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让飞行器飞得更稳,让潜航器驶向更深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2-11 06:32   

上天下海,出发!

杭州日报讯 近几年,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海洋经济”因其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发展前景广阔,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选择,目前更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创新力量。

大国竞逐之际,大城当有新作为。

仰望天空,杭州向着“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发起进击;面向大海,杭州要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海洋人才高地、海洋数字经济示范城。

事实上,不论是发展“低空经济”还是“海洋经济”,都需要强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支持作为基石,两者均涉及多项交叉学科融合。

来自西湖大学的康林林积极推进第三代仿生智能鱼型潜水器的相关研究,让仿生潜航器驶向更深的海域。

来自天目山实验室的严旭飞同飞行器打了16年的交道,其科技成果填补两项国际空白,能够让飞行器飞得更稳。

两位“90后”在各自领域甘坐冷板凳,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为“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成果产业化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出真正具有深海作业能力的新一代仿生型潜水器样机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载人深潜世界纪录;2020年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探底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二个万米级载人深潜的国家……

眼下,作为深海探索领域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国内学者团队正在仿生潜航器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仿生潜航器的产业化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涵盖军事、民用以及科研等多个领域。

在西湖大学深海技术研究中心,记者看到了已于去年完成2000米级海试的“西谷1号”,这是现今深度最深且真正具有深海作业能力的新一代仿生型潜水器样机。和传统的载人潜水器有所不同,通体橘红色的“西谷1号”体积不大,更接近真实生物,其模仿蝠鲼的运动模式,“肚子”里可供多种作业设备即插即用。

“目前,我们的‘西谷2号’也已完成制备和湖试,即将进入海试环节。”康林林是西湖大学深海技术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目前,她和团队正在进行第三代仿生智能鱼型潜水器的相关研究,康林林介绍,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再到产业化道路需要几个关键步骤: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原型开发与测试验证、海试与示范应用、产业化推广与合作等,“团队在每个环节都有所部署,我个人的研究在最基础的方面,关注的是仿生柔性潜水器的水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原型机的迭代和优化设计。”

实验室内,拖曳水池、循环水槽、调试大水池等实验设备连接着电脑,能够采集仿生鱼模型游动表现的相关数据,康林林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探索寻找仿生柔性潜水器的“鳍”的最优设计方案。

某种程度上来讲,康林林的研究回答了“仿生鱼为什么能游起来”和“怎么能游得好”的问题,“随着模型复杂度的增加,理论创新难度升高,就像在一座快被挖空的金矿里继续挖,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能够坐得住冷板凳。”对于自己的工作难度,她这样形容。

面对仿生潜航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康林林也在不断提升相应的知识储备。她参与组织了《智能与流体力学研讨周会》及《智能与仿生力学》公众号,“智能与流体力学、仿生力学等领域的知识存在紧密交叉与融合,我们希望能通过组织研讨周会和创办公众号促进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康林林进入西湖大学的4年多,经历了“西谷1号”从无到有的过程,见证了团队所有人的艰苦付出。“从‘0’到‘1’是最难的,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专注于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突破,关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智能控制等领域,不断优化潜航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让仿生潜航器能够‘稳’‘准’‘静’‘达’。”康林林透露,对于仿生潜水器,团队的终极目标是下潜至11000米。

两项飞行器相关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几天前,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到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有望突破3万亿元,将覆盖物流快递、应急抢险、农林植保、线路巡检、城市管理等领域。两到三年后,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将基本建成,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将陆续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eVTOL飞行器,正是天目山实验室智能飞行管理与机载能量综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旭飞从本科至今一直专攻的方向,今年是他和飞行器打交道的第16个年头。

“我一直对飞行器设计和控制抱有浓厚兴趣,学习过传统飞行器采用的机械式和液压式控制系统,也见证了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在商业无人机上的兴起和广泛应用。随着科技进步,旋翼飞行器正在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平日里,严旭飞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一聊到飞行器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旋翼飞行器有独特的垂直起降能力和灵活的操作性,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发展的无限可能。”

步入天目山实验室的样机陈列室,高海拔复合式无人机、天目山一号氢动力无人机等创新飞行器映入眼帘,走到分布式倾转旋翼飞机时,严旭飞介绍,由他的团队研发的异步倾转技术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抗风技术已被应用在这架多旋翼eVTOL飞行器上,这两项也是填补国际空白的科技成果。

“通俗来讲,我们在研究如何让飞行器飞得更稳。”严旭飞展开来说,旋翼飞行器设计是一个多学科融合过程,包含了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飞行力学,还涉及到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等。团队通过开发高气动效率的多旋翼eVTOL飞行器设计和控制技术,建立精确的飞行控制仿真平台、研发先进的动力系统故障诊断算法、优化飞行器的总体参数设计等让飞行器更稳定。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普及,eVTOL飞行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的交通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城市拥堵缓解、偏远地区连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eVTOL飞行器还能够在紧急救援、货物运输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服务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严旭飞在着手开发缩比样机并试飞验证,推动飞行器提升的同时,也积极与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以技术创新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原标题:博士后让飞行器飞得更稳,让潜航器驶向更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丁姿伊 实习生 钱骏杰 通讯员 赵星  编辑:汪浩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