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1块钱,要分2块钱 多家浙江上市公司“阔绰”分红,为什么?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4-03 10:28   

在监管指引下,一些多年“一毛不拔”的上市公司主动进行现金分红,同时,也有上市公司狂撒“红包雨”,分红金额甚至超出当年净利润总额。其中,两家浙江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引发市场热议。

4月1日晚,浙江上市公司长城科技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数额3.09亿元(含税)。此前的半年度权益分派中,共派发现金红利1.45亿元(含税)。综上,长城科技2024年度合计派发现金分红4.54亿元(含税),几乎是当年净利润(2.36亿元)的2倍。算上半年度分配,股息率超9%。

苏泊尔同样大方。在3月27日公布的年报中,营收、净利润增长速度放缓,但延续往年的高比例分红传统,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2.39亿元,现金分红比例接近100%,股息率5.28%。在2022年和2023年,苏泊尔的分红比例高达166.68%、99.82%,股息率为8.65%、5.15%。

在此前已经公布的分配预案中,嘉欣丝绸、宁波富达的现金分配比例同样接近100%。

企业分红是一件好事,但当分红规模与经营业绩出现显著背离,其合理性难免引发市场质疑。以“防水茅”东方雨虹为例,该公司2024年度分配预案显示,在净利润同比骤降95.24%至1.08亿元的低谷期,仍拟派发现金红利44.19亿元,被投资者打上了“破产式分红”“清仓式分红”的标签。

企业为什么把利润全分了?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长城科技,徐姓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为了回馈股东,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

应该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超高比例分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朱燕建认为,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说,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时,主要考虑股东回报和公司发展两个维度。上市公司超高比例分红,将更多利润回馈给股东,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增加股东对公司的信任。同时,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可以更好地引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发展,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如果过度分红,可能会导致其现金流紧张,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经营、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超高比例分红政策也可能导致董事会和管理层重视短期利益最大化,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朱燕建教授说。

根据公司年报,上述两家上市公司账上的流动资金相对充裕。截至2024年12月31日,长城科技货币资金9.88亿元,苏泊尔货币资金24.8亿元,而当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8亿元和4.7亿元。

此外,记者发现,这两家公司股东持股都相对集中。长城科技实际控制人顾林祥、沈宝珠夫妇持股58.36%。而苏泊尔的控股股东是法国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3.18%。也就是说,此次分红,多数都进了大股东的口袋。

朱燕建教授提到,超高比例分红在股权结构集中的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中较为常见。从积极影响来看,控股股东持股较为集中意味着他们对公司的控制力较强,能够在企业战略决策上保持前后的一致性,避免过多外部干扰,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从消极影响来看,控股股东持股较为集中可能导致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加剧大股东与中小股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对公司治理水平与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司治理机制调整不同股东之间的分红分配,进而达到公司发展与股东受益的动态平衡。”朱燕建教授说。

(原标题:赚了1块钱,要分2块钱 多家浙江上市公司“阔绰”分红,为什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潇潇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