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新政将对银行板块产生什么影响?专家:银行估值有望修复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11-15 09:57   

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作为地方债务的主要“债权人”之一和资金支持方,此次化债对银行而言将带来什么影响?记者近日走访了多位业内专家。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此次化债利好银行资产质量改善,将大幅缓解市场对于城投基建类贷款不良暴露的担忧。

金融资产质量有望改善

银行估值向上修复

据财政部披露,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目前,不少银行、险企等机构持有隐性债务相关资产,以银行为例,据国信证券测算,截至今年6月末,上市银行贷款余额投向城投基建领域比例大约为27.6%,城投基建类贷款不良率为1.13%。

杭州一家国有银行人士昨天向记者表示:“总体来看此次化债政策对地方及商业银行影响是正面的,可以减轻当地政府债务,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后续我们预计银行股长期破净的情况将得到改善。”

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一些城投平台出现债务违约,这也是银行等金融板块估值在低点徘徊的重要原因。而伴随大规模化债的推进,国内商业银行持有的涉及地方隐性债务的贷款、债券等资产的质量有望进一步改善,经营基本面有望得到提升,金融板块估值也有望得到修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告诉记者:“此举对银行影响积极,可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周茂华指出:通过债务置换、展期,地方政府债务时间换空间:一方面,改善地方财政自动负债结合,偿债和融资能力提升,部分银行潜在地方债不良风险降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轻装上阵,更多资源用于发展经济,利好银行存款与信贷产品服务需求,而政府债券大量发行、债务重组、资产管理等也将拓展银行业务发展空间。

周茂华还认为,“另外,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改善银行资本状况,提升银行经营抵御风险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与可持续性。”

未来增量政策仍有空间

优质区域银行或更受益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后面的增量政策值得期待,我认为像我们这样的优质城商行,将在这次化债中受益。”浙江一家上市城商行分行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置换方式大规模化解隐债,同时强化新增债务管理,此举对银行业影响积极。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分析认为:“城投和地产部门信用风险的缓释,对银行净资产稳定非常重要,虽然置换对利润表综合收益影响偏中性,但它有望夯实资产负债表质量,有助于未来打开银行业估值空间。后面我认为江浙沪等地区的优质商业银行受益明显。”

华泰证券认为,“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彰显监管解决城投风险的诚意。当前中央加码支持化债,部分化债重点区域银行将受益于预期改善,驱动估值修复。中长期看,经济稳步修复,风险偏好提升,银行选股将逐步回归基本面逻辑,提升优质银行估值溢价空间。江浙优质区域行业绩增长有望持续领先,而西部地区战略升级也有望为当地银行带来新的机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记者表示,总量达10万亿的资源用于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极大提振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重大的利好。

杨德龙认为,根据本次化债安排,总计有12万亿资源用于地方政府化债,使得地方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减少12万亿,降至2.3万亿。地方政府还本付息压力的大大减少,利息节省方面将减少6000亿元,从而让地方政府能够拿出更多资金进行投资、惠民生、刺激消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这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

(原标题:化债新政将对银行板块产生什么影响?专家:银行估值有望修复)
来源:潮新闻  作者:记者 吴恩慧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