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到布局五大风口潜力行业 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2-31 07:07   

一个接一个,杭州产业创新发展喜讯频传——

在工信部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中,杭州的阿里巴巴、老板电器等12家企业的13项案例入选,总量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杭州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杭州元宇宙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入选4个,总数居全省第一;

杭州57家企业入围浙企创造力百强榜,上榜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平均拥有量达到353件,同比去年杭州上榜企业平均值增加33.2%;

……

从场景到应用,从企业到产业,“新”意十足,动能强劲。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杭州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尤其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产业政策体系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

【企业】

卡涞科技:“小巨人”撬开大市场

走进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涞科技”)数字化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机械手精准而快速地抓取一个个预制件……大约5分钟,一个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箱上盖成品就生产好了。

这里生产的各式动力电池箱上盖成品,重量最小的为2-3公斤,最大的也只有4-5公斤,相比于传统金属方案中约15公斤的箱体,实现了显著的减重。

“材料的减重,不仅能节约新能源汽车的能耗,而且让整车设计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卡涞科技董事、总裁助理姜帆介绍。

2020年成立的卡涞科技是新材料领域的后起之秀。凭借创新性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解决方案,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轨道交通、航空领域等领域收获了多家头部客户。2024年9月,卡涞科技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研发和智能制造,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双引擎’。”姜帆说,以往,由于生产时间长、成本高,复合材料很难应用到快节奏生产的汽车行业。对此,卡涞科技牵头研发出了适合低成本、规模化量产的自动化产线,将生产时间从原先的数小时缩短到5分钟,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研发上,卡涞科技今年实现了新突破——推出热塑性复合材料,并即将实现量产。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与热固性相比,具有低成本、低碳排放、可回收等特点。”姜帆说,研发团队花了2年时间,攻克了材料、工艺等诸多难点,才开发出这款新产品。

据悉,卡涞科技建立了梯度研发模式,计划每年向市场推出1-2个新技术和新产品。2025年,该企业将聚焦氢能储氢、低空经济装备等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预计产值达到2023年的3倍以上。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卡涞科技正在新材料赛道上一路快跑。姜帆说,今年卡涞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0%,预计2025年的营业收入较2024年增长约100%。

【产业】

产业“含新量”越来越高

谋“新”,是2024年的关键词之一。从产业发展上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热度在持续上升。

今年以来,杭州在聚力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的同时,锚定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五大风口潜力产业,积极抢占产业新领域新赛道,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比如聚焦合成生物,继去年出台国内首个地级市层面的合成生物专项政策之后,杭州于今年11月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更多资源向合成生物领域集聚,支持该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杭州还针对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出台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抢抓发展先机。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政策引领,还离不开产业生态。今年,杭州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在项目推进、企业培育、集成创新、场景打造、要素保障上密集落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今年前三季度,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6.0%和6.1%——新赛道之上动能澎湃,正推动着杭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从规模看,杭州经济的大头并不是这些新兴产业,但它们能形成更多引领产业升级的支柱产业,影响城市未来竞争力。可以期待,未来5到10年,这些新兴产业将支撑起杭州高质量发展,推动这座城市迈上新台阶。

【观点】

以创新塑造优势 以场景助力发展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 宋婷

2024年,站在“后亚运、2万亿、超大城市”的新起点,杭州走出了一条“攀登之路”。

随着五大产业生态圈的打造,杭州发展产业的定位更明晰、定力更充足;随着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建设,杭州发展产业的框架愈加宏大、布局愈加合理。杭州的产业布局,不搞“内卷”,而是从自身优势出发,向科技要增量、向未来要增量。今年以来,杭州提出大力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五大风口潜力产业。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更重要的是,在充分发挥杭州高端人才、科创平台、场景打造等优势的同时,有效规避土地空间有限、传统产业链配套不够强等问题。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围绕杭州如何向“新”发展,我有两个建议:

首先,以科技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具体来说,聚焦五大风口潜力行业,想尽办法导入顶尖的创新资源,尤其是领军人才,力争形成“人无我有”的创新优势,率先形成“0”到“1”的创新突破;要真正地把科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更多经济实物量,就需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在发挥人才能动性上做文章,不要让人才困在实验室、困在论文里。

其次,以场景创新助力未来产业提速发展。未来产业要在当下落地,必定会受到一系列限制,也很难完全突破成本的制约。地方政府与其给企业钱,不如给企业市场。而未来产业的市场蕴含在场景里。比如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尤其需要场景。有了场景,企业才能锻造产品,消费者才能激发需求。

(原标题:从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到布局五大风口潜力行业 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蔡杨洋  编辑:陈东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