一定优势,不过需要关注的是,理财并非存款。上述理财经理提醒称,“理财产品的收益会根据市场波动,比如债券市场利率变化、信用主体违约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产品净值下跌,投资者还是要做好风险评估,不能简单地将理财收益与存款利息作对比,更不能把理财当作存款的替代品盲目配置。”

与此同时,随着存款利率下行,货币基金的优势显现。比如,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稳定在1.19%至1.25%区间。这种兼具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又重新进入不少客户的目光。

短期限理财受客户青睐

储户需求的转变,直接反映在理财市场的规模变化上。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理财市场在今年4月、5月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截至5月中旬,市场规模已经突破31万亿元大关。

在对后市的预测以及投资建议中,多家理财公司也给出了建议。比如,农银理财表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降联动存款利率下调,债券资产比价优势凸显。利用短期内债券资产的比价效应,优先布局以存单、短债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华夏理财称,在存款利率与LPR“双降”背景下,居民部分资金配置有望转向银行固收理财,叠加债市性价比提升,尤其中短端信用债配置需求或增,债市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

业内人士建议,当前,多数投资者或仍以配置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为主,可关注投资期限较短、申赎灵活性较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进行日常流动性资金管理;对于长期闲置资金,可关注投资策略稳健的长期限封闭式固收类产品,挖掘资产长期价值。

(原标题:银行降息 短期理财产品受青睐)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郑舒铭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